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蒋磊 ,田艳新 ,曹永佩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8月,通过回顾性分析在该段时间内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入组成员,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使用MRA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对最终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出率更高的一个诊断方式为MRA(P<0.05)。结论:对于出现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相较于多层螺旋CT进行疾病诊断,在使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下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同时患者的脑部所出现的病变部位能够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对于患者所产生的创伤性更小,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关键词】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多层螺旋CT;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其主要是指的发生在脑部血管的各种类型的疾病,在临床上该疾病非常常见,并且高发人群为老年人,其中所出现的症状表现为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瘤以及脑动脉炎等症状,若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则会遭受到极大的生命威胁[1]。也因此需要更加准确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最近几年MRA在临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8月,通过回顾性分析在该段时间内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入组成员,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使用MRA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两种方式进行检查,42例和38例分别为所有患者男女例数,40岁至85岁为其年龄,均值(63.59±2.16)岁。表现为颅内动脉瘤、脑梗死以及脑出血症状的患者分别为29例、32例以及19例。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与状况的运动、肢体障碍、抽搐、头痛头晕以及失语等一系列症状。

1.2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所最终获得的影像学图像需要在2名拥有丰富经验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影像学医生共同讨论下进行疾病的诊断,并将最终获得的结果作为患者的诊断结果。

1.2.1 多层螺旋CT

所使用的机器为256排螺旋CT,所使用的扫描模式为连续容积扫描,该机器在实施扫描过程中所设定的参数为:0.5mm的重建层厚,300mAs的管电流,同时管电压以及螺距分别设定为120kV和0.625mm。需要在患者的肘静脉处注射碘佛醇350型注射液,该药物的注射速度需要控制在5mL/s,对于感兴趣区域的阈值达到了100Hu的时候,就需要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操作。当最终的扫描结果达到传输工作站之后,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工作。

1.2.2 MRA

所使用的机器为西门子1.5T的超导型扫描仪,FISP3D为其所设定的序列,在此之中30:11ms为TR/TE的参数值,同时将FOV设定在180mm。对患者所实施的扫描操作具体范围在患者的颅顶医治到枕骨大孔以及患者的颈内动脉颅动脉的位置上。当最终的扫描工作结束之后,就可以在使用最大强度信号的最用下所取得的投影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并将最终获得的三维血管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通过两种不同方式进行诊断所检测出的脑血管疾病检出率进行比较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

由表1结果所示,检出率更高的一个诊断方式为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n(%)]

组别

例数

检出例数

检出率

MRA

80

75

93.75%

多层螺旋CT

80

63

78.75%

x2

7.588

P

0.005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习见的疾病,该疾病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并且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临床上将脑血管疾病分为了两个种类,其中就包括了出血性以及缺血性,我国所拥有的更多脑血管种类为缺血性,占有的比例达到了75%左右,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会使得患者出现残疾以及死亡现象[3]

临床上现阶段通过使用影像学检查这一方式,对患者所出现的病灶组织进行分析,从而为患者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让患者获得与理想状态更为接近的成效。常使用的诊断技术为MRA以及CT等方式,常规所使用的CT诊断最终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并不清晰,所以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MRA也因此得到了临床的广泛使用,该项诊断技术拥有着操作技术更加间接,成像更为清晰的特点,其主要是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作为辅助,对流动效应以及邻近组织进行区分,从而更好的判断患者该部位的血流情况,更好的掌握患者出现病变的部位和实际情况[5]。该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拥有着更高的灵敏度,并且辨别率更高,能够避免出现骨骼伪影的情况,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出现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相较于CT血管成像进行疾病诊断,在使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下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同时患者的脑部所出现的病变部位能够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对于患者所产生的创伤性更小,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磊,葛延平. 3.0T场强磁共振应用MRA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比较[J]. 临床研究,2021,29(001):151-152.

[2]赵富强,郑红伟,彭晓博,等.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06):15-17.

[3]王华.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致性比较[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001):36-39. 

[4]王梦祥,黑欢欢. 颅内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中应用价值的评价[J]. 陕西医学杂志,2022,51(004):424-428. 

[5]张琨.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013):65-66. 

通讯作者:牛朋影,女,1983.7,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CT图像后处理,15008675161,1873880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