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

王靓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目的:研究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施加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施加自我管理行为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永久心脏起搏器;自我管理:护理干预

目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临床上具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对许多的心脏疾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本质上也属于医疗介入性操作,因此难以避免的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可能性,加之目前临床上与许多患者都存在重治疗而轻管理的情况,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一步提升,直接影响到了患者治疗的效果甚至危害到患者的安全,为改善这一情况本院参考先进医院经验引入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模式,经应用后证实了其良好的应用效果,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均龄(68.02±10.23)岁,男女比例(22/18),实验组均龄(67.25±9.16)岁,男女比例(23/17),两组患者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说明本次研究满足均衡性原则,可以继续开展。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完整的实验介绍并取得其签字确认参与。

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完成此次实验患者,比如中途退出、失联、转院者。②合并严重心理、智力、精神障碍患者。③手术禁忌症。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施加自我管理行为干预:

管理方案:①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资料进行医疗档案的建立,其中包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日常依从性评价等内容,针对性制定管理方案,同时根据每次访问结果进行档案的补充和完善以制定后续的跟踪计划[1]。②院内组织患者进行定期的讲座,邀请家属及其家属共同参加,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心脏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讲解,提升患者知晓率,从而帮助患者提升自护能力,同时鼓励患者就日常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希望了解的问题进行提问,由医师进行全面的回答。③日常中医护人员需要灵活采取微信、电话、家庭访视等方式进行回访,对病情较重以及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适当增加回访次数,在回访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更为深入且个性化的指导,在离开时邀请家属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患者日常中发生不遵医嘱的行为需要及时纠正[2]

干预内容:①大部分患者在术后心脏功能会有所好转,可以从事简单的生活活动,但是需要注意以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对心脏造成过强的负担[3]。②合理安排饮食,多进食有利于心脏健康的食物,同时采取清淡易消化的烹饪方式,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减少胃肠道负担。③安置起搏器后并非代表着疾病治愈,患者依然需要遵循医嘱进行服药,只有原发疾病得以有效的控制才可以切实改善患者的预后。④术后患者需要规律复查,帮助医师了解是否发生了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此外日常中也应该保持脉搏自测,当脉率过低或者出现异常的不适感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诊[4]。⑤安装起搏器后生活中有需要注意事项,比如手机的放置位置应该与起搏器保持足够的剧烈,此外电台、变压器等附近的区域应该禁止进入,避免诱发相关不良事件。⑥有研究表明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群体,因此患者日常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持情绪的稳定且良好,学会对家属、亲属、朋友以及医护人员表达自身的负性情绪。⑦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熬夜等。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观察,对遵医行为进行评分,根据患者自评、家属评价、医护人员评价进行综合考量,满分100,分值高低与患者依从性成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处理,²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尊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尊医行为评分

组别

膳食

运动

服药

复诊

实验组(n=40)

87.25±3.14

83.94±2.64

92.13±2.47

93.05±2.35

对照组(n=40)

76.05±2.91

71.91±2.05

82.38±3.45

82.05±2.6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永久心脏起搏器并非心脏疾病的根治手段,实际上其也是缓解患者症状以及控制患者病情的一种医疗技术,因此在术后依然需要接受持续性的治疗,而目前我国暂未形成完善的慢性病管理体系,这也使得在植入后对患者缺乏有效的跟踪,患者在缺乏相关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也客观上提升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如较为常见的有认为安装起搏器后病情明显好转,从而出现了擅自停药、减药等情况,同时对生活管理也不加注重,使得病情持续恶化,此外心脏起搏器后具有多种限制事项,尤其是需要远离较高强度的磁场,许多患者不够重视,一旦发生便会影响到起搏器的使用寿命甚至危害到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了不良的预后,因此加强术后的跟踪管理也成为了临床上和患者共同的需求和希望

[5]

本次研究主要结合慢性病管理的理念设计了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主要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宣教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同时发挥医护人员以及家属的监督作用,对患者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最终在健康的生活模式下确保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以及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在各项指标的依从性评分中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提示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在全面的宣教下患者切实认识到了术后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掌握了自我管理的方法,在生活中进行主动的应用后也能取得相应的健康收益,另一方面在于患者能够感受到了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尊重、关爱与重视,因此患者也能够给予正向的反馈,表现出对护理工作较高的依从性及接纳度,从而在日常中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通过坚持治疗以及加强生活管理进而取得了最佳的治疗收益,这对改善患者预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本次研究证实了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因此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勤,廖力,刘凤刚,黄华勇,胡雅静,尤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3):37-41.

[2]陈言凤.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8):2556-2558.

[3]何娇.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21.

[4]姚吉换.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8):99-100+103.

[5]李庆玲,黄颖梅,杨莉,邱赟,赖珩莉,陈颖.自我管理干预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7):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