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新城市,点亮建筑新未来———专访庞学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建设智慧新城市,点亮建筑新未来———专访庞学雷

温束

伴随着世界多级化格局深入发展和全球科技产业深刻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当前,我国行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点,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新型智慧城市无疑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诠释。建设智慧新城市,点亮建筑新未来,是庞学雷等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批工程师的愿望,他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路途中挥洒着热血,奉献着力量。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建设智慧城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模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建筑设计成一个系统守护在有你的城市里,每一个角落都是数字化的体现,互联网如影随形,每一个细节宾至如归,大数据精准服务,为你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为你挡风遮雨,体现城市的安全、和谐。让每一个智能建筑都成为智慧城市的守护者,默默地为居民付出,让智慧城市的理念融进城市的生活和工作中。庞学雷的故事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历,也是时代的注脚,更是数字化新城市建设和建筑新未来的重要体现。庞学雷在建设行业默默奉献了35年,他赶上了国家城市化进程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用自己的智慧的头脑、专业的技能为城市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光耀了建筑行业,为城市化建设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庞学雷在求学的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庞学雷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在学校期间他饱览群书,学到了丰富的土木工程知识,长期的工程技术工作也完备着他的实践能力,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创出了一番天地。他也分别以设计、业主和代建单位技术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了多种类的市政、工民建、水利等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与掌握相关工程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科班出身的项目部经理,参加了上海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的建设,以及浦东新区金桥开发区的建设。曾任中信上海集团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组织建设运营了五牛城等房地产项目。工作中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与跟踪,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解与结合的能力。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回想起当年加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迪士尼园区项目建设,庞学雷感慨万千。当时经历了世界经济危机的中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而庞学雷也一直有着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在他加入浦发集团后就直接承担了迪士尼度假区政府项目艰巨的建设管理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十年如一日,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荣获2010年浦东新区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2011年成为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优秀建设者、2013年获得2012年上海迪士尼园度假区场地形成项目优秀组织者。而自从2013年起担任上海申迪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并入申迪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到 2014年起兼任上海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推广中心副秘书长,他作为上海迪士尼中方项目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与美方技术团队的交流与协调,他用专业的知识、勤勉的工作和谦虚的做人风格得到了中美双方技术与领导层的的高度尊重。2015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2016年成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上海迪士尼项目(一期)建设标兵、和上海市建设功臣。2017年,他就任光明食品集团置地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2020年转任光明食品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和继续担任上海BIM技术应用推广中心副秘书长,为上海市的BIM技术应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近十年的BIM技术应用推广中,他主导组织了“中国首创世界第一”的空间曲梁单边悬索桥的科研、技术与建设管理工作,对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综合商办大楼、大型高级绿化公园、交通枢纽、游艇维修基地、游客信息服务系统等数十个项目进行技术管理与指导。参与编制了上海市地方标准及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农林表土保护技术规范》。同时,在《数字化乐园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和《长寿命乐园场地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中作为主要负责人。2019年主持了《单边悬挂双桥面空间曲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并成为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得者。策划组织将数字化建造从设计的建筑方案研究一直推进到施工和异形PC构件加工制作、验收和现场安装,实现了双向曲面异形砼挂板的全过程数字化建造,取得了“零变更、零签证、零返工”的成果,该项目的《双向曲面砼挂板系统数字化建造技术》成为全国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是建筑数字化的改革与发展,作为从事了35年工程建设的庞学雷来讲,他对城市建设中的数字化应用感受颇深,他认为当前城市化的进程应该借助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加大数字化的应用力度。庞学雷认为数字化转型对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影响深远,深入思考研究智慧城市治理的发展逻辑、智慧城市多主体协同机制,要用建设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模块功能、标准体系、评价指标推进这项意义深远的事业,实现城市数字化建设和智慧运行,需要多层次、全方位创新和发展。智慧城市要实现从分离治理到融合治理的理念转变,智慧城市说到底是还是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数字化对人性化的诠释。目前,城市的建设与城市的治理是分离的,城市公共空间与住宅小区的建设与使用是分离的,商业、办公和住宅区的建设也是不同频、产生了大量的职住分离,而数字化的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管理就需要连接建设、使用与治理阶段。同时也要实现从分域治理到整合治理的制度创新、实现从传统信息治理到数据治理的工具创新、要实现从模糊治理到精准治理的模式创新。城市数字化建造与智慧治理从本质上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下实现多主体协同共建共治的目标,可以说,数字化城市建造与智慧城市治理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由于中西方文化体系下的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区别较大,中国文化体系下的智慧城市结合了数字的优长和东方哲学的意蕴,需要更加注重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科学决策、智能管理、供需对接和精准服务。

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庞学雷认为当前的建筑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这种挑战与机遇来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来自世纪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交织。而从建筑业本身的形势和特点来说,正面临着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重变革。从供给端来说,整个建筑产业正面临着如何结合新兴技术对整个建筑产业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完成相关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的变革,是重中之重。而数字化的到来和大范围的应用将会从底层上改变建筑业的交流形式和知识经验的传播方法,因为在数字化模式下,所有的文本、视频、模型、图纸、逻辑判断、思维模式全部成为了数据,实现了即时性交流与长久性存储、多元化交互的目标,极大的促进了数字化智慧城市的发展,未来的数字化智慧城市等待着我们共建共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