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9
/ 2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魏志

 十堰城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伴随着地震事故的增多,工民建抗震性能逐步得到重视。为保证工民建结构具有理想的抗震能力,必须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做好抗震设计,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大程度上落实该设计,才能保障工民建结构的设计抗震性能。但从实际调查可发现,工民建结构设计中有大量抗震设计问题存在,包含对抗震设计重视度不足、所用抗震设计标准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选取适宜建筑场地、选取科学建筑形体等方面着手,最大程度上优化抗震设计,最大程度上提升工民建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效增强工民建抗震性能,减轻地震事故对人类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设计;地震事故;抗震性能;抗震设计;设计问题

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多,通行车辆不断增多,城市建筑层高不断增加,隧道桥梁以及道路的承载重量逐步加大,这无疑会对工民建稳定性、安全性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好工民建结构的抗震工作,保证这个建筑的稳定与安全[1]。现阶段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求越发严格,设计标准不断提高,为保证设计标准落实到位,必须做好建筑设计的考察工作,积极通过科学方法有效提高抗震设计等级,保证建筑物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但有调查[2]发现,现今很多抗震设计中依然有大量问题存在,比如缺乏对抗震设计的准确认识,没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所以建筑物存在一定质量问题,最终对人民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1.抗震设计问题

1.1重视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发生地震事故,地震对当地人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无法挽回的[3]。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积极提升工民建的抗震作用与抗震性能,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很多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做好抗震设计的必要性,在工民建结构设计期间积极引入抗震设计。但因建筑企业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一般,专业知识浅薄,抗震设计并未成为工民建结构设计的重点。部分地区属于地震低发区,地震发生概率很低,所以当地建筑企业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固然添加抗震设计,但并未严格落实相关标准,并未过多要求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环节不受重视或被简化,所以抗震设计难以发挥其实际效果,工民建结构的抗震作用难以保障。

1.2标准不规范

从国际上现行抗震标准可发现,我国使用的抗震标准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抗震标准明显更低,主要体现在抗震设计中的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以及配筋率等指标上。这和我国现今使用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案、设计规范相对落后相关,且建筑企业更重视经济利益,并未认识到改善现有计算方案以及设计规范的必要性,对工民建的抗震性能要求较低,所以工民建整体建设质量一般。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状态,建筑建设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已经满足高质量建筑建设的经济条件。再者,我国地震事故近年来频发,并对人类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地震事故的存在,也让我国很多抗震性能不达标的建筑暴露出来,其中抗震设计不达标是导致工民建抗震性能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增强对建筑物抗震性能以及抗震设计的关注,不断提高现行抗震标准,不断缩小我国抗震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距离。

2.抗震设计质量提升策略

2.1选取适宜建筑场地

从以往发生的地震事故可发现,断层错动、山崖崩塌以及底层凹陷等均是导致地上结构破坏,继而导致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地震事故发生时,这些已经受损的地段属于建筑抗震危险地段。若在抗震危险地段进行工民建施工,一些普通的工程措施难以发挥其预防地震破坏的作用。所以,启动工民建项目之前,必须详细调查该地区地段情况,选取适宜合理的位置进行工民建施工,尽量不要在抗震危险地段施工。所以,抗震设计人员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积极到现场调查,评估各个地段的情况,及时筛选出危险地段,及时规避这些危险地段,禁止在危险地段施工。实际选择地段施工期间,需尽量规避自然灾害区域,尽可能以可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地段为主,该地理位置可减少地段破坏,规避地段本身破坏导致的严重倾斜现象以及严重倒塌现象。实际选择建筑施工场地时,必须应用科学方法(见图一)合理计算分析,明确施工场地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C:\Users\pengzhenghua\Desktop\图片1.png图片1

图一

2.2选取科学建筑形体

工民建动力受建筑和结构布置影响,必须重视这一动力特点。既往地震案例表明,若建筑物体型多变、不规则、结构复杂,具有较多立面、平面凸出与凹进,或有较多错层,在地震事故发生后,建筑物损坏程度明显更严重。若建筑物体型简单规整,结构一目了然,地震事故发生后,建筑物的损坏往往更轻。所以,建筑物实际布置情况、结构布局情况符合抗震基本原则时,往往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从源头保障建筑物抗震能力。若建筑物具有复杂形体、奇特布局以及不规则平面,建筑物一定会有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存在。此时即便实施一定补强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抗震效果,抗震性能也难以达到标准。所以, 设计人员进行工民建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以简单合理为原则。若建筑物在抗震区域,最理想的建筑平面形状是圆形、正方形以及矩形,其次是正八角形以及正六角形等。

2.3积极使用隔震层

隔震层属于地域地震事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在地震高发区工民建设计中广泛应用。顾名思义,隔震层的主要功效是减少地震事故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提升建筑度的保护功能与安全作用。进行工民建设计工作时,需积极考虑到隔震层的应用,并在地基。工民建主体中间设置相应的隔震层。相较于传统硬碰硬的抗震结构体系,隔震层的抗震结构体系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通过以柔克刚法达到限制或是减少传入工民建主体结构的地震能量,减少工民建发生磁共振的概率,继而降低工民建的地震反应,最大程度上削弱地震事故对工民建造成的破坏,保证工民建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调查工民建实际施工场地的地理环境,并对环境实施综合分析,在具体位置准确布置隔震层,但在完成隔震层设计后,必须及时进行封闭操作。

2.4提升工民建设计质量

地震具有较大危害,其作用范围非常广,破坏力十分巨大,所以抗震设计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意义非常重要。我国工民建现处于发展阶段,既往工民建施工期间所用抗震方案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增加工民建施工成本,增加工民建结构的实际重量,最终不利于工民建的抗震工作。所以,为保证工民建具有合理科学的抗震性能,必须积极提升工民建可靠性与安全性。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必须严格把关工民建的施工质量,严格约束施工人员行为,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相应施工技术,最大程度上提升工民建的施工质量。只有工民建质量合理,才能保证工民建具有符合标准的刚度、承载力、力学性能、较长寿命。所以必须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监督工作,保证工民建安全性能与质量水平。

3.结束语

现行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存在不合理问题,明确问题并应用质量措施,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庞乃博,尹一涵.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1772-1773.

[2]孙勇,贾冰洋.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3028-3028.

[3]秦素贞,王朋朋.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