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术前访视对初次手术患者的麻醉配合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3

手术室术前访视对初次手术患者的麻醉配合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马梦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术前访视对初次手术患者麻醉配合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11月起进行为期两年的病例筛选工作,至2021年11月共得到病患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n=67)以手术室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n=67)以手术室术前访视联合护理,,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麻醉配合情况,同时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做差异分析。结果:就麻醉效果而言,观察组的体位准备时间及刺穿操作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ALdret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p<0.05,且护理前两组生命体征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麻醉配合情况,观察组配合度以及一次性刺穿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p<0.05;对比焦虑情绪时,护理前两组并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在护理后的S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术前访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患者的麻醉配合度得到明显改善,且其焦虑程度也明显低于经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为此其临床应用价值也更为显著。

关键词:术前访视;麻醉配合;焦虑情绪;术后恢复;不良情绪

现阶段手术室护理正在寻求创新发展之路,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定位以及功能职责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以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已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其侧重点在于生理健康方面的看护,对于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情况的考虑相对较少,为此临床方面也在不断追求护理措施的优化及创新。大多数手术为有创形式,患者在手术前难免出现焦虑不安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且临床资料表明女性发生激素紊乱及生命体征异常波动等应激反应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加之部分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方式的认识水平远远不够,为此发生麻醉风险的可能性也相对更高,严重影响整体手术效果以及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进程[1]。由于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医院也希望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密闭且足够洁净的手术环境,以此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且除手术流程及操作细节之外,手术室术前访视的重要意义也格外突出。为探究手术室术前访视在初次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人员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1月间的134例手术患者,对比手术室常规护理效果进行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回顾研究的时间背景为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筛选手术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n=67)以手术室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n=67)以手术室术前访视联合护理,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组中男性37例、女性30例,其年龄在20~68岁间,其均值为(48.41±2.32)岁,分析其手术类型可知,普外科18例、骨科16例、神经外科11例、妇产科11例、其余11例;对照组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其年龄在25~70岁间,平均年龄为(51.52±2.63)岁,其中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妇产科以及其他手术类型分别为19例、17例、12例、13例以及6例;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如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所选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并无无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均无手术禁忌症,患者本人认知及表达能力正常,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已一致通过并予以大力支持。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以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于术前明确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须知,除此之外还需进行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清洁及生活指导等措施。

观察组:以对照组处理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术前访视,其主要内容如下:1.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详细了解患者的基础资料以及临床表现,将其病史、手术史及过敏史等信息真实的填入档案并作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依据,明确患者是否处于特殊时期。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负面情绪疏导,耐心倾听其诉求并尽可能满足其需求,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尤其是疾病相关知识及预期预后,就手术而言则需要强调入室时间、接送过程、麻醉处理、手术预计时间以及术后置管等问题,讲解手术成功案例以增加其手术信心。

3.详解讲解有关麻醉及手术体位方面的要求,以便于提高一次性刺穿成功率,于术前对其饮食及作息等方面加以指导,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访视过程中应当全程保持温柔的语气及轻柔的动作,为照顾到所有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应尽可能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及腹式呼吸以平复其情绪,可以适当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其放松身心。

1.3观察指标

指标1:麻醉效果,其主要观察指标为体位准备时间、刺穿操作时间、出苏醒室标准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其中出苏醒室标准需要以Aldrete评分来表示,主要测评内容包括运动功能、呼吸情况以及意识清醒情况,总分为0~10分,且当评分>9分时方可转入科室病房之中,就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而言,主要以心率(正常为50~90次/分)、舒张压(正常为80~89mmHg)及收缩压(正常为120~139mmHg)为指标

[2]

指标2:麻醉配合情况,其主要观察指标为配合度以及一次性刺穿成功率,在评价其配合度主要分为完全合作(完全依照医生的指令并主动配合)、合作(虽主动配合麻醉流程但仍有轻微挣扎情况)以及不合作(剧烈挣扎且需固定四肢才能进行手术,甚至需要需予以药物镇静处理)这三种,统计前两种患者例数的总占比。

指标3:焦虑情绪,需要借助专门的焦虑测评量表,即SAS量表,共20个题目且每一题目为四级评分,区分正向计分题及反向计分题,标准分为总分X1.25并取整数且<50时正常,其余分为轻度(50~60分)、中度(61~70分)及重度(>70分)焦虑[3],即分数越高则其焦虑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统计工具为SPSS 23.0版本,麻醉效果以及焦虑量表评分为计量资料(),而麻醉配合情况为计数资料(n,%),分别对其进行独立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差异分析时以p<0.05表示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麻醉效果

观察组的体位准备时间及刺穿操作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ALdrete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p<0.05,护理前两组生命体征的相关指标并无显著差异,即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生命指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的对比()

组别

体位准备时间(s)

刺穿操作时间(min)

Aldrete评分(分)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67)

14.17±2.25

7.11±0.73

9.33±1.94

75.63±5.78

88.26±6.72

120.14±7.35

125.24±7.46

74.36±9.56

75.23±7.33

对照组(n=67)

20.57±2.63

9.37±1.15

8.46±1.25

75.63±5.67

114.25±9.46

120.13±7.32

140.23±8.33

74.35±8.95

79.54±8.94

t

8.395

7.053

8.395

0.783

8.391

0.834

8.313

0.932

8.33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麻醉配合情况

观察组的麻醉配合度及一次性刺穿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2:

表2 两组麻醉配合情况的对比(n,%)

组别

麻醉配合度

一次性刺穿成功率

观察组(n=67)

97.01(65)

98.51(66)

对照组(n=67)

85.07(57)

89.55(60)

X2

9.032

8.346

p

<0.05

<0.05

(3)焦虑情绪

护理前两组的量表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3:

表3 两组焦虑情绪的对比[(),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前

观察组(n=67)

56.58±4.53

39.67±4.21

对照组(n=67)

56.58±4.49

43.23±4.19

t

9.044

7.859

p

<0.05

<0.05

  1. 讨论

术前访视是系统护理工作在术前应用的重要体现,使得医护人员以及患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手术室工作也由此逐渐走出较为封闭的空间,通过深入病区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周到的临床护理服务。手术室术前访视护理模式实现了护理工作向社会医学范畴扩展的目的,联合心理学相关知识以丰富护理措施的层次性,更加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这是因为患者于术前对手术流程及麻醉操作普遍存在害怕的心理,而加强术前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负面情绪,确保患者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来迎接手术,进而实现手术治疗效果的大大提升。

术前访视工作开展的重要价值越发突出,而访视内容及方法在新时代中也应实现多元化发展,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注意事项指导,同时还需要简短的概括手术流程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术中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综合考虑到管道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指导及康复训练等常规护理措施,逐步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及自护能力,引导患者由被动的接受临床护理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配合护理。术前访视工作的高效开展也有赖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仅要具备充足的医学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必要时应当对护理人员加以综合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经实操训练来丰富其护理经验,确保术前访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且术前访视工作的落实应当以各科室之间的协调互助为重要支撑,以此来提高术前访视率。

本次研究结果如下:(1)麻醉效果:观察组的体位准备时间以及刺穿操作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ALdret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p<0.05,且护理前两组生命体征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有效说明经手术室术前访视的患者其术前准备工作及术中操作更为顺利,其心率及血压等相关生命体征也较为平稳,这一结果与郑琴,林桂梅

[5]在2021年的最新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即“麻醉前,观察组的心率(88.56±9.51)次/min、收缩压(125.61±15.22)mmHg及舒张压(75.42±8.37)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配合情况:观察组的配合度以及一次性刺穿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p<0.05,这一结果有效说明经手术室术前访视的患者其手术配合度相对更高,且一次性刺穿成功率明显更高,对减轻因反复刺穿而造成的不适感具有重要意义,配合度的提高使得手术安全性以及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得以提高。(3)焦虑情绪: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即p>0.05,而观察组在护理后的S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即p<0.05,这一结果有效说明经手术室术前访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成功案例的讲解有利于手术信心的建立,术前的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保障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的重要因素,且这一研究结果也得到相应的支持,即“观察组的SAS评分(40.61±3.04)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后续的研究具有更为显著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初次手术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恐惧等情绪,这与患者对于手术流程以及麻醉操作等内容的认识程度远远不够有直接的关系,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出现异常,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也由此增加,为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高度关注,尝试从术前预防的角度入手来不断完善护理措施。手术室术前访视护理鼓励医护人员走出手术室并走进病房,不仅要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同时还要负责健康知识宣教以及针对患者的答疑解惑,尤其是手术流程及麻醉操作等,通过加强沟通交流来获取患者的信任并初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对于减少无谓的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已经证实,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术前访视可以有效提高麻醉效果以及患者的麻醉配合度,而这一结果也与相关学者在2021年研究中的结果高度一致,分析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可知,经手术室术前访视护理的患者其焦虑程度明显更低,这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术前访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丽君,黄艳.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对术前患者睡眠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探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9):2.

[2]周静,范亚丽,梁柳莎.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麻醉配合度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20,40(4):2.

[3]孙雅珺.手术室巡回访视对初次手术患者的麻醉配合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0):3.

[4]容建爱,陈燕霞.基于微信平台的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手术配合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6):3.

[5]郑琴,林桂梅.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