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何卫君1 ,徐瑛1,徐怡琳2

1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台州 317000;2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中医院 云南昆明   650600

摘要: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5月~20215月急诊科门诊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行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联合移动医疗护理。比较两组急诊护理质量(采用Servqual评价量表)、行为目标达成情况[采用中文版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量表(NPGA)]及抢救效率。结果:除尊重患者领域外,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响应性和移情性领域外,观察组Servqual评价量表各领域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通路建立时间、用药时间、护理抢救时间及抢救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能有效促进护士行为目标达成,提高抢救效率和护理质量,对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SBAR标准化沟通急诊护理管理

引言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直接窗口,是抢救危症、重症和急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医护之间还是医患之间,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这对于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和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世纪末,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endation)(SBAR)沟通模式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在急诊科的护理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现将其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急诊科门诊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9岁;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18~73(46.33±3.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急诊科护士17名,男1名、女16名,年龄21~38(30.24±1.68)岁;年资2~12(6.64±1.15)年;职称:护士8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学历:中专及以下5名,大专5名,本科及以上7名。研究期间急诊科护士无脱岗情况。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取SBAR沟通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沟通是急诊科护士的必备能力,无论是跟医生的沟通,还是跟患者之间的沟通,准确、高效的信息传达是关键。有众多文献表示,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后,医护之间的信息传达更加简洁与高效,缩短了沟通时间,提升了救治效率,这一效果在危重患者救治时作用发挥得尤其明显。此外,一直以来,由于急诊科室的特殊性,沟通也一直是医患沟通薄弱环节,双方常因沟通不畅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有研究指出,在护理纠纷中,有80%的纠纷是由沟通不畅引起的,而发生在急诊科中的此类纠纷更是占了大多数。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护患沟通后,因沟通而导致的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并与常规模式相比较,发现护理人员共情和共同参与能力显著提高,且更愿意尊重患者,护理措施也更加完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因此,采用SBAR沟通模式,能够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诊护理质量、行为目标达成情况及抢救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ervqual量表评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Servqual量表评分比较(分,x±s)

2.2两组护士NPGA评分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护士NPGA评分比较(分,x±s)

2.3两组抢救效率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抢救效率比较(min,x±s)

3讨论

SBAR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现状: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诊断结果和目前情况如何等;背景:患者的临床背景,即患者的主诉等与病情病史相关的情况;评估:即对患者当前病情所做出的评估;建议:针对患者当前情况建议应作出何种处置或提供何种帮助。总而言之,就是采用目前发生了什么、由何种情况导致的、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建议如何解决问题这一程序作为沟通的思路。SBAR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务人员标准化沟通模式,它以解决患者的安全问题为核心,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收集患者疾病相关重要信息,并理清沟通思路,希望能在有限时间内以最快速的方式传递信息并展开护理救治措施,避免产生遗漏或重点模糊的情况,提高护理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频率,是一种快速、有效和结构化的护理沟通模式。目前,SBAR沟通模式在我国医疗领域内的应用上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尚未形成一套统一、完整的标准化体系。②尚无成熟的评价指标:国内对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的评价多集中在不良事件发生率、隐患事件发生率、问题发生率和交接班耗时等方面,没有直接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行为作出直接评价,且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提升与否的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现有指标无法详尽地证明其有效性,应尽快发掘和采用更加直接有效的评价指标。③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不足: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医护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水平不一,面对的沟通对象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应针对国内护理人员对SBAR沟通模式进行完整培训,以增加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并扩大该模式的应用范围。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将微信、场景模拟等工具和方法与急诊科护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国内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不仅使信息能够及时、高效、全面、准确地传递,为急诊科的信息传递提供了规范的标准,还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促进了医护的合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然而,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在未来,期望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国内急诊护理中的发展能够发挥优势,补足缺陷,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促进医、护、患三方共赢,营造良好的社会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盛蓉辉,潘娟,邰静.SBAR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165+185.

[2]王国强,陈夏莲.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病人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91-292.

[3]赵娟.流程化护患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8):275+282.

[4]沈蕾蕾.SBAR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贵州医药,2019,43(05):832-833.

[5]徐梅.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对患者急诊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3):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