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正电子断层显像联合99Tcm-MDP骨显像在隐匿性骨转移肿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18F-FDG正电子断层显像联合99Tcm-MDP骨显像在隐匿性骨转移肿瘤中的应用

李佳铁

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 探讨18F-正电子断层显像联合99Tcm-MDP骨显像在隐匿性骨转移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然后在间隔7~30天后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结果 本研究中,两种检查方法在隐匿性骨转移的检出率的P值>0.05,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中99Tcm-MDP 骨显像的灵敏度更高,18F-FDG PET/CT 显像检查的特异性更好。结论 99Tcm-MDP骨显像和18F-FDG PET/CT 显像这两种检查方法,互为补充,应该在临床中共同使用。

【关键词】18F-FDG正电子断层显像;99Tcm-MDP骨显像;隐匿性骨转移肿瘤

18F-FDG正电子断层显像和99Tcm-MDP骨显像都是良好的检查隐匿性骨转移瘤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检查方法各自存在优点及缺点,如果将这两种医学临床检查方法联合起来,是否对隐匿性骨肿瘤的准确诊断作用突出,从而避免漏诊误诊,以及能够对隐匿性骨转移瘤的早期筛查的具有临床意义,本研究将我院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18F -FDG正电子断层显像联合99Tcm-MDP骨显像临床检查,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准确诊断隐匿性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其中肺癌48例、乳腺癌20例、前列腺癌17例、肝癌5例、淋巴癌3例、食管癌3例、肾癌2例、胃癌2例。患者年龄(55±10)岁,对原发癌或行手术治疗,或行放疗,或行化疗,或行靶向治疗。

1.2 方法

为避免射线对患者的损伤和缓冲辐射的患者的影响,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然后在间隔7~30天后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

1.2.1 18F-FDG PET/CT显像检查

18F-FDG放化纯度大于95%。PET/CT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Discovery IS 型。患者检查前要遵医嘱禁水4小时,禁食8小时,同时患者空腹血糖小于7.9mmol/L ,视听禁止半小时后,按规定剂量静脉注射18F-FDG。1小时后对患者首先进行18~21s CT 扫描,然后再进行7~8个床位的PET扫描,并运用迭代法重建图像。

1.2.2 99Tcm-MDP 骨显像检查

仪器为PHILIP公司生产的FORTE 型SPECT-CT。首先对患者进行25mCi剂量的99Tcm-MDP 静脉注射,并饮水1000~1500ml。3小时后,让患者排尽小便,然后以患者的平卧位开始采集,低能高分辨准直器配以双探头,一定要贴近患者体表,以1024×1024矩阵,1.0的放大倍数,20cm/min的扫描速度,以总计数大于1.2×106,一次性连续进行采集。

1.3 图像分析和判断

对检查图像,由经验丰富的2名核医学专家进行阅片后,再由2名同样经验丰富的放射科专家进行阅片。18F-FDG PET/CT可以评估骨的破坏状况,以及骨髓放射性情况,并密切观察SUVmax值。99Tcm-MDP可以观察、评估是否骨转移,以出现病灶多发的,非对称分布的,并且局部骨质出现放射性浓聚或缺损为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的骨转移灶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显像方法检出骨转移灶的比较

部位

18F-FDG PET/CT显像阳性

99Tcm-MDP ECT全身骨显像阳性

肋骨

124

69

椎骨

62

45

盆骨

28

14

肩胛骨

17

10

颅骨

14

14

四肢骨

21

10

合计

266

162

2.2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和SUVmax值比较。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检出率、SUVmax值

检查方法

例数

(n)

检出

(例)

检出率(%)

SUV<3例数

SUV≥3例数

99Tcm-MDP

100

48

48%

8

40

18F-FDG

100

45

45%

4

38

2.3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法结果比较

例数

(n)

同阳性

(例)

99Tcm-MDP<

18F-FDG(例)

99Tcm-MDP=

18F-FDG(例)

99Tcm-MDP>

18F-FDG(例)

99Tcm-MDP检出的阴性中18F-FDG  PET/CT检查呈阳性(例)

18F-FDG检出的阴性中99Tcm-MDP检查呈阳性(例)

100

36

28

4

5

9

12

2.4两种检查方法筛查率相关性比较。见表4。

表4  两种方法筛查率相关性 n

99Tcm-MDP BS

18F-FDG PET/CT

Kappa值

P

阳性

阴性

阳性

36

12

0.61

0.94

阴性

9

43

3.讨论

骨骼是非常容易发生的转移部位。目前,

99Tcm-MDP 骨显像检查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是临床上用于检查骨转移的两种不同的方法。现代医学已经证实[1-2]99Tcm-MDP 骨显像的灵敏度远高于18F-FDG PET/CT显像和MRI检查,而且价格低廉,所以多年来已经被临床定为首选筛查骨肿瘤的检查方法。随着99Tcm-MDP 骨显像检查的多年临床应用,它的假阳率、特异度、不确定性等缺点[3]日益凸显,尤其是对隐匿性骨转移的诊断更显不足。近年来,由于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在骨转移检查中的不断开展,这一检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真阳性率等优点都要高于99Tcm-MDP骨显像检查。[4-5]尤其是在对隐匿性骨转移的筛查中,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对单一部位肿瘤、多部位肿瘤、出现骨质破坏的单发性病灶、尤其是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的单发性病灶,以及出现骨质破坏的多发性病灶等的隐匿性骨转移的筛查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意义。遗憾的是由于18F-FDG PET/CT 显像检查不是全身扫描,常规扫描范围并不包括四肢骨,所以也存在遗漏病灶的现象。

本研究中,两种检查方法在隐匿性骨转移的检出率的P值>0.05,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中99Tcm-MDP 骨显像的灵敏度更高,18F-FDG PET/CT 显像检查的特异性更好,两者互补,不可替代。

综上所述,99Tcm-MDP骨显像和18F-FDG PET/CT 显像这两种检查方法,互为补充,应该在临床中共同使用,从而准确地检查诊断出隐匿性骨转移,最大程度避免漏诊误诊,以挽救恶性肿瘤隐匿性骨转移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件

[1] Liu T,Cheng T,Xu W,et al.A meta-analysis of 18FDG-PET,

MRI and bone scintigraphy for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Skeletal Radio, 2011, 40(5): 523-531.

[2] Al-Bulushi NK,Abouzied ME.Comparison of 18F-FDG PET/CT

scan and 99Tcm-MDP bone scintigraphy in detecting bonemetasta-sis in head and neck tumors [J]. Nucl Med Commun,2016.37 (6):583-588.

[3] Bruce E Hillner,Barry A Eiegel,Lucy Hanna.18F-Fluoride PET

used for treatment monitoring of systemic cancer therapy: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Oncologic PET Registry[J]. J Nucl Med,2015, 56( 2):222 -228.

[4] Swietaszczyk C,Pilecki SE,Kobus-Blachnio K. Bone scintigraphy hot-spot in projection to rib and kidney: Role of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 in distinguis-hing a urine collection in renal calyx from a metastasis to rib[J]. World JNucl Med,2015,14(1):47-50.

[5] Shie P,Cardarelli R,Brandon D,et al.Meta-analysis: Compari-son of F-18 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bone scinti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bon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Clin Nucl Med, 2008,33(2):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