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

冯,健

广东省广州平安好医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MR)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疑似冠心病患者62例(2019.01-2020.12),予以CT、MR检测,对比诊断有效率。结果MR诊断阳性率、诊断效能高于CT(P<0.05)。结论冠心病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效果良好,值得优选。

【关键词】冠心病;临床诊断;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应用效果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eng Jia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Ping'an Haoyi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cent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 (MR)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examined by CT and MR, and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and diagnostic efficacy of M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 has a good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optimization.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diagnosis; 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 Application effect

冠心病临床常见心脏病,发病率,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狭窄,以胸痛、心悸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产生明显影响[1]。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发展,冠心病临床诊断手段愈发增多和更加先进。MR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具有显著改善的信噪比、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对心脏功能和冠脉解剖狭窄情况予以全面了解。随着MR不断及发展,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显著提升。对此,本文以2019.01-2020.12我院收治6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MR检查,旨在探究MR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9.01-2020.12,选6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0-79岁,均值(59.67±2.16)岁。

1.2方法

CT检查: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德国西门子)检测,指导患者平卧位,设置参数,电压、螺距、层厚各为120kV、1.5:1、5mm。分别开展常规扫描、三维动脉扫描等,扫描部位:受检者胸部,对其血流供应、动脉病变等情况予以观察。

MR检查:用1.5T核磁共振系统(美国GE Signa HDxt)检测,指导患者平卧位,设置参数,矩阵、层厚各为192×256、4mm。分别进行横断位、斜冠状位扫描,扫描部位:受检者胸部,对其血流供应、动脉病变等情况予以观察。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CT、MR诊断阳性率与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数资料,表示用(%)表示,检验用2检验;α=0.05,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病理结果

62例患者,确诊(阳性)46例,未确诊(阴性)16例,确诊率为74.19%(46/62)。

2.1诊断阳性率

CT、MR诊断阳性率为67.74%(42/62)、87.87%(52/62),MR诊断阳性率高于CT,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 1诊断阳性率

诊断方式

CT

MR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病理结果

阳性

33

13

44

2

阴性

9

7

8

8

合计

42

20

52

10

2.2诊断效能

CT、MR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MR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高于CT,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 2诊断效能[n(%)]

组别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诊断符合率

CT

71.74(33/46)

43.75(7/16)

78.57(33/42)

35.00(7/20)

64.52(40/62)

MR

95.65(44/46)

50.00(8/16)

84.62(44/52)

80.00(8/10)

83.87(52/62)

2

9.638

0.125

0.573

5.400

6.065

P

0.002

0.723

0.449

0.020

0.014

3讨论

冠心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症等存在一定关系,是心肌梗死、坏死以及冠状动脉器质性阻塞等引起心脏病。临床又将其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情绪、季节天气、吸烟饮酒等。其诱发因素,分为2种,即: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性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家族遗传史等。冠心病早期症状不显著,以心跳加快、心绞痛等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虽病情不明显,但一旦发病,症状较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需要掌握患者病情,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2]。CT检查为临床常用手段,能设置层厚等参数,并能针对性扫描人体相应部位,结合相关软件,行三维重建,进而获取血管立体成像[3]。但经临床研究显示,其效果欠佳。而MR技术由计算机电子技术发展而来,能给予患者更科学信息,而且诊断灵敏度较高[4],且能开展多次检查,并且诊断所用时间短,显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5]。本研究显示,MR诊断阳性率、诊断效能高于CT(P<0.05)。提示:MR诊断价值更高。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入组患者人数少,导致本研究结果需要进行更大数据量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来证实。

综上所述,冠心病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石国朋. 探讨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38.

[2]应乾良,王晓瑛,林克强. ECG、MRI和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比较[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2):35-37.

[3]方园. 放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20,41(2):92-94.

[4]汤晓宇,盛二燕. 评价CMR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7):93-94.

[5]梁洁,李葆青. 心血管核磁共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3):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