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分析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

杨春莲,谢小晓,武娟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就析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病(30例)及血管性痴呆患者(29例),分别设定为A组、B组,另择取同期认知功能正常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经相应检查后,A组、B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于A组、B组,对照组的脑电图异常率则较低,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明显较高,尤其是FT3、TT3,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阿尔兹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中,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诊断准确性的提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电图;甲状腺功能

在临床中,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均较高,前者一种发展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等特点,患病后患者会发生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后者则是因缺血性卒中而导致疾病,以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减退等为主要特征。本文主要就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病(30例)及血管性痴呆患者(29例),分别设定为A组、B组,另择取同期认知功能正常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A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13例,年龄区间为51至83岁;B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11例,年龄区间为49至78岁;对照组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14例,年龄区间为48至85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通过对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分析,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2)方法

脑电图检查:指导或帮助患者取坐位,室内保持绝对安静,检查时让患者闭眼,全身保持放松,于头皮上、两侧耳朵部位放置电极,展开联合扫描。同时,将快频率波维持在70Hz左右,时间常数设定为0.3,检查结束后指导患者展开睁眼反应训练,嘱保持空腹,直至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5ml)后才可进行,将抽取的血液样本送入实验室就那些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使用化学发光仪,基于微粒子酶免分析法的前提下进行,检测指标包含了FT3、FT4、TT3、TT4及TSH,仔细做好记录。

(3)观察指标

实施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检测后,观察各指标情况,并合理评估脑电图,总评分为30分,分数越高异常越轻,0-15分重度异常,16-17分、18-24分分别为中度及轻度异常,25-30则未无异常。异常率的计算:(轻度+中度+重度)/总例数×100%。

(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由SPSS20.0软件完成,t、X2分别应用于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脑电图异常率

经相应检查后,A组、B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于A组、B组,对照组的脑电图异常率则较低,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三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对比

组别

n

无异常

轻度异常

中度异常

重度异常

异常率

A组

30

2(6.7)

6(20.0)

14(46.7)

8(26.7)

28(93.3)

B组

29

3(10.3)

8(27.6)

13(44.8)

5(17.2)

26(89.7)

对照组

30

25(83.3)

4(13.3)

1(3.3)

0(0.0)

5(16.7)

(2)甲状腺功能

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明显较高,尤其是FT3、TT3,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见表2。

表1三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n

FT3(pmol/L)

TT3(nmol/L)

FT4(pmol/L)

TT4(nmol/L)

TSH(mIu/L)

A组

30

3.98±0.43

2.37±0.25

16.42±2.25

119.03±9.68

1.12±0.83

B组

29

3.96±0.44

1.35±0.21

16.39±2.28

118.56±9.25

1.18±0.85

对照组

30

2.32±1.20

1.58±0.21

16.82±3.16

121.47±12.35

1.46±0.81

3、讨论

阿尔兹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均在认知功能障碍范畴内,发病后以记忆力减退、认知不清等为主要特征,加重了患者家庭负担。有研究指出,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其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较高[1]。同时,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得以明确,认为可能与胆碱能系统障碍、天冬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等有一定关系,药物等是常见治疗方法。针对血管性痴呆而言,出血性卒中是主要致病原因,基于病因、累及血管等的前提下可分为急性血管痴呆、亚急性或慢性血管痴呆等,高龄、吸氧、痴呆家族史等是常见诱病因素

[2]。在检查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中,脑电图是常见方法,诊断性较高,在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方面起着积极的意义。而通过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检测,结合各指标水平的变化,则可为病灶发展程度变化的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3]

本研究显示,经相应检查后,A组、B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均较高,分别为93.3%、89.7%,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于A组、B组,对照组的脑电图异常率(16.7%)则较低,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提示,在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中,脑电图检查可检测出明显异常,为疾病准确诊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明显较高,尤其是FT3、TT3,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提示,相较于认知功能正常者,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FT3、TT3变化明显,而FT4、TT4、TSH的变化则不明显。

综上,在阿尔兹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病症的早期诊断中,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检测具备明显的应用价值,有利于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高永哲,章军建,吴光耀等.阿尔兹海默病与皮质下型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比较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20(6):323-326.

[2]窦云龙,高晓平.血管性痴呆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20,33(11):1581-1583.

[3]周田田.在阿尔茨海默症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及血脂比较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9,28(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