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用于老年中风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中医"治未病"用于老年中风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徐天树

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99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治未病"用于老年中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60例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针对对照组提供常规干预与指导,针对研究组提供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随访1年中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随访1年中风的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组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高,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采取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干预措施可降低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风复发率,改善病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干预方法具有实践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理论;老年中风;干预效果

中风是一类在社区中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较高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严重危害到中、老年群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临床上可将中风分为3期,以患者发病的两周内为中风急性期,发病在2周~6个月期间为中风恢复期,发病时间超过6个月为中风后遗症期[1]。对于中风恢复期患者,其临床干预对于预防患者中风后遗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2]。临床发现,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中风恢复期患者的预防干预中具有重要使用价值。研究以通过对比探讨中医"治未病"用于老年中风患者的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60例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入选患者的中风发病均在2周~6个月内,且患者均为初次患病者,研究开始前均签署知情权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17:13,患者年龄为61~73(66.2±2.1)岁,中风发病时间在3~10w(6.2±1.4)w;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18:12,患者年龄为60~75(66.7±2.4)岁,中风发病时间在3~10w(6.0±1.7)w。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干预与指导,包括进行预防并发症教育、科学用药宣教及定期对患者进行复诊等。

针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提供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干预措施:(1)防病于未然:依据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患者预防中风,对患者进行本病先兆症状宣教,指导患者在出现健忘、记忆力衰退及注意不集中;自身感觉肢麻(尤其指麻、头皮麻);头摇,口角、眼睑撮动等相关症状时,警惕中风先兆。同时在医嘱内容中增加对患者的合理膳食、运动建议,要求其戒烟限酒及保持日常心理平衡。(2)既病之,后防其传变:中风患者常有内伤积损,加之其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受外邪侵袭等影响,但患者发生中风后,机体已受损伤,即中医的“已病”阶段,此时需予以其相应治疗措施与手段对患者机体进行修复与干预,注意“防变”,医嘱中应强调患者需及时接受诊断与治疗,恢复其居家生活需定期到院复诊并调整干预方案。(3)病后防复:医嘱建议患者在其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养花、作画、习字或听音乐等爱好,在居家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使其体内之阴阳平衡,气血调和,降低中风发作风险。饮食上要求保持节制,尽量少吃油煎、油炸或油酥食物,避免日常摄入过多油脂,同时要求患者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勿酗酒,限制日常食用酸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建议多食用蔬菜与水果。在医嘱中加强对患者健身锻炼的指导,要求其日常锻炼活跃全身气血,以增强其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中风复发。定期电话通知患者到院复诊,了解其各项指标情况并指导其掌握正确的中风预防措施。

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管理6个月,以每2周1次的频率进行干预,且患者均持续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Barthel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数以及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年中风复发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t值检验,计数数据以χ2值检验,且以P<0.05表示数据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随访结束调查显示,对照组4例复发,复发率13.33%(4/30);研究组1例复发,复发率3.33%(1/30),研究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

两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组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高,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对比

Barthel指数

NIHSS评分

分组

干预前

干预6个月

干预前

干预6个月

研究组

68.1±4.3

92.2±3.0

8.3±1.0

2.5±0.2

对照组

69.0±4.5

82.6±4.7

8.4±0.9

4.7±0.3

t

0.792

9.430

0.407

33.420

P

>0.05

P<0.05

>0.05

P<0.05

3讨论

中风疾病一旦发生即已为“已病”阶段,若患者的病情较重,则需防止其病情的进一步变化和进展,患者若调护不当,则可致其发生新并发症;对于病情较轻者,需予以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以预防其中风病情的复杂化[3]。对于中风恢复期患者,其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导致病情的复发,故需予以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干预。研究针对纳入的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结合患者个体化特点予以中医养护干预,并在医嘱中强调对患者进行饮食、日常行为与康复锻炼等建议,预防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患者更能明确的掌握“避风寒、节饮食、调情志”,从而规避中风的复发因子,以起到预防中风复发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高,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

综上所述,采取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干预措施可降低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风复发率,改善病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干预方法具有实践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蔡亚梅,沈跃玲,孙晓阅,等.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中医健康管理对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0,15(19):5.

[2]唐农,邱石源,雷龙鸣,等.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艾灸疗法干预中风高危状态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9):3.

[3]赵国敏.中医"治未病"理论与中风病防治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