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李楠

大庆龙南医院乘风院区 黑龙江大庆 163412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讨论有关对策建议。方法以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任职的7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样本,记录不同护龄、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以及给药缺陷事件具体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合理改善建议。结果 未满3年和3-6年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超过6年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满3年和3-6年护理人员(P<0.05);护师及以上给药缺陷率低于护士给药缺陷率(P<0.05);剂量有误、核查不仔细、口服药错发是主要给药缺陷事件。结论 影响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较多,院内应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力求将给药护理缺陷发生率降至最低。

关键词: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相关因素;改善对策

    儿科疾病是临床疾病的重要分支,一些儿科疾病发病较急,且病因相对复杂,加上患儿年纪较小,很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儿科诊疗科室患儿哭闹、乱跑等情况,在各大医院并不鲜见,这不仅提示着当前临床针对儿科护理的工作存在一定漏洞,也表明儿科护理中护理风险对患儿及其家属的负面影响。临床给药缺陷即是常见的护理风险,一些临床经验表明,护理缺陷之所以会发生,不仅和患儿疾病、患儿沟通难度大等因素相关,也和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息息相关[1]。为减少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发生率,本文将以7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样本,分析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讨论有关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任职的7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样本,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46岁,年龄均值(25.33±2.63)岁,大专32名,本科及以上46名,工作经验未满3年24例,3-6年33例,超过6年21例,护师及以上34例,护士44例。

1.2 方法

    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记录并对比不同护龄、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以及给药缺陷事件具体情况。所有问卷全部收回。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不同护龄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对比

    未满3年和3-6年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超过6年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满3年和3-6年护理人员(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护龄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对比[n(%)]

护龄

例数

缺陷例数

无缺陷例数

未满3年①

24

10(41.67)

14(58.33)

3-6年②

33

11(33.33)

22(66.67)

超过6年③

21

1(4.76)

20(95.24)

χ2①②

-

0.415

P①②

-

0.520

χ2②③

-

6.061

P②③

-

0.014

χ2①③

-

8.259

P①③

-

0.004

2.2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对比

    护士给药缺陷例数为12例,缺陷率为35.39%(12/34),护师及以上给药缺陷例数为5例,缺陷率为11.36%(5/44)。护师及以上给药缺陷率低于护士给药缺陷率(P<0.05)。

2.3 给药缺陷事件具体情况

    剂量有误、核查不仔细、口服药错发是主要给药缺陷事件。

表3 给药缺陷事件具体情况(n=41)

分组

例数(n)

构成比(%)

口服药错发

9

21.95

剂量有误

12

29.27

药物配伍有误

7

17.07

核查不仔细

8

19.51

输液速度未合理控制

1

2.44

口服药延发

2

4.88

医嘱处理有误

2

4.88

3 讨论

3.1 给药缺陷事件影响因素

    一些护理人员由于儿科护理工作时间不长,很容易因为无法正确处理临床事件,或合理应对工作压力,也未能发现医嘱上的错误,进而出现给药缺陷事件。另外,儿科护理难点往往在于患儿之间的沟通,为达到护理要求,通常会忙中出错,增加给药缺陷事件发生率[2]。此外,一些慢性儿科疾病往往会反复发作,有赖于护理人员加强对疾病的监测和关注,但是在管理方面,一些交接班护士未能准确传达信息,加上一些儿科疾病药品摆放过于随意,相关信息标注模糊,护理人员工作难度较大,更易增加给药出错的概率。

3.2 改善给药缺陷事件问题对策

    首先,应全面提升护理人员风控意识,正视儿科疾病的负面影响,树立崇高职业价值观,重视自身对患儿的重要性。其次,科室应基于护理人员具体工作状态,明确其技能薄弱环节,通过讲座等形式,针对性落实护理人员的培训,并结合培训内容,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3]。考核不仅应包括理论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专业知识水平,以便护理人员可以发现医嘱中的错误,同时也应包含实践技能的考察,旨在增强护理人员对临床一线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另外,在护患服务层面,护理人员应依照药品管理制度,规范取药和用药行为,确定正确的用药剂量,并严格监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最大程度提高患儿预后康复质量

[4]

    综上所述,影响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较多,院内应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力求将给药护理缺陷发生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黄玉玲,陈秋凤. 某“三三甲”医院2017年-2019年间252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 抗感染药学,2020,17(6):885-887.

[2]蒲娟. 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1):231-232.

[3]宋亚男,史京霞,苏伟. 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169.

[4]于秀,李明波,于钦波. 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