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李萍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331100

摘要目的评估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0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的74例阑尾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及心理状态指标变化情况,用t检验。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血浆S100β蛋白水平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血浆S100β蛋白水平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阑尾炎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轻其应激反应,改善其心理状态。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应激反应;心理状态

临床上,阑尾炎一经确诊,便要尽早手术治疗,以达到切除病灶、解除症状的目的。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阑尾炎切除术也在不断改进、优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适用于大多数阑尾炎,对不适用开腹手术的术前诊断不明确者、肥胖患者也适用,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作为侵入性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的机体带来一定的创伤,进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患者缺乏对疾病及术后康复知识的认知,再加上术后切口疼痛、担心术后恢复与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普遍存在一些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本研究对74例阑尾炎患者实施分组试验,旨在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74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男16例,女21例;年龄30~63岁,平均 47.62±5.57 岁;急性阑尾炎29例,慢性阑尾炎8例。对照组:男18例,女19例; 年龄31~64岁,平均 47.56±5.65 岁;急性阑尾炎27例,慢性阑尾炎1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术前超声检查确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②首次行阑尾炎手术,可耐受手术;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急腹症;②腹部手术史;③肝肾功能不全或功能衰竭;④凝血功能障碍;⑤精神疾病。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备皮、消毒等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给予抗感染、切口护理等。试验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术前。①健康宣教。讲解阑尾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疾病观; 告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流程、麻醉方法、术中需要配合的内容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②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学会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烦躁者采取理智制怒法、转移法、释放法;焦虑者采取听音乐、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担忧手术与预后者采取列举成功治愈案例的方法增强患者的信心。③术前准备。术前完善相关检查、与医师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生命体征等情况,并以此为根据,评估患者的手术治疗、护理风险,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处理方案。针对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者,控制血压、血糖;术前8 h禁食水。(2)术中。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患者入室后,简单说明麻醉要求、手术室情况,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术中做好保温工作,避免低体温反应。(3)术后。①疼痛护理。应用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轻度疼痛者,采取按摩、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中度疼痛者,采取针灸、理疗、给予小剂量止痛药等方法;重度疼痛者,采取应用止痛药物的方法。②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情况,发现渗出液增多、渗血等情况,及时处理;定时更换敷贴,避免局部感染;有感染征兆者,及时采样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给予敏感抗生素;针对老年人、合并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前瞻性应用抗生素,以预防切口感染。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血浆内皮素-1水平、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SAS以50分为分界值,SDS以53分为分界值,分数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处理所有数据。采用 x±s 表示正态计量资料,行 t 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应激反应

护理前两组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x±s

组别

列数

血浆内皮素-1(ng/L)

血浆S100β(mg/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7

87.23±5.47

56.68±3.24

3.51±0.44

2.22±0.34

对照组

37

87.11±5.54

72.78±4.52

3.30±0.42

2.75±0.59

t

-

1.652

6.854

2.064

6.425

P

-

0.134

0.016

0.105

0.022

2.2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组别

例数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7

53.83±3.74      30.65±2.24

56.44±3.14       21.01±2.14

观察组

37

53.72±3.65      37.34±3.72

56.35±3.21       37.08±2.76

t

1.527              5.431

7.273              5.854

p

0.143              0.035

0.151              0.032

注:SAS位焦虑自评量表;SDS为抑郁自评量表

讨论

本研究通过分组实验发现,试验组护理后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血浆S100β蛋白水平,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切实有效。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方法相对单一、护理流程比较简单,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围术期护理指的是围术期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为患者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面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准备, 术中的积极配合,以及术后的疼痛护理、切口护理等,涉及心理、生理2个层面,可以使患者在心理、生理层面上达到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西.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应激状况及预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34(9):140-141.

作者简介:李萍,出生年月:1987-09-0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西丰城,职称:中级,作者单位:丰城市人民医院,科室:供应室,研究方向:外科学,专业: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