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输液器预防阿昔洛韦引起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不同类型输液器预防阿昔洛韦引起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何兰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输液器预防阿昔洛韦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以及滴速达标情况。 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以40ivgtt/min的滴速输注阿昔洛韦,A组(n=30)采用5.0U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B组(n=30)采用3.0u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C组(n=30)采用15um孔径的普通输液器。观察3组输液滴速达标情况及静脉炎发生情况。 结论  采用3.0um5.0u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均可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   阿昔洛韦;精密输液器;静脉炎;不同孔径

[引 言]

阿昔洛韦在治疗单纯性疱疹及疱疹引发的神经痛等方面应用广泛[1]。但由于其药物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静脉输液过程中易对血管产生刺激,再加上液体中存在非代谢性微粒进入血液后,易引发皮肤红肿、刺痛,严重时引发静脉炎[2]。精密输液器可以有效隔绝液体中90%的微粒,但有研究表明,小孔径的精密输液器不能达到理想的滴速,为满足滴速要求,该次实验选用3um和5um的精密输液器,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接受阿昔洛韦注射的患者90例,排除输液药物中含有易引起静脉炎的化疗药物、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病人。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8岁~59岁,平均3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个对比组,各3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输注的药物、输液的组数、穿刺的部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输液方法   A和B组患者均使用精密输液器(北京伏尔特有限公司生产)静脉输注阿昔洛韦。C组患者使用普通输液器静脉输注阿昔洛韦。均采用7号针头进行穿刺,要求同一血管连续输液不超过3次,浓度不超过1mg/ml,持续滴注不超过24h,输液高度为1m。A组用5μm孔径精密输液器,B组用3μm孔径精密输液器,C组使用15μm孔径普通输液器。调整输液滴速为40滴/min,要求30min巡视患者,严密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滴速情况。

1.2.2评价方法   将静脉输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3d后进行静脉炎对比分析。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指标,将静脉炎进行分级: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3]。输液滴速控制≥40滴/min为达标,反之则未达标。

1.2.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

结果

经x2检验,A组、B组静脉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A组和B组静脉炎和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3组静脉炎发生率和滴速达标情况比较

组数    例数      静脉炎              疼痛               滴速达标

A组     30        2(6.7)            5(16.7)             30(100%)

B组     30        0(0.0)            3(10.0)             30(100%)

C组     30        10(33.3)          15(50.0)            30(100%)

注: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输液不良反应与输液器有密切关系。普通输液器一是不能进行精确的孔径分级,二是当使用来输液的量超过负荷量时、使用时间过长或遇酸遇碱后,纤维脱落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造成自污染。这就证明了临床应用中普通输液器具有局限性。在文献中也明文标识出,当输注人群为儿童患者、老年患者、癌症患者、心血管病患者、危重患者、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使用精密输液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终端过滤器采用5μm、3um孔径的过滤介质,可以滤除药液中90%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减少微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4]。但是,临床上根据各类药物性质的差异,对输液滴数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过小孔径的精密输液器难以达到预期的滴速。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5um、3u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时滴速均达标。但采用15um孔径的普通输液器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um和5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说明选用3pum和5p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有效地减少静脉输注阿昔洛韦静脉炎的发生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参考。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还存在使用普通输液器输注阿昔洛韦时,液体无故停止,检查周围皮肤无红肿、刺痛感。当采用预充式封管液推注后,液体恢复继续良好滴注。当使用静脉输液器时,该现象减少。这些临床反应均证实了静脉输液器对微粒的隔绝在临床中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精密过滤输液可以有效滤除药液中的微粒,预防微粒污染引起的不良反应,预防静脉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曙云,刘宇英,温冬梅.静脉注射溶液过滤前后不溶性微粒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20-221.

[2]、童燕芳、倪容中。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J.临床皮肤杂志,2005

[3]Frank Ge.崔晶晶.输液导致静脉炎的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6-38.

[4]、缪书卉.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减少输液反应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