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耿娜 ,闫洁【通讯】

西安市中医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 对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血液净化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用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更强,同时血液净化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更好的与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对血液净化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

【关键词】临床应用效果;零缺陷干预;预见性护理;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即血液透析治疗,是中晚期肾病治疗中最常见的医疗手段。肾病患者的肾脏系统已经无法承担血液净化以及毒素促排的功能,因此只能借助医疗手段定期实施人工血液净化,对肾脏功能进行模拟,以保证身体机器的正常运转。血液净化虽然在肾病患者生命维持、病情缓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再者血液净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预后风险,不过血液透析治疗的风险和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之间有较强的关联,因此为了保证血液净化预后效果,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干预[1]。预见性护理的宗旨为对抑制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全方面预防,该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护理结果的优化有一定作用[2]。鉴于此,本院针对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过程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知情且已经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排除不具备基本沟通能力以及护理依从性极差的患者。观察组男女比例25:25,年龄39-72岁,均龄53.26±10.3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5:25,年龄40-73岁,均龄54.26±10.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呈现良好均衡性,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净化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简单告知患者透析后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并引导患者按时来院进行身体检查以及展开下一次的血液透析治疗。

1.2.2 观察组

实施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1)对血液净化护理流程进行细化:进一步强调血液净化的无菌性操作原则,针对血液净化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并制定细化的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的血液净化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加强监督,促使护理人员血液净化操作技术水平提升。血液净化开始之前,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目标穿刺部位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皮肤问题,确保做好穿刺准备。穿刺前引导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贴心告知患者不要盯着针头看。操作过程中加强做好置换液管理工作。净化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用棉签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对患者体征进行监测,确定患者无异常后再让患者离开。(2)护理人员多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看患者的生活习惯是否与血液透析治疗需要相悖,告知患者保持肾病患者特有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3)实施心理评估,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得过且过、对治疗不抱希望的心理,当发现患者出现消极治疗心态之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借助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肾病治疗信心,促使其护理依从性提升。(4)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饮水与日常运动计划表。

1.3 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及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3]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计量资料用均数±平方差表示,t值为组间数据比较情况的检验指标,计数资料为“率”,x²检验组间具备差异性时,说明比较结果有比较意义(P<0.05)。

2结果

2.1 血液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对比发现观察组血液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呈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血液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心律失常

肌肉痉挛

穿刺感染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

50

0

1

0

1(2.00)

对照组

50

2

3

2

7(14.00)

4.891

P

0.027

2.2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更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n,%)

分组

例数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观察组

50

98.32±5.21

对照组

50

85.33±6.36

t

11.172

P

0.000

3讨论

血液净化可以代替肾病患者受损的肾脏组织发挥代谢功能,因此在终末端肾病治疗中十分常见。受患者个人护理能力的影响,血液净化治疗中常见一些不良反应,为优化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能力,护理人员需要预见性的采取一定措施对护理方法进行完善

[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所使用的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模式针对患者护理不良依从性,展开了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个人行为在病情控制上的重视,促使患者加强个人行为控制。针对血液净化后常见的肌肉痉挛、穿刺感染等不良反应,观察组预见性的实施了血液净化流程优化,从细节着手对影响透析效果的因素进行控制,起到了不良反应预防的作用。

综上所述,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更好的与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对血液净化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蔡如,徐林芳,潘玲燕. 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77-79.

[2]胡华.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6):809-811.

[3]王小明.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甘肃科技,2020,36(12):138-140.

[4]朱梅燕,冯淑芬,江慕娟,钟素兰.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4):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