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诱导干预结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对牙齿外伤患儿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心理诱导干预结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对牙齿外伤患儿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李蓉,王雁,李玥燕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儿童口腔 四川成都610044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诱导干预结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对牙齿外伤患儿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牙齿外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心理诱导干预结合循序渐进法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诱导干预结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对牙齿外伤患儿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诱导干预;循序渐进法护理;牙齿外伤;心理状态;满意度

牙齿外伤是指患儿牙齿受到机械性外力,导致其牙周、牙髓、牙体硬组织受损等情况,由于儿童的牙齿处于正在发育阶段,牙齿相比之下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损伤[1]。同时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当儿童发生牙齿损伤时,会产生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对于治疗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拒心理。本文进一步研究心理诱导干预结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对牙齿外伤患儿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牙齿外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7.52±1.23)岁;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11岁,平均(7.48±1.1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告知患儿家属保护牙齿的方式,并嘱咐患儿家属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观察组:心理诱导干预+循序渐进法护理。

1)心理诱导:由于患儿受到外伤,心理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同时在接受治疗时,处在陌生环境中,负面情绪会加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以亲切的口吻和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用肢体语言及表情等,对患儿进行鼓励,消除其紧张、害怕的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可为患儿准备玩具等转移其注意力,消除其负面情绪。部分患儿年龄较大(>7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短片或者动画片的形式,告知患儿牙齿损伤的注意事项,治疗及护理过程,使患儿放松心态,配合治疗。

2)循序渐进法护理: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先与患儿家属进行接触,让患儿逐渐放下戒备;进行肢体接触的过程中,要先与患儿家属进行接触,逐渐过渡到患儿,这样循序渐进,让患者缓慢放下戒备。部分患儿负面情绪较为严重者,护理人员最好不要与患儿有正面眼神接触,在于其家属交流的过程中,用余光观察患儿情绪,逐渐缓解其紧张、恐惧的情绪。患儿生活中口腔清洁要从漱口开始,减少零食的食用量,逐渐过渡到刷牙,每天早晚两次,逐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心理状态,采用抑郁(SDS)、焦虑(SAS)自评量表评估,分值20-80分,分界值为53分、50分,分值与患者抑郁情况呈负相关。

(2)观察护理满意度,科室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统计,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比较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1。

表1:心理状态[(±s),分]

分组

例数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0

49.68±4.57

41.27±5.23

47.36±3.27

39.66±4.72

观察组

40

49.72±4.61

34.22±5.44

47.42±3.31

31.22±4.16

t值

-

0.039

5.909

0.082

8.484

P

-

0.969

0.000

0.935

0.000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0

16(40.00)

13(32.50)

11(27.50)

29(72.50)

观察组

40

24(60.00)

14(35.00)

2(5.00)

38(95.00)

X2

-

-

-

-

7.440

P

-

-

-

-

0.006

3 讨论

牙齿外伤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发生外伤后,儿童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剧烈疼痛,这使患儿对于治疗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抵触,使治疗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时患儿家属由于过分的紧张和关爱,对于医生的治疗造成一些影响。因此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安抚患儿及其家属的情绪[2],通过心理诱导及循序渐进法进行护理,使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逐渐放下心理戒备。

心理诱导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其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患儿的情绪进行诱导,以缓解患儿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安抚患儿家属的情绪,指导其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将循序渐进法护理与之相结合,使患儿逐渐转变思想,使其在康复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方式更加有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善患儿及其家属负面情绪,提高其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心理诱导干预结合循序渐进法护理能有效改善牙齿外伤患儿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春,陆小苹.心理诱导及行为护理干预对儿童龋病预防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0,33(2):487-488.

[2]安娜,耿静,刘莉,等.心理护理干预在前牙外伤纤维夹板固定年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8):1084-1088.

[3]韩阳,林静,丁秀娜.心理诱导联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在儿童牙齿外伤诊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78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