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占莎丽

上海市仁济医院宝山分院   200444

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结果: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VAS疼痛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疼痛严重程度显著下降、睡眠质量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显著好转,因此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更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文关怀;恶性肿瘤;VAS疼痛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

前言: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和癌肉瘤,是危及到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主要来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生、间叶源性的恶性肿瘤以及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恶性肿瘤在放化疗治疗下仍可以存活一定时间,患者诊断治疗时间越早则放化疗后的生活质量越高。但是恶性肿瘤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了解后对放化疗护理工作往往不够配合,导致放化疗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希望能够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让恶性肿瘤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放化疗治疗,进而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本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男女分别占18例和12例,平均年龄(48.36±4.51)岁;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男女分别占17例和13例,平均年龄(48.80±4.24)岁。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血常规、细胞学检查、CT、MRI、细胞病理学检查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标准的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认知表达障碍者;多发癌症者;转移癌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护理依从性低者;中途退出本实验者。

1.2方法

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环境护理、药物干预,健康宣教目的是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以及常见治疗方法,环境护理的目的是提高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药物干预需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对应剂量药物。人文关怀则更加重视患者心理健康,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过程中了解患者心理异常的原因,并且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沟通疏导,使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依从性提高。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护理满意度、VAS疼痛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直接根据医院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指标的最终调查结果;VAS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满分10分,评分越高表示恶性肿瘤患者疼痛越剧烈;PSQI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对应量表进行评价,满分21分,评分越高表示恶性肿瘤患者睡眠质量越低;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其中80~100分表示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优、60~79分表示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良、1~59分表示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差[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0

24(80.00)

6(20.00)

0(0.00)

30(100.00)

对照组

30

18(60.00)

8(26.67)

4(13.33)

26(86.67)

P

-

-

-

-

<0.05

2.2 VAS疼痛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VAS疼痛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2 VAS疼痛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阶段

例数

VAS疼痛评分(分)

PSQI睡眠质量评分(分)

观察组

护理前

30

4.82±1.08

15.20±3.86

护理后

30

1.77±0.62

8.79±1.70

对照组

护理前

30

4.89±1.05

15.64±3.71

护理后

30

2.64±0.91

10.35±2.54

P

-

-

<0.05

<0.05

2.3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观察组

30

18(60.00)

10(33.33)

2(6.67)

28(93.33)

对照组

30

8(26.67)

16(53.33)

6(20.00)

24(80.00)

P

-

-

-

-

<0.05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可见人文关怀能够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VAS疼痛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77±0.62(分)、8.79±1.70(分),可见人文关怀能够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和睡眠质量;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3.33%,可见人文关怀能够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疼痛严重程度显著下降、睡眠质量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显著好转,因此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更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冠珍,张玲,金月珍.人文关怀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2):101-103.

[2]江兰霞.人文关怀理念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869-4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