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围术期进行个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肺癌患者围术期进行个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

李楠,白雪 ,赵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81 邮箱:xuebai99@163.com

【摘要】目的:分析予以肺癌患者围术期个性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7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形式将入院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增加个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日及离院前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术后下床、心电监控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肺癌患者围术期个性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促进其术后恢复,可行推广。

【关键词】肺癌;围术期护理;个性心理护理;术前焦虑;术后恢复

肺癌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具有较高的病发率、病死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对患者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1]。手术是小细胞肺癌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但受到手术侵入及身心应激的影响,患者术前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影响手术治疗,甚至增加并发症风险,影响手术效果,需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对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予以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个性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7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形式将采集患者以1/1的比例纳入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为19/17;年龄45-73岁,平均(64.53±5.57)岁;小细胞肺癌Ia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20例、16例。观察组男女比为20/16;年龄45-76岁,平均(64.68±5.62)岁;小细胞肺癌Ia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18例、18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数据未见统计差异(P>0.05),可比。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标准,纳入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且符合手术指征,对研究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为患者做好病房及病区清洁消毒工作,为患者讲解肺癌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遵医的重要性;主动与患者沟通,热情接待,让其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建立良好护理关系。同时,以1v1、交流、多媒体及图文等形式协同专科医师开展宣教,针对年龄较大且文化程度较低者,保持充分的耐心,以通俗易懂的原因为其讲解健康相关知识,提升患者依从性。

观察组基于上述护理内容增加个性心理护理:(1)强化心理疏导与沟通: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其倾诉心理感受,关注患者面容、情绪变化,并以安慰性语言与患者沟通;同时叮嘱患者家属避免表达消极语言,多陪伴、安慰患者。(2) 培养社会支持系统:肺癌患者情感往往较为脆弱,希望得到亲友与社会的支持,对此应强化与患者家属、亲友的沟通,鼓励其参与临床护理工作中来,予以患者精神与心理的知识,使其感受到来自社会与家庭的温暖及支持,激发其对生命与生活的美好追求。(3)发泄疗法:为患者提供表达机会与环境,或搭建交流平台,鼓励患者与他人沟通聊天,在坦诚的交谈中解答其疑问,鼓励其宣泄负性情绪,减轻思想负担。(4)信心疗法:癌症为重大疾病,很多患者在知道自己患病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失望、悲观等情绪,影响疾病治疗;对此,应及时为其介绍现代治疗技术优势,使其认识到癌症的可治疗性以及积极心理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树立康复信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其中焦虑程度分别在入院时、术前6h(或术前1晚)、离院前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量表总计100分,<50分无焦虑,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术后恢复指标包含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心电监控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计数数据分别表述为(±s)、%形式,并以t、χ2检验;P<0.05时统计差异存在。

2.结果

2.1 焦虑程度

入院时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前日及离院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S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术前日

离院前

对照组

36

59.77±6.56

50.23±7.25

49.62±5.46

观察组

36

59.58±6.48

42.56±7.64

41.56±5.84

t

0.124

4.369

6.049

P

0.902

<0.001

<0.001

2.2 术后恢复情况

引流、术后下床、心电监控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术后恢复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引流时间(d)

下床时间(min)

心电监控时间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36

9.58±1.75

96.25±6.33

2.95±0.32

13.57±2.64

观察组

36

3.65±1.37

66.54±5.37

1.35±0.20

8.59±1.79

t

16.009

21.475

25.440

9.368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在现阶段环境污染加重、社会老龄化及吸烟人数的不断增加下,肺癌病发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趋势,目前肺癌已经成为全球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手术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受到疾病侵扰及手术创伤性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肺癌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这也得到了临床广泛关注;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肺癌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及心理应激,并以焦虑、精神病性、偏执、恐怖等为主要表现[2]。虽然在手术治疗下能够有助于改善病症,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手术创伤性对患者生理与心理均为巨大考验,可引发患者心理应激。同时,临床实践显示,心理应激与肿瘤生长也有一定相关性,若患者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肿瘤组织受到刺激而生长、发展,且负性心理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需要强化对患者心理的关注[3]

在围术期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负性心理,使其建立积极的治疗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手术,保障机体指标稳定性,提升手术安全性。个性心理护理则为临床新型整体制护理模式之一,其护理要点在于充分尊重患者的身心需求,进而针对性开展个性化护理照护,使个体感受到关爱与关怀,改善其身心健康状态。结合此次研究可见,在围术期个性心理护理下,观察组患者术前日及离院前的焦虑程度对比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有明显降低;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对照组也更具优势(P<0.05)。提示个性心理护理的开展能够更好地缓解缓和负性情绪,使其更好地接受治疗,保障疗效。分析可见,在围术期个性心理护理实施下,护理人员能够通过主动沟通、耐心倾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陌生感、恐惧感,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心理愉悦感。在多样化宣教干预下,则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特征,手术配合要点,进而提升患者自我照护能力,促进其术后恢复。而个性心理疏导的开展,则能够以社会支持、发泄疗法、信心疗法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保障手术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综上,予以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个性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心理,促进其预后恢复,可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霞.个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4):4495-4498.

[2]曹春燕.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1):191-193.

[3]苏悦珍,邹丽燕,梁美华.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23):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