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镇静镇痛的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镇静镇痛的护理观察

张韩云 ,蒋婷,李玲

桂林市人民医院  541002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镇静镇痛的护理效果,探究此类病人可应用科学护理方案。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于2020年12月10日/2021年11月30日(开始/结束)74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常规护理干预+镇静镇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疼痛情况、镇静情况、坠床等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N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更短,实验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应用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可以缩短患者住NICU时间,缓解患者疼痛,预防坠床等不良事件,可推广。

关键词:镇静镇痛护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患者以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为主,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受病变影响,出现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的概率增加部分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无法正常呼吸需要给予插管治疗[1-2]。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中出现疼痛症状较为明显,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且住院期间由于恐惧心理,患者容易出现躁动,导致患者出现坠床、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风险高。因此,针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给予其镇痛、镇静护理干预,以确保患者安全。本文研究以我院收治74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镇静镇痛的护理效果,具体报告下述。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0年12月10日~2021年11月30日我院收治74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7例)、实验组(常规护理干预+镇静镇痛护理37例)。对照组患者分布情况,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23岁~71岁,平均年龄为(46.89±3.85)岁,疾病类型为脑血管疾病5例、颅脑损伤12例、脑肿瘤12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实验组患者分布情况,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23岁~71岁,平均年龄为(46.77±3.90)岁,疾病类型为脑血管疾病6例、颅脑损伤13例、脑肿瘤1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行下一步对比(P>0.05)。所有患者自愿入组,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具体情况,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观察患者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按照医嘱用药。护理人员观察记录患者各项监测仪器具体数据,当患者出现异常第一时间报给医生。

实验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增加镇静镇痛护理。(1)用药干预。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用药后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2)镇静期间呼吸道护理。患者镇静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吸痰护理等。口腔护理中,每日饭前、饭后指导患者漱口,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吸痰护理上,每日观察患者口腔分泌物情况,及时给予吸痰处理,患者每次吸痰前后,加大给氧浓度,每次吸痰在15s之内完成,并严格参照无菌操作要求吸痰。(3)安全保护。观察患者情况,针对存在躁动的患者,使用弹力带将患者适当固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对照组恢复情况(N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坠床等不良事件情况(护理后统计两组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4.0软件,对研究数据行统计分析,NICU入住时间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t进行检验,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对比进行检验,差异显著标准P<0.05。

2结果

表1,护理前,VAS评分,实验组、对照组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N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实验组、对照组比对,实验组明显更短/低,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疼痛情况比对(±s)

组别

n

护理前VAS(分)

护理后VAS(分)

NICU入住时间(d)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37

7.01±1.14

1.94±0.28

3.51±0.37

9.54±0.44

对照组

37

7.02±1.16

2.53±0.34

4.52±0.46

12.22±0.30

t

-

0.037

8.148

10.407

30.611

P

-

0.970

<0.001

<0.001

<0.001

护理后,实验组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2.86%(1/37)低于对照组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22.86%(8/37),组间对比=6.248,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重症颅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患者治疗中受病变影响,会出现剧烈疼痛,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躁动,因此给予患者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3]。常规护理虽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在预防坠床等不良事件上效果不理想。

镇静镇痛护理专项针对患者疼痛、躁动等情况,给予综合护理。本研究观察我院收治74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实验组护理后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坠床等不良事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可以围绕患者具体情况展开,以有效镇痛、镇静,辅助患者治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镇静镇痛护理中,遵照医嘱用药,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与用药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疼痛[4-5]。镇静期间呼吸道护理、安全保护等,均可以确保护理效果,预防患者坠床等,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镇静镇痛护理应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效果理想,护理后患者N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短,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金龙,刘真真,李笃军,等.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碳青霉烯酶类耐药黏质沙雷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3):393-397.

[2]李倩.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吉林医学,2020,41(7):1725-1727.

[3]杨细妹,邓新征,王金华,等. 优化镇静镇痛管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作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3):238-241.

[4]李雪梅,张伟英.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谵妄风险因素的研究现状[J]. 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0):892-896.

[5]丰谢华.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躁动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护理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