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问题的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问题的处理

郭刚

身份证号码:412328198306060119

摘要:我国煤化工行业领域的发展过程起步时间较晚,尽管在产品生产制造技术层面持续得到发展提升,但却在废水处理技术方面存在局限性。从宏观性视角展开阐释分析,在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未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条件下,其中包含的有害物质成分,不仅会给自然生态系统施加严重破坏,还会给我国城乡各界民众的身体健康状态造成严重威胁。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

1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分析

1.1泡沫的消除

在煤化工废水之中,通常包含有数量较多的,以羟基作为物质结构主要组成部分的杂环类有机化学物质、脂肪类化学物质,以及活性剂类化学物质等,在上述化学物质影响作用之下,通常会引致煤化工废水中形成和展示出数量较多的泡沫现象。在具体开展针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活动过程中,只有在择取适当措施全面彻底消除泡沫现象前提下,才能支持煤化工废水在处理技术过程中顺利获取到理想化的预期效果。在针对煤化工废水中出现的泡沫现象展开处理过程中,如果选择运用隔油池处理技术工艺,或者是空气气浮处理技术工艺,则空气中包含的氧气物质成分通常会引致煤化工废水的颜色呈现出持续加深变化过程,而多元酚物质在经历氧化过程之后生成的苯醌物质具备着更大的降解技术难度,客观上尽管能够实现对泡沫现象的消除处理目标,却会显著提升后续的废水处理技术环节的总体实施难度。借由针对煤化工废水的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展开分析,不难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形成的惰性气体除油处理技术工艺,能有效充分去除煤化工废水中包含的油类物质,继而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泡沫现象,还能有效规避泡沫现象的再次生成可能性。

1.2多元酚的降解途径

对于煤化工废水之中包含的多元酚类化学物质而言,其通常不能直接借助于微生物展开降解处理技术环节,或者是其他处理技术环节,客观上仅能在运用厌氧共代谢处理技术工艺将其转化处理成其他物质之后,才能择取和运用适当种类的技术方法将其彻底去除。上述处理技术工艺的实施思路,类似于运用简单化的有机分子共基质物质形态,调动激活多元酚类化学物质所具备的厌氧技术效果,在科学化控制干预因厌氧技术环境作用而引致出现的泡沫现象前提下,致力于将煤化工废水内部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增殖现象完全彻底去除,继而显著改善提升针对酚类有机化学物质的总体利用效率。考虑到煤化工废水之中包含的各类污染性化学物质成分所具备的基本特点,目前已经研制形成的,基于多元酚厌氧共代谢技术机理的废水处理技术工艺,能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显著改善提升针对酚类化学物质的降解处理技术效率,且其实际发挥的作用效果,已经获取了数量众多的,国内外技术研究工作人员的充分接纳与认可。

1.3酚类物质的毒性控制

为有效且彻底地去除煤化工企业废水中包含的酚类化学物质,相关研究单位研制形成了生物增浓相关技术,其本身借助于对水力技术条件的运用,联合高生物添加剂技术因素和高污泥浓度技术因素等,促使其在低氧技术条件下,支持酚类化学物质的生物毒性作用程度获取到显著有效控制干预。除此之外,上述技术形态能够基于低氧技术条件下,改善提升水解环节的酸化技术处理效果获取状态,在降解处理COD污染物质过程中展示出充足适应性,为低溶氧技术状态的实现过程创造有利支持条件,在优化脱氮技术效果前提下,减少泡沫现象的形成数量。

1.4酚类物质降解的微生物培养

当前技术发展阶段,煤化工企业废水中通常包含有数量较多的,难以借助于常规技术方法完成降解过程的,以酚类物质为代表的物质。在针对煤化工废水中包含的酚类化学物质展开处理技术活动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技术形态,基于开放自然界中找寻获取到种类适宜的,能够针对酚类物质发挥降解技术作用的微生物,并且选择适当技术形态做好培养环节。

2煤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应用现存的突出问题

2.1方案缺少科学性

相较于传统的废水直接排放方法而言,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强调了反复过滤废水和反渗透处理废水的重要性,对回收利用废水提出了较高标准,然而在具体操作时,反渗透处理环节的浓缩系数推算的差异会影响水质特点,因此对水质的把握难以达到精确性要求,加之浓盐水在二段处理后极大提高了浓度,一旦没有有效处理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一般来说,化工企业考虑到蒸发结晶技术具有耗能较高的特点,因此此技术并未得到充分认可和普及应用,企业常采用自然蒸发塘进行处理,在实践时出现了较大占地面积的情况,加剧了外泄几率及严重程度,难以真正实现零排放。

2.2工序过于复杂化

(1)深度处理难度大。很多煤化工企业为了提高回收利用废水的能力,在对零排放技术应用方案进行设计时,先采取废水处理的一系列技术,接着回收利用水系统中的循环水,此过程可能加大深度处理后续废水的难度系数。(2)难以保证水平衡。一些煤化工企业应用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时,受不断变化的水循环需求和时好时坏的生产装置运行情况等因素影响,难以保证水平衡与回收利用率。

3煤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应用的有效对策

3.1挖掘第二水源

挖掘并利用第二水源是加强煤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应用过程中水源保障的有效方法,在具体实践时,煤化工企业要加大煤炭地基内地下水、矿井废水、自然降水、自来水等可利用水源的开发工作,遵循循环利用的原则与原理,深层次开发利用水循环利用,落实地下水库的修建工作,保证企业水循环供应需求及时得到满足,当用水紧张或者不足时,矿井废水可作为补充的水资源,为企业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循环保障。

3.2革新零排放理念

首先,采取一级反渗透高效脱离硅、镁、钙的处理技术,解决二级反渗透常见的问题,优化二级反渗透技术应用效果与工艺程序,以新型的高盐水反渗透废水回收利用工艺,提高废水处理零排放工作的稳定性、经济性、高效性。其次,以高级氧化技术为基础,加大对配套废水净化设备与净化技术研发力度,解决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除去问题,切实控制机械蒸发环节的各种易挥发现象及物质。再次,引入新型蒸发塘与节能高效型浓盐水蒸发机械设备相结合的技术,解决蒸发塘应用存在的占地大、成本高、耗能大等问题,高效处理高浓盐水,对其达到资源化再利用的预期目标。最后,加大对二次污染的关注和解决力度,构建起区域、化工园区、化工企业联合的废水处理与水资源利用模式,设置公共事故水系统,借助公共优势,降低化工企业风险隐患,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情况发生。

3.3做好预处理工作

煤化工企业生产环节的废水存在着水质方面的差异问题,污染因素多样化,尤其是产生的气化废水不仅具有复杂的物质结构也具有较大的水质波动,企业应在处理前做好预处理各项工作,降低生化处理环节的时间成本,最大限度减小此环节产生的生化系统冲击影响,令环系统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工作,延长系统使用年限。结合进水的实际水质采取对应的预处理措施,严格控制投入的药剂量,充分体现出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

4结语

综合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知道,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产业构成体系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煤化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和排放的废水,也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施加较为严重的污染破坏作用。对于煤化工企业而言,选择和运用适当方法做好针对废水的处理工作,能支持其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的经济收益水平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颖.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J].石河子科技,2021(3):18-19.

[2]李侦糠.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