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组装工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组装工艺分析

毛学盼  ,于凤印  ,高龙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200

摘要:目前,基础建设迅速,传统的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组装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日益发展的地铁车辆运行需求,促进城市的发展就需要针对地铁车辆电力系统采取优化。电气布线组装中设计是一线施工重要工作,也是施工的一项基础保障,不仅确保了施工质量,同时也让布线组装工艺发挥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组装工艺分析。

引言

在当今社会中,地铁出行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对地铁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现有的地铁车辆制造工艺进行完善,使得地铁车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在提高其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

1 地铁车辆电气中的布线原则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下面的原则。第一,所分布的重量要做到均匀分配,也就是在相同单元的车辆中负重一样,就会让车辆便于牵引和制动,可以让车辆的稳定性提高。第二,便于安装和维修。进行组装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后期维修和保养的便利性,由于地铁车辆设备较为复杂,在日后维修保养上需要的空间很大。第三,经济性原则。进行布线的过程中需要分析空间的大小,利用平直布线,防止有迂回,才是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让工作效率提高,同时成本有所降低。第四,可靠和安全性。由于地铁车辆是动力分散的车辆。为此,电气布线过程中要分析到乘客的安全性,需要增加防护的措施。第五,要坚持车辆内空间最大化,尤其是电气布线设备过程中,要结合车辆空间,给乘客有活动的空间。同时,电气布线会给线槽、电缆以及线管带来影响。任何小问题都会给电气布线造成严重影响,为此,要确保布线中所有的工序施工质量,才能让地铁车辆布线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2 地铁运行概述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固有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例如绿色环保、节能、输送量大等。它的出现,既符合“绿色城市”理念,同时也是城市交通运输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尤其对于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来讲,其所具有的优势更是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它除了具备上述优点外,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的交通堵塞,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具代表性的交通方式,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体现。想要促进地铁交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合理提高地铁在我国城市的覆盖率,而且还需要对相关制造工艺给与重视,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地铁的质量。据了解,目前我国设有地铁交通方式的城市大约有几十座,虽然这些城市地铁运行时间长短不一,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均能做到因地制宜,与其所在城市发展有较高的吻合度,因此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突出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地铁的需求量也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当下相关制造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据研究,地铁运行状况是受地铁车辆电气系统影响的,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严密性,而此系统核心工艺就是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由此可见,想要提高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就要以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深究并不断完善,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地铁运输的发展。

3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组装工艺探究

3.1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组装设计

(1)布线组装工艺设计流程。设计前期,需要了解项目实际情况,将所采集的资料作为设计依据。为了达到规范、科学、有序的设计效果,可应用模块化的方法拆分电气布线整体,将其分解为若干局部,之后明确若干局部结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上述资料形成设计图纸,在图纸上注明电气设备出口、线束位置等内容。试制首列车时需要结合车辆运行实情确定

走线方式与线束长度等内容,并形成文件,便于后续查找。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设计线束布设点,建构完整电气模块,组装时也可以从局部开始,最终形成整体。在布线组装工艺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下述事项,第一,结合地铁车辆具体情况细致、合理地划分电气系统,形成各个局部,通过多次检查防范遗漏,便利后续工作。第二,审慎检查电气设备接口,根据始,最终形成整体。在布线组装工艺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下述事项,第一,结合地铁车辆具体情况细致、合理地划分电气系统,形成各个局部,通过多次检查防范遗漏,便利后续工作。第二,审慎检查电气设备接口,根据接口情况选择适宜的制作方法,例如,非常规接口布线组装应当在车辆内完成。第三,探寻科学合理的组装方法进行布线组装,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效率与质量。(2)布线组装工艺设计思路。电气布线后需要完成端子压接工作,鉴于此,应当根据设计流程确定线长及走线方法。在设计确定期间可以采取下述方法,第一,结合线槽组装图及电气设备安装图,线槽定位以车体端墙内侧为基准,定义其出线孔。第二,计算线缆长度,通过分析车辆图纸明确线槽内配线长度并计算出预留分线长度,并做好资料整理、统计、保存等工作。第三,编制布线表,按照计算结果与统计结果,把图纸信息转换成布线表。布线表内要包含线号、线缆类型、始末端位置信息、线缆总长、走线路径、始末端预留长度等基本信息。第四,在布线表指导下开展布线操作,操作思路为“下线-组装线槽-布线-二次布线-压接端子”。(3)布线组装工艺装备设计。为了简便操作、提高质量与效率,设计相应的布线组装工艺装备十分必要。下线工序设计下线样板工艺装备,依照 1:1 尺寸制造,样板中会模拟出实际线槽尺寸、实际设备相对位置关系及在各出线口处标出相应的电缆号、分线长度。制造该工艺装备选用透明材料,将其置于下线平台,操作者能够很容易看到平台的尺子。车辆布线过程中众多线路容易出现混淆问题,对此可以应用控制柜码线板,线板由木板制成,与电气柜同规格,设计为框架结构。在操作前把柜码线板安装到车辆上,根据线板上端子排与扎线杆位置码线,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线缆混乱交叉情况,还能够起到减震作用,有助于线路防护。

3.2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组装施工

(1)布线组装施工前。施工前期需要进行检查与防护。施工人员在布线前需要仔细分析施工图与布线表,在此基础上审慎校对不同电气设备电线走线方向、线缆规格、线号、数量、线缆长度等,保证布线全过程均遵循图纸展开,确保已布设电线的规整性,正确绑扎线束,便于移动线束,注重检查线号、标签等是否被污染,是否存在划伤、扭曲、破损等问题,以及电线表面是否有水分、油脂等杂质,若发现电线存在上述问题应当及时清洁。布线前还需要检查走线路径,明确是否会损伤电线,如有需要应当采取防护措施,线缆经过线槽结合处时应当进行包扎防护处理。(2)布线组装施工中。严格按照地铁车辆布线组装施工图,有序布线组装,同时结合线束两端标注的功能与位置标签开展工作,确保不同线束相互间的距离与设计标准相同,施工中注意高压电线与低压电线之间应当相距 0.1m以上,高压电线与信号电线之间的距离在 0.2m 以上,低压电线与信号电线之间的距离在 0.1m 以上,自滤波电抗器二端进出线之间的距离应当在 70mm以上,不同类型电线缆距离也应当达到设计标准,若未达到可以用金属线管、整体屏蔽等方法进行隔离。布线过程中要确保布局合理,切忌出现交叉,若必要交叉应当采取垂直交叉法。施工时注意自然平放电线做到既平且直,电线应处于线槽内部,在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时禁止拉扯电线,以保障电线安全可靠。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城市地铁交通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在地铁交通设计制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地铁车辆电气布线模块化工艺还不够完善等。基于此,相关技术人员要加大对其研究,并不断丰富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从而为我国地铁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I钱钢,地铁车辆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研究[J].工业,2016(11):00109-00109.

[2]王闯.城轨车辆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 (12):00270-0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