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

李飞

成都华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摘要:在目前的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期间,基于公路与桥梁本身的结构、路面压实问题、地基问题以及警示标识等问题的产生,很容易导致整个路基路面出现塌陷,如果在正式施工开始前没有做好现场的详细勘察,很容易由于对现场的土质掌握不足而对软土质的处理不够科学,最终造成路基路面严重的沉降问题。而此时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做好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沉降危害及发生机制

1.1常见危害

在我国当前的道路桥梁中,路段沉降问题是影响行车安全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沉降危害的路面,不仅会造成路基路面的搭板断裂,还会引发桥头跳车问题。在沉降路基路面的影响下,整体的平整度和支持力也会受到严重破坏,提高了行车的危险性,容易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影响驾驶人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不仅如此,当发生桥头跳车时,桥面自身的结构也必然会受到损害,同时加剧桥梁和路面连接处的损伤程度。基于此,为减少路基沉降引发的危害,必须全面提升整体结构的耐久性,通过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保证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

1.2发生机制

道路桥梁沉降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台背地基变形、路堤变形以及桥头搭板沉降。

首先,台背地基变形常见于沟壑区,该区域内的土壤具有较突出的压缩性,所以地基容易出现空隙,当发生变形现象时也特别明显。不仅如此,由于桥头台背路段构件的高度更突出,大部分的结构都在路基之上,所产生的附加应力也会更大,随着载荷压力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增加,在外力作用下,整体结构的性能也会不断下降,最终出现沉降问题。

其次,在台背施工中通常会使用黏性土,在压实过程中难以确保密实和平整,很容易留下结构隐患。随着道路桥梁车辆荷载压力不断提升,使用年限不断加长,也会产生变形和差异沉降。

最后,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支撑点一般会设置在桥台的牛腿上,在受力条件的作用下,会出现弹性支撑情况,各个路段土体承受的应力也有很大差别,近桥头处所受的应力比较小,远桥头处承受的应力较大,当路基路面的外部荷载过大时搭板末端的沉降范围会更大。

2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搭板设置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搭板的设置方式,才能够有效提高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减少路基路面的沉降问题。首先,在搭板和台背之间需要通过锚栓进行有效的加固,借助钢筋通过产管进一步提高受力强度,同时将支座安装在用户台端的下方位置,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其次,在进行填充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明确连接缝的具体位置,并按照相关要求填充进质量好的材料,以减少雨水侵蚀和渗透的风险。

搭板有较多的设置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作为常见的施工方式是混凝土搭板技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搭板施工技术,首先应该进行有效的搭板长度选择,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浇筑和填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确定好最佳的搭板长度之后,将搭板放置在路基面层顶面的平行位置上,避免路面的厚度超过了设计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搭板的顶面和其他路基的顶面同样要处于一个相对平行的状态中,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路基和桥梁之间的过渡问题,使搭板施工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2.2地基处理

(1)地基处理策略。因此为了有效减少上述沉降现象,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路基的填充材料,才能够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在一些松软的土层进行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软土层进行有效的处理,让软土层实现硬化和加固,确保软土层的荷载能力达到设计需要。在对软土层进行处理时可以根据土质和环境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超荷载预压、软土层更换、振动碎石等等,要根据道路桥梁的实际建设需求和工程造价进行有效选择,以确保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不断提升。

(2)地基维护技术。在完成了道路桥梁的施工工作之后,建设地段的土层状态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土层的平衡状态被进一步打破,就有可能出现路基不稳定的现象,带来沉降的风险。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道路桥梁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一步对路基路面进行有效的维护。路基坡面会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出现表面剥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通过混凝土预制块在路基坡面附近砌成有效的护坡,也可以通过纤维混凝土对坡面进行喷射保护,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锚杆挂铁丝网或者塑料网格喷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对路基坡面的保护质量。

2.3桥台软基填筑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要处理好软土地基,并布置好地面上的路堤,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优异的填筑技术,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强度的沉降段。之所以采取这一施工技术,主要是由于沉降段路面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压缩。在进行桥梁引道的施工时,通过填筑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填筑方法和填筑材料进行进一步结合,从而使地基沉降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避免更为严重的变形压缩。目前,在国内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桥台软土层的地基填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塑料排水板法、水泥粉喷装地基法、爆破法、强夯法等等。在这些方法中,水泥喷装复合地基有更为明显的优势,能够对软土层地进行有效的加固,同时这一施工方法所需的时间较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但是这种施工方法的施工成本相对较高,也会带来超载预压技术施工时间过长的问题,因此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甄选,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佳的施工方案,以此来减少软土路基上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促进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避免后期出现大规模的返工和修正。

2.4路基排水技术

路基排水技术是有效减少路基路面沉降的关键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和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当地的降雨量相对较大,或者该地域处于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排水施工处理,否则会因为路基排水不畅而导致更为严重的沉降问题,甚至可能出现路基坍塌或翻浆的现象,使得沥青路面出现松散、龟裂或者剥落的问题,也可能出现路面断裂等安全隐患。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设置科学的盲沟和横向排水管,通过跌水、截水沟、边沟地表排水管、急流槽等方法保证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要针对沟渠通过混凝土预制板或浆砌片石的方式进行有效加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施工地域的水位相对较高,不能直接对台背路堤进行填筑,可以通过碎石设计的方法划出盲沟。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质量管理,并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调度,严格监管施工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管理效率。

2.5沉降段路面压实技术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路面压实是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其不仅对材料和填料有较高的要求,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沉降段进行路面压实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路基和土层的含水情况,从而有效预估桥梁所能够达到的实际密度。在进行压实的过程中,还要控制好具体的碾压度参数。首先,在使用压路机时,需要对碾压的长度和摊铺的速度进行有效协调,确保速度和长度都能够维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比如,如果当天的风速较小、气温较高,则碾压的长度应该适当加长;如果当天有大风,则应该适当缩减碾压的长度。除此之外,工期也会对碾压断的碾压度控制产生影响,如果工期较长,可以适当缩减碾压段长度;如果工期较短,则可以适当增加碾压段长度。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道路桥梁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水平,不仅能够有效保障人们日常的出行安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平和质量。因此只有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改良,才能够减少道路桥梁沉降带来的安全风险,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磊.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2,36(01):169-171.

[2]李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34):222-223.

[3]张蕾蕾.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34):226-227.

[4]李斌.浅谈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21):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