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助力公司稳健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6
/ 2

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助力公司稳健发展

杨晓芳,李润泽,娄晨,熊晓江

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油建分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内容摘要:新的经济形势下,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及内控风险日益严峻。审计部调整审计思路和重点,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促进公司有效防范生产经营风险,实现良性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 成果 共享

新的经济形势下,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及内控风险日渐严峻,尤其是2016年,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公司党委、经营班子认清当下形势,审时度势,提出向亏损项目宣战,对亏损项目实行零容忍,要求审计部门对重大亏损项目进行审计。审计内控部临危受命,调整审计思路和重点,利用审计视角,查找问题根源,分析自身利弊,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制定具体措施,促进公司有效防范生产经营风险,实现良性持续发展。

一、突出审计重点,服务公司扭亏脱困

审计工作以扭亏脱困为目标,做好审计项目年度计划管理及实施。关注公司重大亏损项目、核心业务、关键环节,先后组织对七个重大亏损项目进行审计,尤其针对项目的分包管理与采购管理,找出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影响制约项目效益的“出血点”,分析亏损原因,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存在的潜在风险,明确治理目标,层层落实治理责任,有针对性地提出扭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便在今后的项目管理中以此为戒,做好项目的风险预控,及时有效规避和防范各类风险,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过程中防止、发现和及时纠偏,努力实现所有承建的项目全面扭亏为盈的目标要求。

二、提升审计视角,促进公司管理创效

进一步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创新思维,从促进公司发展的角度,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扫除发展障碍为目标,多角度、多途径思考,针对存在问题,综合分析,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从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审计意见和建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公司战略决策、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一)理清管理界面及职责界定不清问题。

对于公司各管理层级横向、纵向的管理界面及职责界定不清晰,部分业务内容存在盲区,缺少制度支撑;制度培训流于形式,致使制度执行层层打折扣,对项目部的制度培训和宣贯不到位,深度不够,没有全部覆盖,造成工作中出现偏差等问题。建议结合新公司制度,进一步梳理和优化完善公司制度,并分层级、分批次开展制度的培训、宣贯、考核,保证制度正确有效执行。

(二)制度执行过程中及时纠偏。

公司各层级管理及监督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监管未彻底分离、违规签订合同、虚假资料、资产盘点流于形式、对资产的使用状态不掌握、部分工程剩余物资长期无动态等问题,具有较大管理风险。建议机关各职能部门从强化领导责任、健全风险管理和监督组织体系、落实制度考核、完善约束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及时指导、及时纠偏,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督导作用。

(三)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战线长、周期跨度大,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汇率风险、履约风险无处不在,影响着施工项目利润的实现。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生产经营活动中疏于对风险的辨识,无风险应对措施;风险发生后,也未认真思考、总结原因及对策等问题。建议树立全员控制风险的管理理念,辨识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的风险点和风险应对措施,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上,确保公司良好有序运营,不断增强竞争能力。

(四)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精细化。

针对工程项目未有效开展计划与控制管理,过程未严格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未形成完整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链”,没有测算分解的子目标,造成项目管理过程失控;项目经理未统筹掌握全局,只关心进度、安全、质量,技术与经营脱节,分项工程成本和分类成本的控制没有落实,从而导致项目亏损等现象。建议对承接的工程项目系统的分解,形成涵盖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子目标的项目目标分解表。项目经理要统筹掌握总目标包括子目标运行的情况,检查落实目标运行的力度,定期组织开展目标运行效果的分析、纠偏、调整,确保扭亏脱困总目标的实现。

(五)畅通沟通渠道和方式。

针对职能部门与项目部、项目部中生产和经营等岗位人员各自为政,存在沟通不畅、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诸多问题。建议畅通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准确的将信息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传递和沟通,有效协调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基层单位与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

(六)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水平。

针对业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部分应留存和交接的工作资料存在缺失的现象,造成结算困难及应结未结等问题。建议以精细化管理工作为契机,结合审计发现的问题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落实整改,持之以恒的提升公司基础管理工作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整改力度,助推公司合规管理

审计部门为改善公司管理、提质增效服务,不仅要查问题,还要提建议、促整改,针对公司审计问题整改工作未得到部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部分问题屡查屡犯,对待审计问题未以如何解决和规避为出发点,存在推责、扯皮等问题,采取措施,推动审计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

2016-2018年审计问题212项,已整改180项,整改完成率85%,审计发现问题并追回金额260多万元。

(一)完善制度促整改。

完善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建立以各职能部门为主导、审计部门督查的联动机制。建立整改台账、定期跟踪,并适时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整改公告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审计的透明度。

(二)明确责任促整改。

针对审计问题列出整改“任务清单”,排出“整改措施、整改时间表、责任人”,逐个“对账销号”。由审计部门明确整改标准、督促检查,业务主管部门主导,被审计单位具体落实整改措施,主管部门要履行监管责任,督促所属单位抓好整改。跟踪、落实每一项审计问题的整改情况并适时进行总结,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业监督的作用,实现由被动整改向主动整改转变,及时督促、随时指导,促进审计问题的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三)跟踪追责促整改。

加大审计整改问责力度,对重大问题依法依规出具审计决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对整改工作流于形式,审计整改结果不彻底的被审计单位追责。对屡审屡犯的单位加大问责力度;利用公司信息平台进行审计问责或通报批评。对未履职及未正确履职的进行责任追究,对违法违纪苗头严查严办,绝不姑息。增强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责任意识,重视项目过程管控,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四、促进成果转化,发挥审计增值作用

1.转变工作思路,拓宽审计领域,把审计实施和政策机制、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整理公司历年的审计监察案例,总结和推广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和经验,查深查透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归类、总结、提炼,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找出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影响制约公司效益的主要节点,并根据分析、评估、总结的结果,在公司开展各类审计案例剖析、讨论,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积极探讨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提出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2.把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作为审计成果转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促进审计成果的深加工和充分运用。建立审计成果利用机制,加强与纪检、法律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回访、督促和检查,实现审计成果共享,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针对重大亏损项目发现的问题整改开展专项协同办公工作,纪委处理调查组,核实涉嫌违纪违规线索,相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3.注重审计、内控及其他监督检查成果的共享,提高审计效率,及时揭示和反映审计与内控测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重大管理问题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对构成移交的审计事项,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合理利用内外部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五、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

(一)关注审前调查实效。

审前调查方案要有针对性,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审计项目的目的,全面了解被审计项目的情况,突出重点及高风险领域、关键环节的审计力度,深查细析,初步核实审计事项的来龙去脉,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实现快速、优质、高效的审计。

(二)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根据审前调查确定的重点,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可适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适时聘请专家、借助社会中介审计力量,发扬优势,弥补短板,持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

(三)强化过程控制。

跟踪审计项目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强化审计现场组织、实施和审理工作,加强现场督导,加大审计查证力度,对问题查实查深查透,确保审计结论定性准确、依据充分、处理得当,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查错纠弊、决策支持和价值增值等方面的作用。

(四)苦练内功强素质。

有序开展交流和培训,与时俱进,熟练掌握审计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查证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持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五)强化科技强审理念。

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审计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各类信息管理平台收集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和结果利用,拓宽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和分析能力,探索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新技术、新方法。

公司稳健向好发展需要审计监督的保驾护航,审计工作只有以规范管理行为、防范经营风险,不断促进公司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树立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不断创新,提升审计视角,拓宽审计思路,才能更好地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