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3

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曾庆

梧州市建筑设计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进步,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建设数量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就需要严格把控建设环节,确保工程的建造质量。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对施工现场的水文以及地质环境进行勘察,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应用的常见问题及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应用问题;优化策略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大环境影响下也给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勘察作为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勘察技术能否得到科学运用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也决定着建筑工程在正式投入使用后能否取得理想经济、社会效果,与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针对目前勘察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并探索出科学完善的应对策略。

1.建筑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

    在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中,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建筑物来展开的,所以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进步,各种现代化勘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这些技术进行充分合理的应用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和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便可以为后期的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以及具体的施工组织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1]。在对这些勘察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和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遗迹地质构造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施工现场的岩土、地层以及水属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其次,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主要判断是否存在不良岩土和不良的地质现象;再次,勘察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状况,判断地下水埋深有没有受到一定的侵蚀,然后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建筑施工材料,从而更好地确保工程的使用耐久性;另外,勘察施工现场是否存在防空洞或者是地下河道等相关的隐蔽性工程,对于一切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排查。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对这些勘察数据的分析与研究,便可以很好地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确保了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推进。

2.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及常用技术

2.1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性

    首先是选择合理的建筑场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沉降现象,其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存在基岩风化带或者是地层土质比价松软,如果工程的地基一旦发生变形现象,那么将会给高层建筑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会阻碍工程的施工进度,无法保证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就对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另外还应该对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为建筑工程选择一个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地址[2]。其次是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在对高层建筑基础形式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对其具体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论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包括桩基、箱式以及复合基础三种高层建筑基础形式。其中,桩基础具有比较好的承载能力,沉降速度比较慢,而且沉降量也比较小,在具体工程建设中,比较实用与土质松软的地基,可以采取现场灌注桩基或者是钢柱桩基的方式,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还应该充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由于箱式基础的抗弯刚度和整体性能都最好,而且其底部面积也比较大,所以这种形式比较使用与地质比较松软的地基和不均匀地基,可以用在对地下商场、地下超市以及停车场的建造过程中,其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地质松软问题而引起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复合基础形式是桩基础和箱型基础的有效结合,很好地弥补单个基础形式的相关缺陷,在具体的选择中,还应该具体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充分的结合。

2.2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常用技术

    首先是工程物探技术。当前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工程物探上主要采取的新技术有:①钻

孔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波速测试手段,以测定各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并用其确定与波速有关的岩土参数,判别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及危险地段,提供地震反应分析所需的场地土动力参数、评价岩体完整性、估算场地卓越周期,

判定砂土液化,评价场地类别。同时还评价地基振动特性,进而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参数。其次是地理信息系统,当前GIS在技术上日趋成熟,已形成了统一的功能结构:①通过标准计算机外设(键盘、数字化仪等)输入、编辑和维护图形和属性数据;②建立文件型的图形数据与关系型的属性数据之间的特定连接,用以实现两类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访问和操作;③提供一系列有关图形数据的分析功能,如图形要素的拓扑关系,图幅拼接与叠加分析、缓冲分析、距离与面积测量,信息分类及统计分析功能等[3];④提供用户化的界面设计方法和专业化的二次开发接口。利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视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将GIS应用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使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工程地质资料的输入、存储以及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综合动态查询、检索等基本功能,增强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适用性,可为城市各级勘察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结论和更高层次的辅助决策信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岩土工程和工程勘察工作。还有就是遥感技术,在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卫星遥感图像可以体现山地、盆地、高原、沼泽、平原、河流、湖泊等不同的地貌特征。帮助工程勘察人员找出最为合理的建设方案,从而全程宏观掌控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比如,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获取路线范围内的居民点、村镇、城市、道路、铁路、水系等人文地理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获取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信息,建立明确有效的规划方法。

3.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应用的常见问题分析

    就目前勘察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用领域相对较窄。虽然当前应用于建筑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技术有很多种,但大多数在具体应用中都存在某些局限,只适用于一些特定条件,可能受到影响的因素也相对较多,再加上,勘察中经常会面临较为复杂的情况,因此,经常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来进行联合勘察,不仅会耗费较长时间,各项工作的落实也较为烦琐。二是,技术不够成熟。当前,很多勘察技术在数据结构、模型结构等方面还需要结合实际勘察数据,给予进一步调整、优化。在具体应用中,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勘察人员需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相对较多,模型构建通常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难以为后期建筑施工提供更精准、系统且全面的分析报告,以及监测数据参数,进而导致其勘察工作失去了原本意义。三是,勘察质量有待提升。当前,虽然很多建筑企业都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勘察技术,但最终的勘察质量一直都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地质勘查报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很多地质勘查报告中都没有呈现出相应的土工检验指标,或者是呈现的不够全面,对当地地质条件也未结合具体要求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这种只存在于表面形式的勘察报告,不仅会给工程设计、具体施工质量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也极易给建筑工程埋下诸多安全隐患,进而给建筑工程功能的发挥,以及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威胁[4]

4.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应用的优化策略

4.1及时更新勘察工作理念

    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勘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勘察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性,该技术的应用并非只局限于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在具体施工中,应结合具体需求,对各项工程勘察工作做出科学安排,要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基于此,制定出更科学、完善的勘察方案与流程。在开展取样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取得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以此来充分体现出地域特征,不论是地质、环境,还是水文等方面的各项勘察,都要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若存在特殊性,可以在多取样的基础上,适当拓展采样范围,以此来为勘察结果的全面、真实、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

4.2适当加强勘察技术管理

    在具体开展各项勘察工作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和施工企业之间不存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因此,经常会出现对整个勘察过程、各项工作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对此,施工单位应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加强与勘察单位间的密切联系,实施不定期监督,尤其是各项勘察技术的实际应用上,适当加大监督力度,不仅要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充分明确自身勘察职责,还要对其技术水平、勘察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做出综合考察,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组织其参与各项专业培训活动,使其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与勘察技术,促进其整体素养的不断提升。此外,也因为勘察工作通常都比较辛苦,所处条件较为复杂,再加上勘察方面的技术人员一直都出现短缺情况,所以,要通过适当提升勘察技术人员福利待遇等措施来提升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投入到勘察事业当中。且对于勘察技术种类相对较多的岗位,应适当加大培养力度,以此来确保各项勘察技术的优势特点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为建筑工程后期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4.3注重勘察报告质量的提升

    为了给勘察报告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应全面、深入的了解把握建筑工程相关的所有地质、水文与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并通过调查、研究建筑工程周边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来不断提升勘察工作的全面性,进而为工程建筑施工提供更科学、完善的勘察方案,且保障所有的勘察方案都拥有充足理论、数据的支撑,进而将其勘察方案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4积极引进更先进的勘察技术

    这些年来,在社会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建筑工程勘察方面也涌现了诸多新型勘察技术,且在各项勘察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应的勘察技术理论也在随之不断更新、完善,使得各类新型地质勘查技术、设备在具体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检验。同时,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也陆续引进了多功能汇集一体的勘察设备,在各项勘察工作中,尤其是地质勘查中发挥着显著优势,如速度相对较快,不需要投入过多勘察成本等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建筑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也能够促进勘察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勘察工作效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各建筑企业应充分重视、加强各项新型勘察技术的应用研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察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勘察成果的研究与分析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地质情况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同时结合勘察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问题,不断优化,从而为建筑工程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勘察报告,也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彭志辉.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9,2(8):54-56.

[2]黄学应.地理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7,2(10):382-383.

[3]董小卫.岩土工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价值[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0):540.

[4]龙泰成.浅析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11(1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