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服务模式缓解鼻息肉手术病人负面情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心理护理服务模式缓解鼻息肉手术病人负面情绪

与疼痛的效果研究

刘彦杰

河南中医院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服务模式缓解鼻息肉手术病人负面情绪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模式,主要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与负面情绪。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为(42.0±2.5)分,对照组(50.5±4.0);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为(41.1±2.4),对照组为(51.8±5.1);两项评分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2.8±1.1)分,对照组(4.3±2.3)分,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服务模式可以缓解鼻息肉患者在手术中的焦虑情绪以及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服务;鼻息肉患者;负面情绪;疼痛效果

鼻息肉又叫做鼻痔,属于突出鼻腔或鼻窦黏膜表面的增生组织,一般多见于成年人中[1]。鼻息肉通常是基于鼻黏膜炎症引发的长期性水肿,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嗅觉衰退、打鼾、持续鼻塞以及闭塞鼻音等等[2]。鼻息肉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能够使得病症有所缓解,但是因为耳鼻喉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后会导致患者产生明显疼痛与不适感,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与负面情绪,对于鼻息肉患者护理效果有着重要意义[3]。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分析心理护理服务模式缓解鼻息肉手术病人负面情绪与疼痛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82鼻息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其术后疼痛以及负面情绪,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82例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女性22例,男性19例,年龄在31-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2.6)岁;观察组女性为20例,男性为21例;年龄在30-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3.5)岁。82例患者都符合鼻息肉诊断标准,且两组患者实际年龄与性别等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以及相关健康宣教等内容。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院前评估;鼻息肉患者住院以后,对其心理状态以及病情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基于评估报告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手段;(2)术前干预:给患者科普鼻息肉的手术治疗的基本知识,提高患者对鼻息肉的认知水平;提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讲述成功案例,帮助调整好心理状态;(3)术中干预: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同患者的交流,适当转移其注意力,及时告知患者手术进程,以缓解其紧张情绪;(4)术后干预 :术后及时向患者和家属科普术后疼痛的必然性和原因,指导患者日常的饮食起居并帮助其完成系统的检查,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书报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以此提升患者耐受程度。

1.3观察指标

通过利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来对两组患者进行负面情绪的评分,SDS>53分则判定为抑郁,SAS>50分则表示焦虑。两个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分值是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研究数据采用SPSS23.0 进行处理操作,()用来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n,%)用来表示计数资料,χ2 进行检验且P<0.05,两组数据经过比较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都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1

54.6±4.7

42.0±2.5

54.1±4.0

41.1±2.4

对照组

41

55.8±3.9

50.5±4.0

55.6±5.1

51.8±5.1

2.2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下降较为明显,疼痛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VAS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对照组

41

41

5.5±1.4

5.7±2.2

2.8±1.1

4.3±2.3

  1. 讨论

鼻息肉最佳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手术,特别是基于腔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积累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手术效果[4]。然而很多患者因为缺乏对手术的专业医学认知而产生恐惧感,以此在手术期间产生相应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再加上术后恢复阶段的疼痛感影响,往往会加重患者本人的负面情绪,从而加大护理难度[5]

本研究分析对比了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及疼痛效果,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VAS疼痛评分更低,两组患者在三项指标中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为,由于在护理过程中更注重患者本人心理干预和主观情绪,然后采取各项措施有效控制患者负面情绪进而缓解其疼痛感,所以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整体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服务模式可以缓解鼻息肉患者在手术中的焦虑情绪以及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桂华,张璐,鞠静.心理护理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21):208-210.

[2]韩梅.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5):126-127.

[3]冯燕.系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7):161-162.

[4]李红梅.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02):99-100.

[5]戴春艳.分析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20):82-83.

作者信息:姓名:刘彦杰,性别:女,出生年:1988.11,籍贯:河南开封,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耳鼻喉,工作单位:河南中医院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