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的编排方法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民族舞蹈的编排方法与创新

阿不力米提.买买提明

洛浦县文广局  新疆和田  848299

摘要民族舞蹈艺术是专业性较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具备艺术魅力、艺术价值,所以多年以来,民族舞蹈艺术深受舞蹈爱好者的关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时,更多的人对民族舞蹈编排、创作展开研究,但民族舞蹈不同于现代舞蹈,对民族舞蹈进行艺术编排时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律,及时找出民族舞蹈编排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所以此次研究全面的分析了民族舞蹈编排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意见。所以研究针对民族舞蹈编排时需要考虑的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相互结合的原则、艺术以及生活相结合的原则、本土以及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析,并对舞蹈选题、舞蹈动作、舞蹈形式、舞蹈音乐技巧做出探讨,希望此次研究可以为民族舞蹈艺术发展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民族舞蹈;编排;方法;创新

一、引言

我国素质教育领域下,民族舞蹈具有重要的地位,民族舞蹈艺术体现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最近几年,民族舞蹈艺术不断发展,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到民族舞蹈艺术精髓。但经过调查得知,部分人对民族舞蹈进行编排时存在技法问题,因此编排者要分析实际情况明确创新方式,规划正确的民族舞蹈编排策略,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舞蹈艺术提供保障。此次研究针对民族舞蹈编排技法、创新性采取深入探讨。

二、民族舞蹈的编排方法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民族舞蹈能够体现出民族历史文化沉淀,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形成的艺术表达。新时代背景下,民族舞蹈艺术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层次进一步拉大,创作者对民族舞蹈编排采取创新探索,进而顺应新时代社会群众审美变化。但民族舞蹈创新编排方式不能一味的参照现代化元素,舞蹈艺术者应该在文化传承以及创新发展过程当中寻找平衡点,遵循创新原则,只有做好这一点才能够突出民族舞蹈艺术内涵,展现其创新发展路线。

(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我国56个民族经历多年的发展、生产沉淀形成了民族舞蹈艺术形式。虽然传统舞蹈动作特征、内容、价值观和现代社会神内之间具有差距,但是舞蹈艺术者在采取编排以及创新时不能够完全抛弃“传统元素”,因为这些“传统元素”正事民族舞蹈艺术的精华。舞蹈艺术者要确保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和现代元素相互结合,在传承优秀艺术文化的过程当中,融入现代化元素,进一步丰富民族舞蹈艺术内涵,并非革命性改变,要保留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

(二)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民族舞蹈艺术具有民族性特点,这是区域民族经历多年的发展形成的,能够印证民族居住者“艺术来源于生活、超过生活”的名言。所以舞蹈表演者对民族舞蹈进行创新编排时应该确保艺术和生活相互融合的基本原则,将现代艺术表现方式和现代生活相互融合,体现出民族舞蹈的内涵、内容、形式创新,在日常生活实践的过程当中找寻提高民族舞蹈审美价值的方式,传承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

(三)本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规划民族舞蹈创新编排方法时,要确保文化传承属性、传播属性,创新为形式手段,其作用在于与现代审美观点相贴合,对民族舞蹈艺术采取编排规划。所以舞蹈艺术者采取编排创新时,舞蹈内容以及动作要遵循本土性要求,民族舞蹈元素以及表现方法具备创新性,促使本土性和创新性融合,更好的体现出民族舞蹈艺术和现代艺术相互结合的价值。

、民族舞蹈的编排创新策略

确保民族舞蹈具备现代化以及多元化内涵,让民族舞蹈获得生机。编排的过程当中要掌握创新实质,可以为民族舞蹈创新编排建立相应的策略,所以本段关注探索民族舞蹈民族精神的内涵,总结其多元化发展的策略,提出优化舞蹈动律、个性化、民族服饰融合方法的有效建议。

(一)挖掘民族精神的深层内涵

了解历史能够了解民族舞蹈艺术发展历程,进而了解到不同阶段广大居民对生活的态度,对世界的感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民族舞蹈合理运用民族精神,在编排领域做出相应的改变。把民族经历、历史加入制舞蹈当中,让台下的观众了解到民族发展历程,感悟民族精神;在民族舞蹈之中融入民族文化风格,让观众领会民族价值观。

在创作者编排民族舞蹈的过程当中需加入民族精神元素,体现出民族舞蹈创作的特点、舞蹈感动。

)设计民族舞蹈的个性化风格

民族舞蹈可以体现出民族个性化风格,例如朝鲜舞的特色动律,能够体现出舞蹈编排为广大观众带来的民族认同感。个性化风格在于不同民族舞蹈的阶段性特征,但创作主体以及表演主体不能摒弃与时俱进原则,要在民族舞蹈风格的条件之下,添加个性化元素,确保舞蹈编排体现出整个民族的文化元素,还能够体现出现代化元素,确保民族舞蹈获得观众青睐。

)重视民族舞蹈服饰的艺术特征

民族服饰为民族在某个节日时穿戴的服装,而这些服装能够体现出民族的特色,具体体现为民族服饰的款式、风格、颜色、造型、纹饰,部分民族舞蹈进行时会穿戴特定的民族服饰,编排民族舞蹈的过程当中去除不符合的设计,筛选之后的民族舞蹈服饰存在舞蹈化、符号化、审美化艺术特点。关注民族舞蹈服饰艺术内涵在于关注舞蹈化以及符号化、审美化。舞蹈画可以从多个角度体现出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情感,为了体现出舞蹈表演者四肢、腰部、手部、面部特征,设计民族舞蹈服饰的过程当中依照相应的舞蹈规划韵味,例如:将衣袖放大,让衣袖变得更宽、将

裤口放宽、舞者眼部周围装饰美丽的民族饰品,这都能够体现出民族舞蹈艺术的内涵。符号化可以让舞蹈体现出民族特有元素,民族舞蹈服饰之下的特有符号可以让广大观众迅速进入到表演者营造的场景,获得观众的共鸣,例如体现出藏族文化的藏袍,意味着藏族少女的头饰,这都能够促使民族舞蹈具有生活气息。审美可以促使民族舞蹈服饰彰显视觉冲击,针对舞蹈服饰进行审美化重塑,要关注各时代背景下的审美理念差距,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要加入舞蹈化以及符号化元素,才能够彰显民族舞蹈艺术内涵,获得观众的赞赏。尤为是群舞之下的审美化改造,能够放大台下观众感知,让台下观众了解到民族舞蹈编排精髓。

)完成民族舞蹈与舞蹈服饰的融合

为了保障舞者能够生动形象的体现出民族舞蹈艺术的精华,确保舞蹈编排动作较为自然,舞蹈创作者要确保舞蹈动作和服饰之间巧妙结合。舞蹈服饰附着在舞者的身体上,合理的设计有助于优化舞者的造型、动作,体现出舞蹈的艺术性。从肢体造型的角度来看,无纽扣宽袖上衣能够展现出舞蹈表演者的臂膀,方便舞蹈表演者在进行舞蹈时体现出舞蹈的情调,例如优雅、多情;从动作灵活性的角度来看,较长的裙子、围裙能够让观众视线转移至舞者腿部,而舞者跳舞时灵活的双腿能够体现出细碎的舞步。从艺术自由性的角度来看,部分情节性群舞需要的舞蹈服饰种类较多,在表演特殊情节时,为了方便观众领悟故事内涵,舞者要变化自己的服饰、装饰,这种视觉变换发挥的作用不亚于肢体动作变换、表情变化,可以在其他方面改善舞蹈编排设计的难度。由此可了解到,确保民族舞蹈以及舞蹈服饰相互融合有助于舞蹈编排创新。

四、结束语

民族舞蹈艺术属于专业性较强的艺术体现形式,民族舞蹈创作者编排民族舞蹈的过程当中,要运用相应的编排技术以及方法,在民族生活当中获取有关素材,并在民族舞蹈编排时加入民族文化以及背景元素形式,有助于丰富民族舞蹈的情感内涵,突出民族舞蹈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广大群众喜爱民族舞蹈艺术,带动国家民族舞蹈艺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姚.论民族舞蹈编排的方法及基本原则[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50-152.

[2]姚琳.浅议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3(12):59.

[3]银措吉.浅谈提高舞蹈编排创新能力的途径[J].艺术教育,2020,9: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