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应用价值体会及癌因性疲乏与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应用价值体会及癌因性疲乏与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

胡丽娇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530012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支持护理用于肺癌化疗患者护理内对其癌因性疲乏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区间院内收治肺癌且接受化疗的患者内随机选择86例干预,根据护理形式对其实施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内人数为43例。对照组整体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实施心理支持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癌性疲乏无差异,P>0.05。而护理后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内整体人员经过护理之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自,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支持护理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以及自护能力显著改善。

关键词:心理支持护理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

肺癌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恶性肿瘤极为常见,发生部位一般为支气管上皮,其扩散方式主要为血行或区域性淋巴结转移[1]。肺癌在近些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呈现较高的恶性程度,因此导致治疗难度较大[2]。对肺癌进行尽早诊断可尽早实施治疗,避免治疗最佳时机丧失,造成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预后也较差[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区间院内收治肺癌且接受化疗的患者内随机选择86例干预,根据护理形式对其实施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内人数为43例。实验组年龄在30-80周岁,平均为(43.91±1.23)周岁,男23,女20,平均病程(5.32±1.32)月。对照组年龄在30-80周岁,平均为(43.92±1.21)周岁,男22,女21,平均病程(5.33±1.31)月。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2)确诊为肺癌,且接受化疗。排除标准:(1)存在血液疾病。(2)存在传染病变。

1.2方法

对照组整体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实施心理支持护理:(1)心理支持:需对患者接受化疗的相关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生因素、治疗措施等,积极鼓励患者面对疾病,显著提升患者对化疗的信心。通过认知干预措施,还能缓解患者由于疾病出现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压力,进而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心,大幅度提升患者的依赖感以及对护士的信任程度。护士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以及焦虑情绪,且护理人员还需尽量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有助于降低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2)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讲解术后放松训练的目的、方法以及作用,充分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配合。当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时,需为患者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同时尽量选择音乐节拍贴合患者心率的音乐,促使患者可以放松全身心。(3)疲乏日记:护理人员需系统性的为患者介绍癌性疲乏的内容,并讲解其对患者疾病的影响,进而引起患者的重视程度。同时,护理人员还需积极鼓励写疲乏日记,日记内容主要包括疲乏的发生时间、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法等。并且,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日记的内容,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转移患者的癌性疲乏,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癌性疲乏程度,采用美国癌症疼痛中心小组指定的癌性疲乏量表,总分为十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癌性疲乏程度越高。

对比患者自护能力,采用ESCA量表评分,共包括43项,分数越高则能力越好。

1.4统计和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数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x2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P<0.05,则具有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癌性疲乏并无显著差异,且P>0.05。护理后实验组癌性疲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实验组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表1 相关指标x±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癌性疲乏(分)

干预后癌性疲乏(分)

自护能力(分)

实验组

43

7.54±1.21

4.21±1.02

89.33±1.32

对照组

43

7.55±1.31

6.51±1.01

80.24±2.13

t值

-

0.0368

10.5069

23.7872

P值

-

0.9708

0.0000

0.0000

3 讨论

肺癌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恶性肿瘤极为常见,发生部位一般为支气管上皮,其扩散方式主要为血行或区域性淋巴结转移[4]。肺癌在近些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呈现较高的恶性程度,因此导致治疗难度较大[5]。在肺癌的早期阶段,患者呈现并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无症状。一般以消瘦、声音嘶哑、胸部疼痛、痰中带血、咳嗽等为临床主要症状,在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肺癌化疗过程应该从两个层面,患者确定以后制定治疗方案,患者确诊以后,要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根据病情、病理分期、分型、患者身体状况、是不是有合并症,制定适合的最佳治疗方案。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治疗。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对癌因性疲乏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支持护理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以及自护能力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妞.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护能力的影响[J]. 名医,2022,(04):117-119.

[2]李慧. 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5):138-140.

[3]董媛媛. 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34-2236.

[4]汤雅洁,岳朝丽,许丽芬,徐齐宏,刘扣英.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及与生存质量、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22):4288-4292.

[5]贾芳芳,熊瑛,王春慧,董文杰,李慧峰.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对自我效能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