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成药临床疗效因素的探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影响中成药临床疗效因素的探究综述

赵维

瓮安县永和镇老坟嘴卫生院 550400 贵州省瓮安县

摘要在目前的医药市场上,中成药的种类已经超过5000种,但是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多中成药的疗效并不明显,甚至根本没有疗效。通过查阅资料,从中成药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生产两个方面,以及临床用药用药方面对其疗效作一总结和探讨,旨在明确影响中成药临床疗效的具体因素,为药物生产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成药 临床疗效

中成药即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传统的丸、散、丹等,以及在现代医学环境下产生的片剂、针剂、胶囊、气雾剂、口服液等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家经过千百年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然而,近几年来,不断有中成药疗效不明显以及服用中成药中毒的报道。现就影响中成药临床疗效的因素探究如下:

1.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1.1中药材生产过程影响成药疗效的因素

1.1.1不同产地生产的药材质量差异大 目前我国已知中草药有1万余种,且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各地土壤、气候、水质条件等的不同,药材质量各有差异,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的临床疗效也不相同。如产于新疆的甘草所含的甘草次酸为7.2%,而粗毛甘草所含的甘草次酸仅为0.72%,两者之间相差十倍。这两种甘草如果都按相同的标准入药,其疗效的差异可想而知。我国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唐代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中说:“凡所用药材,有地道者,有当土者。”并首次使用“川”字命名或标示四川一带所产的优良药材,如川牛膝、川独活、川花椒等。唐代孙思邈亦有言:“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病,十愈八九。”并在所编著的《千金翼方》中首先按当时的行政区划的“道”来归纳药材产地。可见地域因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之大。

1.1.2药材产收过程影响药物疗效 中药材的质量除受地域因素限制外,在产收过程中也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由于利益的驱使,药农们往往大面积种植药材,为了节约劳动力,他们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用农药驱虫,使得生产出来的药材成分改变,药效成分较少,并且农药残留量较多,增加了临床用药中毒的危险。另外,药物采收的时间也会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矣,失其时则气味不全。”凸显了“道地”和采药时间两方面的重要性;

1.1.3正品缺失及禁用药 由于品种退化、栽培技术等多种原因,现有多种药材的正品在市场上已难得一见如桑寄生除广东、广西等地仍使用桑寄生、红花寄生、川寄生外,多以槲寄生作代用品。此外,由于某些药材属于珍稀动植物,政府已将它们列入禁用药之列,如犀角、虎骨等,这导致在用药时只能使用代替品,如水牛角代替犀角、狗骨代替虎骨等,使得原有方剂疗效降低。

1.2中药饮片存在的影响因素

1.2.1炮制过程中的问题 任何中药材都需经过炮制后才能入药或作进一步的生产使用。炮制是为了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药物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纯净药材便于储存等。炮制的过程中有诸多因素会影响药物的疗效。首先,炮制是否得当:明朝陈嘉谟著《本草蒙荃》中记载:“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如党参入药要求炮制后5-HMF(5-羟甲基-2-糠醛)的含量在0.3%左右,炮制方法不当,可导致5-HMF含量过低或偏高,且最高可达3%,过低降低了疗效,多高则可能引发并促进结肠小囊异常生长等毒性反应,不仅起不到治病的作用,反而对机体产生损害。其次,炮制过程中的造假问题: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不乏有不法商人在中药饮片中造假,造成临床用药疗效低下。如海金沙中拌入与其颜色相似的黄褐色泥粉,山茱萸炮制时不去果核等造假现象都会严重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

1.2.2储存条件的影响 中药材在采收后,除规定用鲜品者外,均需经过产地加工,以利于运输和储存。储存过程中影响药物质量的因素很多,涉及中药成分及性质、药材采收和产地加工质量、饮片炮制质量、包装因素、环境因素等;变质的表现有虫蛀、酶腐、泛油和泛酸、色泽变化、气味变化、融化于潮解、风化等。储存药物应尽量各种可能的因素,以防药物变质。如,薄荷、藿香等含挥发油且以所含挥发油为有效成分的药物,不宜久藏且宜密封贮藏;盐制饮片易受潮或高温析出盐分,故宜放阴凉干燥处且切忌用金属容器存放。变质后的中药质量低劣,有效成分损失,失去药用价值,甚至临床用药会产生不良反应,危害人体健康。由此可见,储存不当,将会直接影响成药的临床疗效。

  1. 中成药使用时涉及的影响因素

现在,中成药随处可见且有相当部分是非处方药,任何人都可购买使用。然而殊不知中成药属于中医范畴的药品,需要在中医理论的引导下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好疗效。所以不同的人使用中成药疗效会不一样。

2.1中医生辨证用药疗效好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辨证用药乃是中医治病的精髓所在。中成药跟其他中药汤剂一样都需辩证使用才能保证疗效。中医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充分掌握或了解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临证用药时,能够使用辨证方法区别不同的“证”,随“证”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如感冒发热,临床有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双黄连胶囊(或注射液)可用治风热外感,而对于其他证型并不适用。所以只有辨清不同证型,选择恰当的药物施治,才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2西医生不通辨证随病用药 西医生用药与中医生最大的不同在于西医生用药只辨“病”不辨“证”,药物直接直观的作用于病变部位,如普通感冒,亦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西医生一般就直接处以消炎药予以治疗。在临床上处以中成药时,通常是看病人的“病”与药品说明书所标明的适应症有几分相符,如果几乎接近则就开给病人使用,这种缺乏辨证意识的用药,通常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如对黄疸病的治疗,如果不予辨证直接处以清开灵注射液,则不一定有效,因为,中医将黄疸病分为阴黄和阳黄两种不同类型,清开灵注射液只对阳黄起治疗作用而对阴黄无效。

2.3病患者自行购药使用 由于有相当部分中成药属于非处方药,病人可直接从药店购买使用。然而病人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用药往往是根据自身感觉,认为某种药物适合自己,然后就购买使用,或者之前在医生那里开过处方,服用医生开的药后,觉得效果不错,等到患上相似的疾病时,自行到药店购买继续服用。病人的这种未经咨询医生自行购药服用的行为,往往使药物不能发挥其疗效,起不到治病的效果,甚或会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如2003年2月,新华社报道称,制造龙胆泻肝丸的原料之一关木通(现已换为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可导致尿毒症,报道称,病人李某、夷某等都是在未咨询医生的情况下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泻火”,最终患上了尿毒症。另外,病人往往不清楚用药的剂量,盲目服用,也可导致无疗效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可见,即使是非处方中成药也应该在一生的指导下服用。

综上所述,要保证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护道地药材,确保生产所用药材品种优良;②规范药材生产,适时采收,避免污染,确保药材质量优良;③严格控制储存条件,防止药物变质;④严格控制成药生产程序,确保成药安全;⑤成药应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确保药效发挥和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①王永,李文涛.论道地药材加工炮制与临床疗效.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4,3(4):38-39.

②王世勋.道地药材与临床疗效.甘肃中医.2007,20(2):46-47.

③周玥,雷海民等.党参炮制原理探讨.世界中医药.2009-5,4(3):161-163.

④黄兆胜等.《中药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邓铁涛等.《中医诊断学》.第二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