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版B-Lynch缝合方法止血效果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9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参与研究,通过计算机系统分组,30例产妇为一组。对照组:常规止血手术;观察组: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时间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后24h出血量方面均为观察组指标更为理想,少于对照组,两组剖宫产产妇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版B-Lynch缝合方法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十分显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产妇术后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剖宫产;产后出血;作用效果

近些年来,国家鼓励生育,高危产妇大大增多,分娩风险增加,剖宫产率相对上升,产后出血风险较大,这也是造成产妇康复缓慢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经统计,产后出血的主要诱发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等,往往选择结扎子宫血管,宫腔纱条填塞这种止血方式,但是作用效果有限,产后24h出血量及感染风险仍然较高[1],。所以说,更多妇产科专家建议利用缝合法进行产后止血,所以说,本次研究在剖宫产过程中应用改良版B-Lynch缝合法,针对止血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6月-2019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参与研究,通过计算机系统分组,30例产妇为一组。对照组,年龄分布范围21-42岁,中位年龄(26.5±2.5)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1.5±0.5)次,孕周38-40周,均值(39.5±0.5)周。观察组,年龄分布范围22-43岁,中位年龄(27.0±2.0)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1.5±0.5)次,孕周37-40周,均值(39.0±0.5)周。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检验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科学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结扎子宫上行支及宫腔填塞止血,实施流程如下:医生将子宫一侧握住并轻轻牵拉,注意不要损伤圆韧带,找到宫腔切口下缘部位2cm处的子宫动脉上行支,经过子宫侧缘2-3cm,透过子宫肌层,但不通过子宫黏膜,从后到前通过阔韧带无血管区打结。然后将子宫部位固定,采用卵圆钳夹住碘伏浸湿的纱布一端,向剖宫产切口处填塞,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折叠填塞,确保宫角两侧没有间隙;另外再取卵圆钳,将纱布经过宫腔置入阴道中,然后逐渐填满子宫下段,最后将子宫切口缝合,小心不要将内膜刺破,及时关闭腹腔。

观察组: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法,手术流程:椎管内麻醉,双手加压按摩子宫,见出血量明显降低,进行改良B-Lynch缝合,将子宫轻柔拉出腹腔,将宫腔积血清除,选择1号可吸收缝线(薇乔线),下推膀胱,在子宫切口右侧下缘3cm距右侧子宫边缘3cm处进针入宫腔,在同侧子宫切口上缘3cm距右侧子宫边缘4cm处出针,拉出缝线,将缝线直接向上拉至距宫底3cm距右侧宫角3~4cm处,再次进针,于对应的子宫后壁处出针,再与前壁下段相对应部位进针,自右向左平行缝合一针,将缝线拉至后壁距宫底3cm距左侧宫角3-4cm处进针入宫腔,前壁对应位置出针,再于切口上缘与右侧对称位置进针,子宫切口下缘与右侧对称的部位出针,然后缓慢、匀速垂直拉紧缝线,缝合过程中助手始终双手向下向内加压子宫体,将两条缝线同时收紧可容一指后打结。观察子宫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后关闭子宫切口[1]。观察10~15min,如子宫色泽红润,收缩变硬,生命体征平稳,即为有效。常规缝合子宫,逐层关腹。

1.3效果观察

记录并分析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与术后24h的出血量。

1.4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是本次研究使用的检验工具,所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当P<0.05,则说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时间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后24h出血量方面均为观察组指标更为理想,少于对照组,两组剖宫产产妇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1 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手术中出血量(ml)

手术后24h出血量(ml)

观察组(n=30)

50.23±7.62

1053.95±241.85

218.54±84.21

对照组(n=30)

58.55±7.41

1265.12±255.42

451.32±80.16

t

6.2125

4.2215

15.6321

P

0.05

0.05

0.05

3讨论

临床上,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常用方法包括:(1)按摩子宫;(2)宫缩剂;(3)结扎髂内动脉;(4)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但是对子宫供血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对于宫缩乏力的产妇来说,止血效果并不显著,

若治疗无效,还可能导致产妇子宫摘除,影响身心健康。所以说,本次研究将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过程中,这种缝合模式是一种新型缝合方式,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止血,具有无需特殊器械的特点,通过机械性纵向按压子宫平滑肌,确保子宫壁的弓状血管血流减少,促进子宫收缩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避免宫腔积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再次手术风险均明显降低,属于安全性、有效性均较高的止血方式[2]

综上所述,改良版B-Lynch缝合方法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十分显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确保产妇术后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卢丽.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后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5):1.

[2]王佳.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