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消毒供应室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

顾静

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寻找积极的应对策略。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对消毒供应室进行常规管理,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对消毒供应室进行规范化制度及细节管理。通过B-D试验和生物监测合格率、药品运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科室满意情况等指标对两种组进行评定,并且统计存在的潜在风险。结果:实验组的B-D试验和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9.20%和99.60%,科室平均满意度为97.92%,药品运送时间为42.62±3.62分钟,2%的不良反应,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达到小于0.05标准。结论:消毒供应室存在高温、心理损害、化学、生物、噪音、电击损伤、紫外线消毒等风险因素,规范化制度及细节管理是可优化消毒供应室运行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潜在风险;对策

消毒供应室是对医院当中各个部门所需器械进行处理发放的部门,工作效率与质量关系到整个医院的运行。常规管理模式下缺乏积极性的弊端,为了发现消毒供应室存在的潜在风险,消除传统方式的弊端,进行了本次的实验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照组的进行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实验组的进行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两组均含有的器械数均为500件,其中包括骨科套接器械,持针钳、管道器械、弯盘、手术剪 ,血管钳、手术镊等。

1.2方法

常规管理当中,工作人员采取轮班模式,对手术器械进行回收后,进行常规分类并检查 ,做好相应清洗与维护工作,并负责进行再次发放。

实验组回收器械按科室分类,密封袋用于盛放重复使用器械;尖锐精密易碎器械放在专用容器运输;带有感染物质器械,利用双层防渗漏密封包,经标注后,单独进行回收。回收特点为密封性与一次性,经污水车清洗间高压水枪冲洗等方式清理后干燥放置[1-3]。机器清洗一般器械,手工清洗精密器械。污染程度较高或难以清洗器械,先进行手工清洗,后进行机器清洗。精密仪器清洗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指示进行。干燥过程禁止自然干燥,70~90℃为金属类器械的干燥湿度,塑胶类器械为65~75℃,金属管腔类可借助压力气枪干燥,长腔类器械可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分科室进行器械包装,按照配置单进行拆卸后进行器械组装,手术器械在带孔盘中进行包装,剪刀等不完全锁扣,带盖容器开盖包装,注重灭菌后的干燥处理[4-5]。工作人员接受无菌处理,并检查包装区域内的灭菌情况是否达标,包装前检查仪器的状态以及清洗质量。合格仪器进行详细的相应指标标注,灭菌包经扫描后按照规定载入灭菌器械中。一般器械借助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耐湿热器械接受压力蒸汽灭菌法处理,灭菌过程参照器械规定指标进行。无菌包经检查在有效期内、完成生物监测可进行发放,物品需要归类放置并做好标识,物品及人员出入受到严格限制,器械进行整箱交接,检查过程皆为双人核对,并需负责人签字 ,定期采集满意情况。

1.3观察指标

潜在风险因素、B-D实验与生物监测合格率、物品运输时间、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 26.0,借助正态分布原理记录数据,X2用于数据检验。

2.结果

消毒过程存在着10%的高温和心理损害风险,5%的化学、生物、噪音、电击损伤、紫外线消毒等风险因素。实验组将物品送到科室的时间为42.62±3.62分钟,对照组为60.92±7.27分钟,p<0.05。实验组存在2.00%的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存在18.00%。

表1 B-D实验与生物监测合格率比较(n%)

组别

B-D实验

生物监测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实验组

99.20

0.80

99.60

0.40

对照组

97.00

3.00

97.60

0.24

X2

6.492

7.244

P

0.011

0.007

表2 科室满意度对比[n=12,n(%)]

组别

供给质量

供给及时率

器械回收及时率

服务态度

实验组

100.00

100.00

91.67

100.00

对照组

66.67

58.33

50.00

58.33

X2

4.800

6.316

5.042

6.316

P

0.028

0.012

0.025

0.012

3.讨论

消毒供应室每天都会接触大量被感染的器械,并且会使用消毒剂与高温的方式进行消毒灭菌,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噪音,需要紫外线对环境消毒,工作过程涉及到许多电器以及繁多且重要的工作任务都会对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6]。规范化制度以及细节管理的联合运用,在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加强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更加细节化的器械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物品交叉感染的风险,发现不足之处,进行及时弥补,并且定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针对性整改。本次实验归纳了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且展示了规范化制度与细节管理在其中运用的优势所在,望能够起到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鲁娜,肖丽敏,张亮红. 消毒供应室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J]. 现代医院,2022,22(2):229-231.

[2] 刘春宇.消毒供应室的潜在风险分析及处理对策 [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9):1161-1162.

[3] 于燊. 可导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方法[J]. 饮食保健,2021(44):140-141.

[4] 严旻.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效果探讨[J]. 养生保健指南,2020(37):228.

[5] 张颖, 张晓蓉, 汤会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的风险管理[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5):209-213.

[6] 张丽.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外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