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9
/ 2

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王晋黔

织金县少普镇中学  552109

摘要:教育改革一直是近些年来的改革重点,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成果的不断检验和发展,有关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现象体现得愈发明显,“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进一步的改变,无论是小初高还是高等教育,都将学习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学生有关美术教育的开设和补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艺术素养得不到熏陶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有所缺失,这是由于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够完善、创新、丰富而造成的。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要真正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行动中,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道感受中华美术、世界美术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力、审美观,实现五育并举的教学策略,提高城市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策略

引言:中华民族悠久深邃的民族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是自古以来民族教育的根基。《论语》、《孟子》等道德伦理大作给人们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近现代以来,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变革,人们对于传统人文精神的培育丧失了方向,转而重视对于人才科创能力的培养,这对传统人文教育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人文学科的价值容易忽略,比如中学美术课程就经常被忽略。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美术课程于教书育人而言的具体价值、现状及策略。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人文素养培养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无论是产品设计、企业公关宣传还是企业人员管理都愈发重视工作人员的审美鉴赏力、创造力,考验其人文素养功底。所谓人文精神,更多地是体现对人的思想层面改造,人文精神覆盖面极为广泛,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传统文化等在内的多项内容均在人文精神的覆盖领域,中学美术教学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注重“生本教育”理念的渗透,注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重视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了解到世界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养成更加客观的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人类作为主体的自我关切。

1.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中学美术学科的必然要求

美术是艺术创作的另一种说法,美术作品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极具表现张力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充满着极为浓厚的人文气息。纵观古今,任何艺术作品都是通过美术家灵巧的双手和富有创造力的大脑创作出来的,美术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力,培养其欣赏美、发现美、传播美的品质,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工作生活也很有帮助。

2.以美育德是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对于美好事物的发现和鉴赏仅仅是挖掘美的第一步,美术作品下蕴含的深层次文化更能作为一种支撑,支撑学生人格道德品质的发展。开展美术教育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应该更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术,更直观地感受美术给生活带来的点缀。以美育德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彰显,美育历来被教育界广泛重视,美的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个体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情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加强美德教育,是实现五育并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关于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

1.重视文化历史的教育

美术是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被创造的,任何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背后总有文化历史的影子,美术是一种记忆的手段,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同时也再现着历史。在中学美术课堂教育中,要注重挖掘传统美术作品下蕴含的文化历史背景,通过鉴赏与旁白讲解的形式向学生讲授有关作品的历史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内容、作品蕴藏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用过分拘泥于美术教材内容,可以根据课时自由扩展、安排适合学生鉴赏的传统美术作品,通过美术作品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例如:《清明上河图》就是一部十分经典的集大成作,作品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向世人讲述着有关清明时期街头的民俗风情、商贾气息。教师在讲授作品内容时,可以穿插讲解清明时期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品的文化张力。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前文提到,美术作品的珍贵之处在于既能记录历史,也能创造历史。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有着数不尽的文化财富,敦煌的莫高窟、永乐的宫壁图、苏州园林、龙门石窟、王羲之书法等等文化艺术作品向世人讲述着当时的故事,其代表了古代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人文生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值得被世人讴歌和传承。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美术作品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道,利用多媒体设备鉴赏《开国大典》这一著名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当时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的艰难旅程,深化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3.要融汇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民俗、风俗文化众多,其间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美术元素,民间美术大都是与当地的民族风情相挂钩,可能在接受和传播起来略显滞涩,但民间美术是让学生了解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认识并接受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关系的融洽发展。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了解到更多元的文化作品,也能够激发其不同的艺术兴趣,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培养更多的后备军,让学生们尊重民间民俗文化,接受民间民俗文化。

4.重视思政教育的渗透

教育的一大任务是思政教学,思政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视并积极改革的重点工作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青年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仅仅重视自然学科教育的培养远远不够,必须端正学生的思想作风,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确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养成,美术课堂也可以作为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的阵地,现阶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入侵”一词已经不再陌生,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发展水平的体现,对于世界,我国一直持开放接纳的态度,对于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学美术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思想,对于外来美术文化作品,要学会取其精华,在接受其文化熏陶时,要将文化自信作为前提,不能一味地跟风模仿外来文化,要强化民族美术文化自信,学会融合创新,不能忘本。教师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美术教育,重视其素材选材的创新,也要守住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

结束语: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美学对于培养学生鉴别力、创造力大有裨益,在重视社会科学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美术教学内容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珠.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中华少年,2017,(08):202-203.

[2]张科能.论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7,(07):29.

[3]徐浚.浅析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中华少年,2016,(22):200-201.

[4]卢娜.试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困境及对策[J].城市地理,2014,(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