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2
/ 2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张金霞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于常规操作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对于改善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我院2019.3—2021.6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观察和比较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护理后两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1.85±0.37)次相比对照组(3.26±0.84)次要少(P<0.05)。组间心理状态护理前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HAMD(36.53±3.52)分、HAMA评分(28.75±3.16)分相较于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双心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双心护理;心绞痛;心理状态

心绞痛属于冠心病中的一个类型,当患者冠状动脉供血因多种因素导致无法满足机体需求,就会造成心肌缺氧、缺血,从而引起心绞痛[1]。既往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以药物治疗为主,可有效控制疾病进程,但是心理、精神等因素与该疾病的发生有紧密联系,当患者病发后其会因疾病等因素产生焦躁、不安等心理,对其依从性、预后转归均有消极影响[2]。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予以其具有实效性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施以双心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理状态的影响,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2例我院2019.3—2021.6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男51.61%(16/31),女48.39%(15/31),年龄阈值在42-72岁,均值(57.12±3.58)岁。实验组(31例)男54.84%(17/31),女45.16%(14/31),年龄阈值在41-72岁,均值(58.06±3.75)岁。组间自然信息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本组纳入对象病情,指导其饮食、生活需注意的各项事宜,告知其药物服用的正确频率与剂量,维护病房环境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①心理护理:在交流中进行鼓励、引导与心理暗示,疏导其负性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保持充分信任,并及时给予反馈,以此增强患者信任感,促进改善其心态。②健康宣教:除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外,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错误理解、认知水平,采取示范讲解、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解除其认知误区。③音乐疗法与放松训练: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舒缓、轻柔的乐曲,帮助患者平复情绪,使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在音乐的辅助下,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练习,如深呼吸、冥想、肌肉放松等练习。④强化支持系统:增加与患者家属的联系,向其讲解患者病情现状、身心需求,提高患者家属的配合度,使其能够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给予患者更多精神、情感支持。同时护理人员可采取引导的方式,促使患者提高对家庭、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信任感,使其能够自主寻求支持与帮助。

1.3观察指标

记录与比较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用HAMD量表、HAMA量表评定,各项评定纳入值越低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25.0,计量资料:(±s),经t检验。有差异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心绞痛发作次数

护理后两周内,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1.85±0.37)次,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3.26±0.84)次,两组对比,实验组数据更低,t=8.522,P<0.050。

2.2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组间护理前比对,P>0.05。实验组护理后各项评分值相对要低,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

组别

n

HAMD

HAMA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1

44.56±5.68

36.53±3.52

42.69±3.35

28.75±3.16

对照组

31

44.66±5.87

40.32±5.71

42.45±3.38

33.84±4.06

t

--

0.068

3.145

0.280

5.508

P

--

0.945

0.002

0.779

0.000

3讨论

间接性、长期性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主要特征,中老年人为该疾病的主要病发人群,当患者年龄升高时其大多会伴有基础疾病,其心脏功能也会随之下降,进而容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3]。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病症,控制病情进展,但负性心理与疾病发作有相互作用,患者容易因疾病因素产生焦急等不良心理,而不良心理也会诱发疾病发生,因此予以患者高效护理措施改善其心态,对促进预后转归有积极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两周内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比对,实验组的次数更少(P<0.05)。组间心理状态护理前相近(P>0.05),护理后对照组各项测定值均较高(P<0.05),原因分析为:双心护理是在强调维护患者躯体存在的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实现身心全面统一的效果,改善患者躯体疾病及心理问题。如双心护理针对不同患者为其提供心理护理,以引导形式为主,在谈话中完成心理疏导,不仅能够避免患者产生排斥心理,还能够起到增进护患关系,增强患者认同感的作用。同时结合健康宣教,针对患者存在的误区,采取直观、立体的形式纠正其认知错误,不仅能够进一步消除其担忧等心理,还可提高其依从性。此外,双心护理通过联合家庭,可使患者感受多方支持下增强信念,对降低疾病复发率也有积极作用。

综上,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联合双心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显著效果,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参考文献:

[1]陈立华.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6(20):194-197.

[2]姜闪闪, 严琴, 邹莺,等. 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血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 59(19):175-178.

[3]滕显杰. 预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18):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