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试论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

齐格

西北政法大学710018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教学活动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实施新标准,促进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大学开始积极提高各方面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那些在大学学习的人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在任何社会背景下的发展需求,更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进步。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

引言

高校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有效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及我国高等院校教改工作的持续深化,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着全新任务与全新形势,涌现出诸多值得研究与重视的新课题。高校唯有及时、科学创新教育管理观念和模式,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创新教育及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概述

所谓创新教育,本质上来讲是指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为基础和核心,采用多元化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及高超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及逻辑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当充分立足于创新理念,对原有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学生的系统化、全面成长发展。所谓教育管理,主要是指高校的相关管理人员灵活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整合师资力量,并根据教学需求及学生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分配相关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其切实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及管理质量,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一)缺乏大数据运用意识

在大数据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应用方面,其结果确实不尽人意,高校教师以及学生都没有大数据运用意识,甚至连大数据对生活、学习的作用都不太了解。且高校管理教师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将大数据技术灵活应用到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大数据运用意识有待提高。但部分高校为防止数据泄露进而造成隐私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部门,导致各部门之间数据难以互通,致使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对大数据的应用缺乏清晰目标,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育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融合。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结构

高校的教育管理结构并没有基于现实需求,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管理者并没有直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也没有创设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管理团队,这样的管理结构无法提高教育管理改革的整体效果,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优秀人才十分匮乏,长此以往,管理模式过于滞后,不仅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还会影响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直接阻碍学生后期的就业发展。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健全教育管理体系

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一方面,高校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学科课程设置,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就业信息,也要进一步延伸公共选修课程,增设就业指导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要重视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深度发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革新教育手段,完善校园教育设施建设。具体来讲,可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信息和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建设校园训练实验室、图书馆及专业实验室,为教师队伍提供共享与开放的教育环境。

(二)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实行信息改革

为使大数据能够充分满足管理需求,这就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转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大数据为主的思维意识,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为中国的教学改革工作添砖加瓦。对于大数据的建设,学生的教务信息已经不是主要采集对象,还要包括学生意见数据的收集,通过对这些数据整理和分析后得到最优的教学方法,从而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实行开来,推动高等院校的学生培养。从学校角度考虑,高等院校应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正视大数据的重要性,重视教育与信息化融合的教育改。

(三)调整优化教育管理结构

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应当从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分析,转变系统化的教育思想,迎合国家创新创业的战略思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校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拓宽管理的范围,整合社会、院校的多元化教育资源,实现高校之间的友好互动交流,切实提高自身的开放度,实现资源共享。创新教育理念将更多的教学注意力集中在人身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意识到教育管理工作本质上是为教学工作服务,要利用现代化、创新型的管理手段,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教师的教学需求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实培养并提高二者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整优化教育管理结构能够在高校营造出积极和谐的学术环境,从社会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投身于教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管理者不仅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应当根据现实需求,积极进行创新管理机制的建设,基于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及战略目标,为高校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灵活运用奖惩机制提高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

高校要想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模式,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并以保障机制为抓手,推动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首先是师资资源。师资资源主要指具有信息化素养、技能及经验的教师队伍,其能够从组织重构、模式重组等角度出发,凸显“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在战略规划、教学领域及科研领域中的优势和价值。因此,高校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更加充分地理解并认识“互联网+”的内涵,了解“互联网+”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优势,从而通过培训活动,使其获得应用“互联网+”理念的意识和能力。当然,高校还可吸引社会企业、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参与教师培训工作,丰富教师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其次是资金保障。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从财政保障、资金投入等层面出发,确保高校拥有完善与充足的信息化设备设施,切实推动“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设。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构建专门的“互联网+”基金,拓展资金渠道,以保障“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拥有充足的资金,从而使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及教育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创新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应当创设全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搭建健全的管理体系,切实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调整优化教育管理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楠.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分析[J].新校园(阅读),2018(08):11.

[2]李楠.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新校园(上旬),2018(05):14-15.

[3]吴小毛.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3):158-159.

[4]季杏平.对“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2):179-180.

[5]谢荣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8,3(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