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视角下公路路线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环保视角下公路路线设计分析

冯逸伟

西安公路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65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资源运输的重要载体—公路建设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社会发展所需的建设与自然和平共处,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设计一条公路路线,其产生的影响对于周边农业的生产、土地的合理利用等都是巨大的。所以如何站在环保角度对当今公路路线的设计就成了当务之急。因此,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需要对公路线路进行合理设计。文章以公路路线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环保视角出发,重点提出了一些路线设计对策。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环保视角;设计策略

1.环保视角下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1安全第一原则

        公路建设目的是方便人们生活、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只有车辆安全行驶公路才能发挥出作用,因此生态化选线的理念下,安全仍是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安全需求是广泛的,不仅体现在行车人员的日常行驶上,还体现在公路日常维护的过程中。在实践当中,公路的选线需要在遵循公路结构安全、耐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的标准化、造价的经济性、运行维护费用的经济性、工程量的合理性、运行维护的便捷性等,需要设计人员同时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公路的美观需求、建筑结构的美观需求、工程建设的美观需求、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需求等[1]。

        1.2可持续发展原则

        基于生态选线理念,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资源条件、城乡规划建设需求、重点环境保护地区等,在此基础上结合道路侵占耕地、林地、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设计路线,避开重点环境保护地区,减少对重要自然资源的破坏影响。此外,还需要尽量减少征地拆迁,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和需求来建设分离式立交、互通式立交等通道,减少对当地生活环境的改变,实现公路建设与当地地区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实现公路规划和建设地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保护环境原则

        保护环境原则是生态选线理念的基本原则,规划和选线时,应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先导,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自我保护和调节能力。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为达到减少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目的,需要顺应自然条件,例如公路的结构、路基、平纵线性、沿线设施能够与沿线的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使公路结构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中,使公路路线设计和建设更加顺应周边自然环境的发展。

        1.4经济性合理原则

        公路路线设计将决定公路工程的建设成本,与公路建设的施工量、施工难度、施工周期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路线设计在经济上允许,防止道路因资金不足导致工期缓慢、停工,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持续破坏。为此,设计人员除需要考虑到保护自然环境这一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工程预算,为公路的顺利建成创造保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公路选线设计及建设成本,以优化选线方案、沿线设施布置方案,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环保视角下公路路线设计的对策

        2.1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每条公路线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设计人员在对公路线路进行设计期间需要综合考虑公路所处区域的社会环境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科学设计公路路线,保证可以有机结合公路路线和周围环境条件,保证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整体有效性,具体要点如下:其一,做好路线整体设计。在设计公路路线之初要综合考虑路线可能会对周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之后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整体上选择最适宜的路线布设方式,确保公路路线的畅通性。其二,科学设计断面形式。科学的公路断面形式是公路线路运营安全性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提高环保效益的一个有效路径。针对地势比较好的区域,可以采取公路路基形式;针对丘陵或山岭区域,则可以采取桥梁或适宜的路基形式。其三,保证设计的公路路线和周边地形之间保持良好的适应性,避免路线对沿线的景观与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如果公路边坡高度比 1.6 倍路基宽度更大,那么路线设计中更加适合采用隧道建设方案,这样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增强线路设计合理性。其四,平纵线形的相关指标合理选择,具体需要立足于功能性与安全性等基本要求,对不同路线设计方案的优劣性与经济性进行综合考虑,切不可单纯考虑经济性而降低公路路线设计的技术性指标要求。比如,在设计纵面期间,要对填挖方案和桥隧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对避险车道和爬坡车道等进行合理设置,力求尽可能地降低公路路线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2]。

        2.2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在山区设计高速公路时,需要额外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生态环境影响。如果未将其考虑在工程范围内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周围植被造成影响,修建公路时需要挖土,这就会对当地的土壤结构造成很大影响。施工过程中大型的机械设备同样会对当地生态情况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还有可能会破坏当地动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它们的迁徙路线等。面对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以环保原则优先,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即使出现了破坏情况,也应在工程完工后及时修复。同时相关人员在施工时应该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尤其要注意对耕地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3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遮光分隔带公园绿化的设计目的主要是通过遮光达到防眩、诱导公众视线和改善公园景观的目的。在景观设计中还应选用高山桧柏、小叶松等,并在高处种植自然观赏性强的植物,修剪时与高度一致。通过不断变换防眩植物树种,增加观赏性的防眩植物,使行车景观的动态变化适应高速行车的景观要求。中央干道分隔带除可以植树排水防眩外,还可以铺种常绿综合排水草坪,使干道地表土层得以有效排水覆盖,防止变质土层硬化污染干道路面,达到增强保湿的防护效果。常绿综合利用草坪主要采用大叶早熟禾,高羊茅、结缕和莎草四种种苗混种植[3]。

        2.4统筹设计,加强路侧净区设计

        路侧净区是公路路线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工作要点包括边坡设计与排水沟设计等,这个环节的设计同样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所以也需要进行系统化设计。在对路侧净区进行设计期间,立足于统筹设计和环境保护视角,力求在为道路行车提供安全行车视野的同时,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首先,在设计公路路侧净区期间要尽量减小路基边坡的坡度与高度,其中产生的废弃土石要及时运输到特定的弃土场进行存放;坡顶边线之外要科学设置急流槽与截水沟,避免诱发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其次,科学进行边坡外形设计,尽量采取曲面设计形式,保持其整体的流畅性、自然性与柔美性,同时也要注意对边坡防护可以采用绿化边坡防护方式。比如,如果为上边坡,并且相应的坡向相对于车辆的行驶方向,那么最适宜在设计中选用低矮植被,或者选用一些高度比较小的灌木进行绿化防护处理,期间还可以利用各种绿化植株来一同构成简洁、优美的图案,借助这种边坡防护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边坡防护与绿化效果,同样可以为公路行车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氛围。最后,在设计挡墙结构期间要遵从自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来科学布设,同时需要同公路路线线形之间保持良好的吻合性与一致性,这样可以通过路侧净区设计来全面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效果。

        2.5道路交叉设计要点

        道路交叉设计也是高速公路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设计要点,具体设计难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道路交叉范围比较小。鉴于地形因素的限制,在交叉口位置处不容易拓展较大的面积。其二,道路本身具有比较大的坡度,这会影响道路行车舒适性与稳定性,也会增加出现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其三,交叉口本身的视距不足。过小的视距容易增加道路交叉口处出现车辆碰撞的概率。设计人员在道路交叉设计期间需要综合考虑行车速度、坡度以及视距等关键参数。如果路线交叉范围内的相应路线设计不满足设计要求和规定,那么要注意对交叉路线的相应集合现行与主线进行适当调整;如果交叉路线部位处的路线设计中视距因素不满足设计要求,那么可以采取更换道路交叉位置或移除掉障碍物等设计方式来改善行车视距。

        2.6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周围水土流失,对工程建筑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仅仅是工程建筑,对于长期居住在此地的居民来说影响才是最大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固然会带来的长久的利益,但是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手段进行控制与管理,那么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肉眼可见的,所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增加植被的种植数量势在必行。

结语

        综上所述,环保设计是公路路线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设计环节与要素,其设计的合理性关系公路行车安全性、稳固性与环保性。在公路路线设计期间中,需要立足环保视角,本着“因地制宜,环保为基,统筹设计,保护为主”的设计原则,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出发,注重融合周围环境,加强路侧净区设计,再造公路路线景观,保证不断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环保价值。

参考文献:

        [1]马鑫泽.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7:33+35.

        [2]陈琼.新时期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点探讨[J].人民交通,2019(4):74-75.

        [3]吴琼.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综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