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范秀丽

松原市宁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松原  1380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初中时期是学生认知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倡导学生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运用

近年来学生由于受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的影响,再加之学业负担加大,导致学生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在初中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可以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缓解各方面的压力,使学生能够轻松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学生自身压力的因素

初中时期学生学习的科目比小学增加了很多,而且课程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进而产生不好的心理。学习需要有一颗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存在不好的心理会使学生心情低落,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心事,严重的还会导致身体不舒服。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如果不能及时的被开导,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初中时期的学生虚荣心比较重,在学校会从各个方面与其他学生进行攀比,心情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脾气暴躁,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差,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1]

2.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很多智能设备都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和学习很多知识,但同时也会有不好的东西参在其中,学生有时候很难明辨是非。影响最严重的就是网络游戏,现在几乎各家各户都有网络和智能手机,学生经受不住游戏的诱惑,每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打游戏,还会在游戏里买装备,学生之间不是比学习而是比游戏等级、皮肤和装备,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2]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1.通过热身活动进行课堂导入

合理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能够跟着教师教学的脚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动手和动脑,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保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热身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学的课程,让学生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提升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初中健康教育《适应新环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青蛙跳水、海草舞等等,使学生通过运动缓解紧张的心情,学生通过互动可以增进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也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从而更好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进行教学,在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通过热身运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转折期的培养

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学生心理发展非常迅速。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策略,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初中时期以及高中时期都是学生的青春期,其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与共通性,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该时期学生某项品质的发展,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学生延缓品质的发展以及完善。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十四五岁正是青春期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段学生心理发展非常迅速,进而导致学生情感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等特点。教师在这一阶段教学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应该进行重视,尤其是在心理健康学科教学中,对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学更是其教学重点。教师在心理健康学科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心理健康中《提升注意品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教学,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效培养提升,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爱、信念希望、友善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品质。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该重视学生自身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友善与爱方面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学,有效提升自身素养,提升心理健康教学效果。

3.心理健康教学应该以体验教学与活动教学为主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以体验教学与活动教学为主,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知识,把知识有效转化为自身素养素质。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根据课本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教学活动,以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体验知识中的情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会有不同的情绪以及情感的产生,教师重视学生参与活动时所产生的一些情绪,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保留正确良好的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初中心理健康教学效果与质量。

[3]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心理健康中《结交新朋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和其他班教师沟通进行互动学习。把两个班或者两个以上的班级相融合,进行学习互动。以交友为活动主题,让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认识交流,提升学生社交能力,让学生通过与新同学交流互通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情感,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实践也能够提升自身能力,学生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升。

4.与其他学科结合渗透教学

教师在学生积极心理教学中,不能单纯重视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积极心理的渗透教学,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培养。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渗透积极的情感教育;在音乐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渗透审美艺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品质;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渗透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不同学科为学生渗透不一样的心理知识,全面培养提升学生心理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段特征,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培养。在初中教学中,心理健康的教学尤为重要,尤其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重要教学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进而提升学生心理素养,运用热身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提升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转折时期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心理的健康发展;以活动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的综合提升;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积极心理,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积极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珺.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成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0(05):114-118+106.

[2]李佳怡.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1):142-144.

[3]万红刚.从“活动”到“活力”:基于体验的心理课程品质提升路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