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儿童视角下的乐高世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3

如何构建儿童视角下的乐高世界

王加平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幼儿园    226564

摘要:在儿童的乐高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林间树叶的飘动,小房子里的桌椅摆放的情形,甚至连房门前的走廊都会延伸到充满童话的地方。孩子们将生活中的场景如实搬来,似乎随心所欲,却给人无比欢欣的启示。孩子们借助不同形状的乐高材料,用心地挖掘生活里的故事,认真打造属于他们能懂的愉悦天地。透过他们呈现的乐高作品,让我们体验到儿童乐高世界的奇妙之处。小手每一次的触摸,乐高每一次的变形,无不令他们欢欣鼓舞。走近他们,体验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让这种特殊的游戏方式行走在幼儿游戏化的春天里,委实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大幸事!让我们一起在那双双明眸里寻找乐高更美的意境吧!

关键词:兴趣  生活场景  幼儿视角  游戏真谛 

在建构区的一次游戏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拿着“小门”和“小人”在比划着,凑近一看,两个孩子准备将“小人”从“小门”里拽出来,可由于“小门”实在太小啦!“小人”只好悻悻而去。由于那些零落在桌上的乐高材料色彩斑斓、大小不一,无法一下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初次见面的“小人”更有“魅力”。可它们分散在各自的乐高盒里,数量不多,玩起来也过于简单,不足以给孩子们太多的惊喜。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是不是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乐高需求呢?

一、丰富操作材料,打开兴趣魔盒

在乡村幼儿园,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无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①在乐高材料提供方面,我们也只能为幼儿准备一些常见的乐高材料,如砖、弯管、直管、小球、管道连接器、门、门框、窗框、扇叶、小火车、涡杆、齿轮等。当孩子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小物件时,小手会情不自禁地去把玩几下。如果在这些小件里有几个特别出众的“小家伙”,那自然会吸引孩子们注意的目光。

很显然,孩子们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会走近乐高搭建的游戏之中。可由于一开始给孩子们的乐高材料相对比较简单,只讲究数量,不太重视品类,往往会导致孩子们的兴趣程度不太浓厚。有些看似好玩的小物件,在手里玩了没多久,就会对它漠然视之。如果不是搭建时需要这些小件的叠加,就会让它们远离孩子们的视野。某种程度上,乐高材料的丰富性,对开展相关游戏活动至关重要。

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追加几个品类就满足啦!教者应该结合具体搭建的场景进行材料的补充,对于那些必备的辅助材料,应该及时给予提供。很多时候正是由于没有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他们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那个场景预设。可见,及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乐高材料显得极其重要。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从示意图、情景显示简图、操作流程动态展示视频等多个方面提供建构支架。有些情境构设甚至还需要提前与幼儿一起讨论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应该在为孩子们操作之前予以必要的支持。

由此可见,丰富的操作材料在可以看到的情境里,孩子们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二、再现生活场景,营造乐高情境

如何让形式多样的乐高材料发挥最大的效用呢?怎样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呢?我们开始了有趣的尝试。

(一)一物一景,促进幼儿大胆想象

我们给孩子们一组不同的机器人图片,用简笔画勾勒出搭建的基本轮廓。孩子们在面对这样的支架时,往往会发生不一样的看法。部分小孩会从头到脚依次搭建,甚至连站姿都极为吻合。他们似乎在寻觅着简笔画里的内涵,毫无保留地认真执行,呈现出来的机器人似乎缺乏了某种气息。当然,也会有小孩子打乱了建构顺序。他们不会严格按照支架要求来做一个类似的作品。有的让机器人的腿飞了出来,有的腆着一个大肚子,有的甩开了双臂。在他们的视角里,那些没有生机的机器人真不应该出现。

学前阶段的幼儿更喜欢充满新鲜感的学习过程和生活。②在教者不断提供作品支架的指引下,孩子们开始用乐高搭起一座桥、一张椅子、一块魔方、一个空中塔吊……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手心里,不断组合着乐高材料,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选择,他们用心体验着那些材料的去向,如何摆在最恰当的位置,怎样让它们合并出心中希望的那个物件。每一个物件,无论成型与否,在他们的眼里,那都是给他们的一种奖赏。他们沉浸在一物一景之中,寻找着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感受着那些原本就在生活里出现的模样。

(二)多物布景,开启幼儿探索之旅

随着幼儿乐高搭建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再满足单一物件的构设。为此,教者会预先给孩子们描摹一幅画面,架设一种情境。比如,这是一个公园,公园里有茂密的树林,调皮的鸟儿从一棵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几只鸽子悠闲地在林间散步,小草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松鼠妈妈带着小松鼠采摘着果实。这样美丽的场景,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也可以在画架上独自展示,甚至可以来一段视频动画的播放。我们设法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在大脑里形成最初的印记。

带着初步的设想,孩子们会在诺大的塑料板上摆放起来。从四面向中心摆放起“小树”来。很显然,这样的画面,一个孩子很难以将它在瞬间完成。几个孩子就会形成明确的分工。一开始,几个孩子按照所需景物进行分工。可尝试下来后发现,由于大家没有事先达成统一的意见,在整体布局上来看,呈现出来的景物乱象丛生。散步的鸽子放在树的腰部,小草爬到了树上。孩子们在捧腹大笑之后意识到重新商议的必要性。“我们先将小树和小草摆放好吧!”原先被安排到摆放小草的小朋友率先提议到。“也许先把安静的东西摆放好,对于可以动的东西才有地方放呢。”另一个孩子附和道。“对呀!”其他几个小朋友不约而同地回答道。这就样,新的尝试开始啦!

从静物着手准备到动物依次摆放,小朋友们心照不宣地合作着。他们没有完全按照画面上的顺序进行,只是依照他们内心最喜欢的想法来做。偶尔他们还让小动物们交换着原先设定的位置。每一次的变换,他们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松鼠的果子不小子砸在了小鸽子的身上,惹得她咕咕叫个不停。

也许,这才是建构的本意吧!从物品的呈现到事物故事的丰满,从单一的尝试到能力的合作,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探索欲望必然会得到不断地加强。

教师如何在游戏中指导呢?从以上的幼儿活动经验不难看出,要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让幼儿自主游戏,让教师成为参与者和支持者。②

(三)透物设景,激发幼儿奇思妙想

在乐高的玩法中,孩子们往往会乐此不疲。他们会透过物体的表面,设置出令你惊讶的场景。从小房子的故事里,幼儿真切感受到屋内主人的智慧举措,也明白了主次相依的设计妙用。在房子的周围来点鲜花、搞点小径,确实为小房子增添了不少魅力。可如何使房间里的布置更温馨美好呢?怎样让房子与外面的事物相映成趣呢?如果单纯地给孩子们设计好了,让孩子们依葫芦照搬,就会失去灵动性。即使能呈现房子的模样,也会令人觉得那是大人的想法。对孩子而言,他们更需要趣味性、探索性、超然于物外的奇思妙想。

教者可以简单地预设几个大致的景物,比如房子、小路。接下来,教者需要悄悄地隐身于幼儿当中,聆听他们对房子构设的想法,巧妙地为孩子们增设他们所急需的乐高材料,然后默默地欣赏他们。

这是一个搭建乐高房屋的有趣场景。孩子们分好小组之后,各自摆放起来。从房子的整体造型,他们就显示出充满童趣的想法。圆圆的烟囱虽然失去了时代感,但颇有浸染岁月的美好想象。环形的楼梯设置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室内的桌子上摆放小熊玩具,外壁上悬挂一个望远镜。在与孩子们交流时,孩子们说那是天文望远镜,他们可看星星追着云朵,月儿挂树梢。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一辆小推车在艰难地爬坡。“那是什么?”一个孩子不解地问道。“满满的一车柴火,你没看见吗?”另一个孩子笑着说。路的尽头,一只小羊美美地喝着清澈的溪水。“那不是没有水吗?”有孩子感觉到不可思议。“看它那俯下的身子,细长的脖子,你不就能猜到吗?”那用乐高做羊的小朋友撇起嘴来。

每一个假想的意境都有非比寻常的历程。孩子们依稀中摸索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大大小小的乐高材料顿时有了新的生命。也许他们在倾斜的姿势里看到了某种扬起的力量,也许他们在混合的搭配里寻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快乐。那些被拿了扔,随后捡起来又搁置的乐高材料,就这样随着孩子们的思绪不断交织着各自的轨迹。在某种东西的启迪下,他们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画面。那里有童话里的故事,有现实的影子,更有他们美好的梦想。

若想给孩子们更好的东西,那就要激发他们的奇思妙想。乐高,作为建构游戏材料的一种,化作孩子们手中的利器,在想象的世界里腾挪跌宕。世间万物,在那时都被孩子们赋予了更有趣的意义。或静或动,或美或丑,或调皮或滑稽,你可以在某个瞬间与他们有某些联动,但无法左右他们迸发出来的构建设想。作为教者,你能做的,或者你只能做的,就是在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潜能,诱发出更生动的情境来。

三、关注问题呈现,重视挫折教育

在理想的状态下,人们喜欢那些动人的作品呈现。可现实往往是,孩子们在乐高搭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有的还没尝试就放弃了,有的尝试几次未果后不再探索,有的会反复进行。此时,教者应该分析孩子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是材料的问题还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在一次滑轮组建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没有可以转动的滑轮。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小绳子从横杆上穿上去,细长的绳子无法展示滑轮转动时的效果。孩子们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动起来。用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呢?几经寻觅,生活区里的红萝卜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他们迅速拿起那个萝卜,用小刀切成了一个小圆圈,中间掏了一个孔,可以让那个横杆穿过去。他们围着那个小圈,刻了一条纹路,方便小绳子从它身上走过。当这个设计完成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可没玩多久,那个萝卜不堪重负,提前退役啦!怎么办呢?

这时,有几个玩得起兴的小孩子开始寻找其他的替代品,还有几个装着没事人的事的,拿起其他玩具玩了起来。作为教者,此时非常希望能够融入到寻找替代品的行列,可又不能直接递了上去。就在这时,一个孩子从窗台展示台上拿来一个小木疙瘩,那个圆鼓鼓的东西有点艺术品的味道。面对突起的部分,如何去掉呢?几个小孩子嘀咕起来。适时,幼儿园里有几个“能工巧匠”在用锯子锯竹竿。孩子们在“匠人”的帮助下顺利搞了一个“木滑轮”。

在此过程中,如果简单地以没有滑轮为由停止孩子们的建构,就会失去好多的契机。对于幼儿而言,这其实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他们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甚至会形成某种惯性思维。没有必要的材料,就无法开展相应的活动。其实,同一个物件,它会有好多的兄弟姐妹。只要用心寻觅,没准就在某个闪念之间。如果教者经常性为幼儿提供类似的机会,必然会让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四、立足幼儿视角,探寻游戏真谛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幼儿园存在着理论上重视游戏,实践中忽视游戏的现象。④在幼儿的眼里,那些不成熟的作品未必就没有味道。看似不规则的轨道,在孩子的眼里可以是裂开的冰川,也可以山路的裂缝。成年人眼里残缺的景致,在幼儿的心里却是那么地有趣而生动。过山车少了一个轮子,竟然是在她们脑海里的战场必需品。不成型的四边形有可能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迷宫。至于迷宫里的乐高摆放位置,更是让大人觉得有点荒谬。弯弯曲曲,似乎找不到出口,甚至有些连接处故意露出几个破绽。要是你忍不住去指点一二,孩子们就会给你描述更多的可能性。作为教者,真不应该武断地去破坏孩子们美好的想象力,更不应该以自己所理解的完美作品去要求孩子。一句话,我们要立足幼儿视角,给孩子们探索的无限可能性。

随着幼儿游戏化课程的深入开展,人们对游戏的不同形式有了更多的理解。可无论哪种形式,归根到底是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为了幼儿更好的发展。一些人赋予乐高游戏很高的期待,甚至联系到孩子以后发展的路。其实,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多的应该是从幼儿的角度去发现游戏的情境,从幼儿的视野去挖掘游戏的内涵。当孩子局限于某种物件的时候,教者可以引导他们去寻找更好的替代品,但却不可以完全包办代替;当孩子面对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教者最好做一个陪伴者、倾听者,在孩子们潜心研究问题方案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大胆设想,勇于尝试。即使在失败之后,如果有可能,也要顺时而动,不应操之过急,停下孩子们探索下去的脚步。我们不要小看每一次的中断,每一次的打扰,每一次不经心的责难。

面对日复一日的常规生活,如果没能给孩子们制造一点新意,请允许孩子们别出心裁。在那些看似简单甚至面貌可憎的小物件里,他们敏感而灵动的心,会为游戏生活增添色彩。无论你提供的材料是不是完全满足,也不管你是否给予了必要的支持,请相信那些聪明的娃儿,在某个时刻会想方设法寻找最好的方案。那些在你看来不完美甚至有许多遗憾的地方,他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别样的意蕴。不要因为成年人世界的固有念头,就妨碍他们有突破某个障碍的可能。

乐高建构如此,其他游戏更是如此。从孩子们的视角里,你会探寻到不一样的乐高玩法、精彩的游戏世界。

参考文献:

    ①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年6期 顾春凤

②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分析 《求知导刊》2015年6期 王波

③玩与学的释义:来自实践的声音--一场关于幼儿园游戏的对话 《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向海英 林梅梅

④游戏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现状与对策 《才智》2016年7期 孙娓娓

附:王加平 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幼儿园 15152449501 226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