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学习问题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学困生学习问题原因分析

包永梅

通辽新城第一小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根据目前研究学者对学困生概念的定义,笔者认为小学的学困生主要指某些智力正常、身体健康,但在学习成绩和道德纪律上达不到教学标准和要求,暂时落后于其他学生的特殊学生。暂时的落后意味着学困生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因此研究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应用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1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1.1.内部因素

1.1.1智力因素

小学学困生的智力水平与同龄人相比,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实际学习中却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知能力不足。少数小学学困生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在认知方面存在缺陷。例如,有些小学低年段的学困生在学习字母pq时,经常将字母pq混淆,在书写与拼读中屡犯错误。第二,记忆力不佳。小学学困生的记忆力大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记忆的遗忘速率比其他学生要快。第三,注意力不集中,维持注意力时间短暂。第四,逻辑思维不强。学困生中有小部分人缺乏思维逻辑能力,他们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成绩却始终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在数学和科学学科学习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学习时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记忆,缺少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1.1.2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小学学困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身性格内向。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遇到问题时,开朗的学生倾向于向周围朋友求助,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及时解决问题。而学困生大多性格内向,他们遇到困难时不喜欢向他人寻求帮助,使学习中遇到的小问题逐渐演变为大问题。第二,学习兴趣匮乏。小学学困生中有些人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对学习始终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第三,学习意志薄弱。小学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主要是因为他们怕难、避难,只要碰到难题,未经缜密的思考便直接放弃。时间久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学习水平自然下降。

1.2外部因素

造成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一是校园氛围和校园精神构造了小学生的学习环境,激进求胜和填鸭式教学氛围扼制了小学生天生爱玩的本性。长此以往,小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教育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会给予充分关注,而有的孩子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三是网络的普及,使分辨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言论与观念的影响。

2转变小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改变小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现状,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困生成因并对症下药

2.1内因着眼

2.1.1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与家长应及时注意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认知问题,找出错误的共性,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区分。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易混淆字词的认知与记忆。教师可以采用编儿歌、图形记忆等方法帮助学困生理解与记忆。

2.1.2训练注意力与记忆力

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当教师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走到其身边或是以眼神进行提醒。讲课中,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教学环节,例如找一找的游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观察并记忆图片。

2.1.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学困生,教师应增加基础逻辑思维题目,由浅入深地培养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思考超过10分钟后,仍然未得其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求得答案。

2.1.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学困生大多性情自卑胆怯,教师应在课下加强沟通交流,为每位学生都确立一个近期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例如,给他们确定一个短期目标,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只要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有一次举手发言,教师都应及时点名表扬,让学生产生学习自豪感,学生的自信会逐渐形成。

2.2外因着手

2.2.1营造学习氛围,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让小学学困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耳濡目染,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在校园内增添学习感染物,让学生无形中督促自己要奋发努力。学校还应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给予奖励。同时学校应实行自由、民主的教育模式,顺应儿童好奇爱玩的天性,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教师应鼓励学困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活动项目,在活动中发现学生自身优势,帮助内向自卑的学生树立信心。

2.2.2提高专业素养,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严格要求,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同时给他们设计难度大的作业,促使他们更进一步。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降低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布置家庭作业时以基础练习为主,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2.3多鼓励少批评,发掘学生闪光点

小学生还不能树立牢固的自信心以及自我效能感,自信心容易受外界干扰。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而不是指责与批评。教师应在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给予提示和鼓励。同时教师可以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使每位学困生的长处都显现出来,促使其他学生尊重学困生,并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消除自卑。

2.2.4创造学习环境,营造自由氛围

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对改变小学学困生的现状有着显著影响。学生在家学习时,父母应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与帮助。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长要多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更佳。

2.2.5远离不良风气,培养健康思想

学校、家长应共同努力,帮助学生远离那些消极负面的言论信息。学校和家长应避免学生沾染上社会的不良风气。父母要多让孩子接触积极的事物,闲暇时带着孩子出门旅游,亲近大自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学困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个性特点,改变小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且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困生走出困难,迎接阳光。

参考文献

[1]孙婷.寄宿制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J].智力,2022,(10):154-156.

[2]郭素.培养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8):143-144.

[3]刘奇国.学困生转化理论研究[J].甘肃教育,2021,(1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