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通的意义空间重构高校公共课教学的5W模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基于共通的意义空间重构高校公共课教学的5W模型

陆咪咪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

摘  要:教与学本质上是教师传授与学生接受的传播活动。从传播学视角剖析高校公共课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作为传受双方通过彼此间互通的意义空间形成互动联系,在此基础上,重构公共课教学过程的5W传播模型,以此探析高校公共课教学传播效果提升。

关键词:高校公共课;教学传播;共通的意义空间;5W模型

育人是“传授”“接受”互动的传播过程,需要教育者将特定的理念思想传递给学生。育人过程中,受众的“接受”程度,从认知思考到价值形成再到行动驱使,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育人的成效,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能将外部的教育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心理诉求。

一、5W传播模式和意义交流活动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 (取得了什么效果),[1] 分别对应着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最基本的要素。

如将这五要素引入高校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理解为:教师(传播者)将教学内容(传播内容)通过PPT、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媒介)形式传播给学生(受众),学生接收信息内容后,对此产生一定的理解与反馈(传播效果)。可见5W模式较为简单清楚地阐述了传播中的单线性过程,而传播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各环节各因素间的互动关联是一个复杂且系统性的整体。

米德等学者认为,传受双方的传播本质上是意义交流的活动。意义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2] 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而言是其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想(意图);对受传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因此,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传受双方,各自建构着自身的意义空间,产生互动交流的效应。

二、用意义交流重构教学过程的5W模式

若将师生传受双方的意义交流互动融入5W传播模式,可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教学传播各要素间的整体性联系。即,作为传播者的教师根据个人经验、知识水平及目标动机,建构自身的意义空间,并将其通过语言等其他教学辅助符号输出学生作为受众在接收教师输出的内容后,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及个体特性,对内容进行消化理解,形成自身的意义活动空间。在此结合5W传播模式和意义交流,重构一个系统化的教学传播模型,如下图所示。


传受双方师生间的意义交流过程中,各自有着对符号讯息的解读和诠释,以此构成各自的意义空间。举个例子,教师传授关于“共同富裕”教学内容。在讲课前,教师(传播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学术知识水平、学识储备及教学目标,通过语言及其他教学辅助符号建构自身的意义活动空间。在讲课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PPT、短视频、图片(传播媒介)等形式向学生(受众)讲述关于“共同富裕”背景、内涵及相关案例(传播内容)。学生接收后,需要在自我认知结构及传播语境的基础上,既要理解教师讲述的字面意思,还要体会“共同富裕”的内涵及本质,并且根据实际思考“共同富裕”与自身的联系等,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学生的意义活动空间。在此交互传播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意义活动会产生交流或碰撞,学生对教师传达的意义产生肯定或否定性理解,并无形中影响学生今后的行为举止。从思考认知到价值形成再到行为显现,这就是意义互动交流的结果(传播效果)。

但意义的交流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3]可见,教师在传播教学内容时,需建构符合学生受众接受的意义空间,双方间有了更多的共通的意义空间,才利于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今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彰显了不同国家和种族间的文化包容尊重,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全人类共通的意义空间,正如中国奉行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国际交流传播中,国与国之间存在着诸多意识形态及文化鸿沟,俗话说,“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何做到接纳和尊重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及思想,需要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探寻中西方价值观的共通点,缩小传播阻碍,促进国际认同。

由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人阅历、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意义空间是不可能完全重合相同的。即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编码,即每一位教师建构的意义空间都是不同的,因此输出的内容也会随着符号信息、传播情境有所不同;而对于同一位教师传播出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也会对此有不同的解码,因此每一位学生重构的意义空间也是不同的。

但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重合共通的部分来进行,因而,教学互动的交流过程中,若能扩大师生双方间共通的意义空间,便能进一步加深传受双方的沟通理解,从而加强传播效果。

三、从5W层面构建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交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回至拉斯韦尔的5W传播要素,从这五个要素切入构建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进而加深彼此间的沟通理解,填补传者与受者间的认知鸿沟,减少传播阻碍,提升传播效果。

(一)传播者与受众

教师与学生作为公共课教学中的传播者与受众,阐明了“谁来教?对谁教?”的问题。公共课教师不同于专业课教师,他们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且课程内容较专业类课程理论性更强、实操性更少,学生接受度偏低,这些对公共课教师的基本素质、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共课教师应与学生搭建教学过程中的互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自身的公共课教学能力。教师教了多少,并不等于教会了学生多少,教与学之间有受众的接收理解过程,想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度地消化吸收课堂内容,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建构和输出方式的把控,学生才会乐于去接受。

(二)传播内容与渠道

在教学传播中,教学内容和渠道形式阐述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对于公共基础课的传统看法,普遍认为其较为枯燥乏味、重理论轻实践,如何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公共课应整合多学科资源,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分类教学、因材施教,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挖掘各个课程的特色,利用典型教学案例和多样化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使理论知识鲜活化,学生通过学习,能体验乐趣、享受快乐,有了更强的主动性,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

公共课教学还应结合实践,课程设置上增设实践模块,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实际生活。可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方式,与地方共建共享体育馆、美术馆等公共场馆或实践基地,师生共同参与创作、推广文化资源;与社会合作开设相关公共类课程,引入社会人才资源,合作育人;建立跨校联合培养机制,实现场地、课程、师资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形成系统化且高品质的育人模式。

(三)传播效果

从教师到教学内容、媒介,再到学生,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该如何反馈和体现呢?这影响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及今后教学的质量和改进。一方面,教学效果可通过学生的成绩、技能、素养等水平来体现,公共基础课应更侧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在效果评估中,纳入日常参与、活动实践、竞赛参赛等综合素质测评;另一方面,教学效果也可通过教师的评教反馈来体现,应分课程分类别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专项督导,结合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评教质量,形成多元化的效果评价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改进。

高校公共课教学好似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它不一定在当下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素质修养、行为举止。公共课教师需要构建与特定学生相符想通的意义空间和话语体系,才能让学生真正心领神会,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和效果。

参考文献

[1][2][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0,39,44

基金项目:2022年度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共通的意义空间重构高职公共课教学的5W模型研究”(GG2202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