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飞行人员心理品质与飞行安全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基于飞行人员心理品质与飞行安全教学研究

李,飞1,刘斯文2,安,舒3

1.2 空军航空大学 吉林长春1300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93123部队 吉林长春130000

摘 要:飞行安全是航空界一个永恒的话题,飞行员心理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飞行活动的安全。加强对飞行人员心理品质的教学研究,降低其心理因素造成的失误,已成为飞行安全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心理品质,提出了如何教学养成、激发飞行人员良好心理品质的具体做法,较好地提升飞行员心理品质,保证飞行安全。

关键词:飞行安全;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对于飞行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品质差的人易产生惊慌、焦虑、恐惧的心理,极易对保证飞行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是容易犯错误的, 即便是扳动一个简单的开关,在反复几 千次、上万次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出错的概率,这也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飞行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因此,加强对飞行人员心理品质的研究和培养,降低飞行员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已成为航空界加强研究的问题。

1 影响飞行人员心理品质的主要因素   

人为因素飞行事故,表象上是飞行人员操纵动作错误,导致飞行状态产生严重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修正造成的。而实质上是飞行人员在实施飞行时由于心理原因出现某些失常,而不能正确调节操纵动作的结果。从发生的大量飞行事故分析来看,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驾驭飞机的自信心

飞行自信心对完成飞行动作质量和飞行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信心不足的飞行人员对于实施的飞行任务和保证飞行安全心中无底,担心自己的身体、知识、技能和应变能力等不能适应飞行 活动的需要,飞行前往往情绪低沉、焦灼不安,大都出现睡眠障碍。信心不足直接导致飞行前心理动员水平不高,影响正常的飞行准备和操纵质量,在飞行中易出现严重操纵错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易出现恐惧心理而减弱正常的操纵能力。自信心不足还很容易在飞行中出现反面作用,使处于抑制状态的大脑皮质对各种传来的刺激,不能引起应有的兴奋,不能感知也难以进行记忆和思维活动,对器官也发不出指令。

1.2 飞行员的个性缺陷

气质特点和性格上的缺陷与飞行事故也有一 定的关联。以下心理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飞行事故: 笨拙,灵活性和敏捷性差;机智和机警性不足;神经兴奋过高,情绪不稳定,疲劳过度;卤莽、草率和轻浮; 缺乏自信心的自我监督;过分自信; 体质的疲劳性,虚弱和神经抑制;烟酒过度以及滥用其他刺激性和麻醉性手段。

多发事故倾向个性特征评价统计分析表明: 自以为是,有冒险倾向;喜充好汉,逞强显能,处事轻率;大大咧咧,漫不经心;激动易怒难自控;易受情绪影响等五种特征是飞行事故易发个 性特征。

1.3 飞行时注意力分配不当在飞行

活动中,注意分配不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注意过度集中在某一客体上,导致注意范围狭小,不能有计划地分配和转移注意力,更难以 及时注意临时出现的重要信息。另一种是注意的 稳定性差,注意中心很容易被一些临时出现的次要的甚至无关的信息所吸引而分心,也不能有计 划地分配和转移注意,往往丢掉飞机状态、发动 机及飞机各系统工作状态等需要经常注意的客 体。     

1.4 飞行技术能力素质偏低

飞行技能和技巧的发挥是受能力素质制约的。能力素质偏低往往应变能力就比较弱,处理特殊情况难免产生失误。飞行中能力素质差的飞行人员容易形成飞行操纵动作的动力定型,各种技能过于僵化,缺乏随着具体条件变化而改造技能 的应变能力,在飞行条件突然变化时也不知变通或不会变通,往往以不变应万变而出现严重飞行偏差,错误处置特殊情况,导致飞行事故。

2 如何通过教学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质 

2.1树立飞行安全心向

心向指心之所向。做事的习惯性倾向,称为心向。树立安全心向,就是帮助飞行人员在飞行活动中形成保证安全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飞行人员的安全心向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建立:其 一是组织的指导;其二是飞行人员本身的反应系统。通过组织的指导树立安全心向,一般采用安全教育、安全习惯养成等方式,安全教育应充分重视和利用飞行实际中成功的典型经验和失败的 教训,促使飞行人员在学习中“内化”。飞行安 全教育要结合本部队的实际,选择与飞行意外情况有关的因素(如飞行课目、飞行季节、人员 等),加强对倾向性事故和问题的研究,提出相 应的安全措施。安全习惯是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特 征,它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心理和行动的融合、 定型过程。起初通过领导的言传身教,以纪律来 约束行为,尔后出现类似的情境,飞行人员就以 相似行为方式重复反应,久而久之,这种行为方式的动机不断扩展到类似的情境中去,逐渐地就在心理和行为上被概括和固定起来,成为安全习惯。

2.2 提高控制自我的能力

飞行安全“人的因素”中十分强调飞行人员 严格地执行法规,按照条令、条例和各项飞行规定去做,这不仅是尊重科学的表现,也是保证安 全的前提和基础。飞行人员的法规意识,从心理 学讲,就是自我控制能力。自控能力是指通过抑 制直接的、短期的欲望、冲动的能力。飞行人 员在飞行中常伴有一些企图满足个人某种心理需 求的冲动,如寻求感官刺激,体验奇特身心感 受;有的想通过一个动作在人面前显示一下,以 赢得赞许和尊重;有的技术进步后沾沾自喜,对 一些科目难度、进度不满足,想超前探索而超出安 全界限。飞行人员自控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端正 和强化飞行动机的过程。因此,要教育飞行人员牢固树立为国防事业建功立业、为提高部队战斗 力和飞行安全做出贡献的志向。

3 激发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学方法研究 

利用一定的 外部条件,使已经形成的安全需要由潜伏状态转 人活动状态,使之成为飞行员实际保证安全的动力。      

3.1 保持适度的安全压力

适度的安全压力可以使飞行人员集中注意力, 提高忍受力,增强机体活力,减少错误的发生。 飞行人员在压力情境下不断地学会应对的有效办 法,可以使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安全压力会促进飞行安全,过大的安全压力反而会降低飞行安全。

3.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从心理学角度看,“预想”就是想象在飞行 安全上的具体运用,即对从前感知过的记忆形象 进行加工改造而制造出新的形象。从生理机制上 看,想象又是人脑中已有的暂时联系,重组成新 的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飞行人员结合飞行任务,在地面分析演练好特情处置的方法,通过预想在头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一旦遇险便能正确 操纵。“预防”就是做事前的预先准备工作,做到勤检查、早发现,一有问题及时解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3 建立“竞争”机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竞争”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因为竞争中人们存在想赢而不想输 的感情动机。安全竞赛中人的智力、体力和情绪 等都变得饱满、紧张,成就动机强烈,因而能使 人在安全活动中发挥最大的身心潜力,做出最好的表现,从而达到激发安全心理、增强飞行安全的目的。最佳竞赛应该是个人与集体的形式有机的结 合起来。

作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既要有高超的飞行 技能,又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能使飞行人员遇到特情时沉着冷静,果断处理,化险 为夷,能使飞行人员控制住自己紧张的心理,抓住有利时机正确处置。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飞行安全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陈亮.安全心理与飞行安全[J].空军西安飞行学院学报,2019,(04).

[2]冀晓东.飞行员心理品质与飞行安全[J].中国民航大学国际飞行学院,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