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水利工程陆生生态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水电水利工程陆生生态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璇,韩禹默,蒲慧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水利建设部门要提高认识,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学习水利设施建设新技术、安全建设知识、岗位职责等,还要普及国家在水利建设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提升人员的专业化素养。在培训工作开展之余,还要进行人才激励工作的开展,表彰那些在水利设施建设领域有着积极贡献的人才,不只有物质奖励还要有精神奖励,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这些举措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让人才为水利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用

  引言

  我国水土流失严峻现实,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的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其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充分考虑及应用各种生态学原理,能够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不仅科学而且周全,能够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的水土流失困境。

  1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发挥的作用

  就目前的经验来看,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相对最为高效的方法即为做好生态修复,确保水土的稳固性,不仅切实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生态修复的同时还能够聚合资源,在保证效益的同时为提升水电工程的质量与效率,最大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经济成本。

  (1)减少灾害的产生生态修复作业,是保证水利工程不影响自然生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完成生态修复作业后,能够恢复在工程前当地植物的土壤固定能力,一旦土壤得到了固定就能充分保证蓄水能力,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只有保证土壤的水分,才能保持正常的自然水循环,提升治理成效。

  (2)促进相关行业利益和效率的综合性提高所谓水利水电工程,是将自然界中原本的水循环系统加以人工后天的改造,然而受限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施工技术以及方法仍然不够完善,所以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或多或少的水土流失的负面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此同时,由于水土流失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引发山体滑坡等,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开展一定的生态修复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保证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落实了我国可持续户发展的重要要求与目标。

  2生态修复对于治理水土流失的必要性

  生态修复就是要纠正人们以往生态重建的思路,在修复和治理环境的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通过有效的干预,减缓环境恶化的速度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速度,加速地表植被的恢复,降低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生态环境的负荷不断增大。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而且近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仅依靠人为干预的方法已经很难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是完全通过生态重建来治理环境,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工作都是在小范围开展的。其次,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政策来修复生态环境,就目前的结果来看,该措施被有效实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宣传,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自然环境的复杂程度和自我修复功能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目前,我国所开展的生态系统重建工作主要是在西北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种植人工防护林和草场,虽然在防风沙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所种苗木单一,导致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一,对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较弱,重建的生态系统很容易发生病虫害。最后,随着退耕还林、禁止放牧政策的实施以及森林保护区的建立,我国各地的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改善。
 3解决水环境保护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建立全面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为全面落实各项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还需建立全面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水环境保护管理范围、管理流程及各部门的管理权责,以促进各部门均能严格按照该项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水环境检测和修复管理,才能推动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和高效开展。另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还需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和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机制,以更好地监测水环境的具体情况,如构建水环境监测网络,借助于该监测网络不仅能快速和全面地获取水环境保护管理相关的数据,同时还能在线对水环境污染相关问题进行处理。

        3.2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完善水环境监测内容

        水环境质量监测是水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水环境质量各要素进行实时监控,消除水环境质量中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工作,保证水环境质量的技术与管理活动符合管理体系文件与国家技术规范要求,保证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协助进行水环境质量管理。在水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设水质监测点,对于水样实验分析和数据记录需要严格按照三级审核制度进行,保证监测数据公正可靠,提高区域水环境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于监测目标采样、记录、分析人员配备不够,专业能力与技术缺乏等情况,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管理方法、管理理念与专业技能培训等,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性。同时,要避免因监测仪器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监测误差,对老旧设备要定期进行更新换代。

        3.3完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一直存在多部门管理局面,容易导致权责不明现象,因此,需要重新制定规范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我国水环境监测管理问题。水质监测是进行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能够影响到数据精准度和客观度,能够为水资源管理打造良好基础[7]。同时,需要实现多部门联动局面,通过互相验证获得的相关数据,从而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为监测分析提供准确数据。另外,提升检测人员对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到水环境保护的实际效果,明确各个监测人员的责任,能够帮助员工认清自身定位,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现象,也能督促员工认真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结语

        在水环境保护进入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阶段后,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水环境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在水环境质量管理时形成以水保部门中为主体,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有机整体。在制定水环境管理措施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决策,以政策法规为指引,根据当地水环境现状制定相关政策,不断促进水环境治理的法治化、协同化、信息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的水环境管理机制,推动水环境管理措施落地施行,实现水环境质量的全民改善。

        参考文献:

        [1]刘晏含.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J].海外文摘•学术,2020,(01):1-2.

        [2]黄绍洁,张琳,赵馨,等.探讨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J].节能与环保,2018,(08):40-41.

        [3]杨宝俊.探讨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J].城市周刊,2018,42):77-77.

        [4]吴舜泽,王东,马乐宽,等.向水污染宣战的行动纲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读[J].环境保护,201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