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殷启雨

新乡市中心医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在儿科护理中探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儿科治疗的患儿80例,使用平均方法分到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统计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安全隐患和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使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儿科护理工作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儿科;应用价值

引言:儿科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所收治的患者较为特殊,普遍年龄较小,身体各项机能处于发育阶段,思维能力相对较低。另外,儿童在家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对护理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护患纠纷。因此临床中应该积极改善护理方式,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人性化护理,对患儿的各方面需求进行关注,并给予相应的满足。为了进一步分析儿科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本研究选择部分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同期选择另一部分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比较后记录结果,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患儿80例,依据平局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儿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50例和30例,最低年龄的患儿1.48岁,最高年龄的患儿6岁,(3.72±0.57)为平均年龄,以上治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进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中,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为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人性化护理小组。在儿科病房中,选取具有丰富经验,且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组成人性化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参加有关儿科护理知识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对护理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预防和处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全面的责任心,保持工作热情,面对患儿时要有耐心,从而获得患儿或家属的信任,促进依从性提高。(2)环境方面的人性化护理。儿科收治的患者年龄较小,当进入陌生的环境时,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同时对诊疗时的各项操作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加之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无法真实阐述自身感受,往往会出现抗拒和哭闹不止的行为,为了避免对患儿造成影响,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站在患儿的角度,对病房环境进行调整,可采用儿童喜欢的贴画贴在墙面,依据患儿的个体差异,为其准备玩具,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可在病房中播放适合儿童的音乐,从而转移注意力,以此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另外还需要合理地摆放病房的物品,定期清理和消毒。(3)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少,身体各项机能以及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感知力较弱,儿童认为亲近的人,会对其产生依赖,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良好的配合。此时护理人员需要报以积极的态度与患儿沟通,采用温和的语言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此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同时还应用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告知患儿家属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并将各项护理操作的重要性向家属详细讲解,并介绍医护人员的情况,获取家属的信任,提高临床配合度。(4)人性化护理操作。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提前告知家属各项操作的重要性,待患儿和家属理解后,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如果患儿存在较大的抗拒心理,则指导家属给予协助,或护理人员给予安抚患儿的情绪,稳定后进行各项操作。

1.3观察指标

(1)护理后对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同时详细统计是否发展护理纠纷事件,并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将上述数据记录后进行组间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均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方式呈现,且数据较多,因此为了清晰地完成数据分析,将其纳入SPSS 22.0计算机软件中,其中可使用百分比完成计数资料的描述,并在检验的过程中采用X2代表;使用(±)完成计量资料的描述,并在检验中采用t代表;若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代表。

2 结果

研究组安全隐患和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高,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比较两组安全隐患、护理纠纷和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安全隐患

护理纠纷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

40

1(2.5)

0(0.0)

39(97.5)

参照组

40

5(12.5)

6(15.0)

31(77.5)

X2

4.768

9.756

11.689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儿科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科室之一,主要是该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年龄较少,五加仑是身体各项机能,还是认知体系、情感体系均未发育完全,在临床中接受护理时,往往存在不配合的表现[1]。如今,家庭中对于儿童的重视程度较高,在接受治疗时,稍有不慎就会牵动家属的情绪,导致护患纠纷发生,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临床中应该积极探讨新型护理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儿科护理的各个环节

[2]。本研究提出人性化护理的新思路,将该护理模式应用到研究组中,结果显示,该模式护理后提高了护理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与使用常规模式的小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配合度,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珍,邓丽君.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296-297.

[2]王英军,王英. 儿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后的患儿满意度情况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18):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