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

王新雪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科技处,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一)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调查报告[1],2018-2020年高校有效专利产业化率和有效专利实施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专利许可率及有效专利转让率虽然高校每年都在增长,但与国家平均转化情况相比仍有差距。

表1  2018-2020年专利数据统计情况

年份

有效专利产业化率

有效专利实施率

有效专利许可率

有效专利转让率

全国/%

企业/%

高校/%

全国/%

企业/%

高校/%

全国/%

企业/%

高校/%

全国/%

企业/%

高校/%

2018年

36.3

46.0

2.7

52.6

63.2

12.3

5.5

6.1

1.8

3.1

3.2

1.4

2019年

38.6

45.2

3.7

55.4

63.7

13.8

6.1

6.1

2.9

3.5

3.7

3.2

2020年

41.6

46.0

3.0

57.8

62.7

11.7

6.3

6.5

4.4

4.4

4.5

3.6

(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基于转化需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于2018年印发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对转化过程、收益分配及保障激励等做出了规定。学校自2018年开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五年来共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4项,转化至30家中小微企业,到账额184.38万元。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以转让为主,转让价格确定方式为挂牌交易。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目标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达到800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任重道远。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

尽管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但是仍然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一)缺乏技术转移的专业队伍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参与人员既要熟悉与科技成果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要了解企业的运作规律,并具备后续跟踪服务能力[2]。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业人员的管理。根据2020 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1],高校建立了知识产权专职管理机构的比例为 44.2%,建立了兼职管理机构的比例分别为 45.7%,尚未建立管理机构的比例分别为 10.1%。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中,无专职管理人员且兼职人员人数在1-3 人(不含 3 人)的占比最高,为 22.9%;其次是专职管理人员 1-3 人(不含3 人)同时有兼职人员人数 1-3 人(不含 3 人)的情况,占比为 15.7%。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科技处,专职负责科技成果转化人员1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低是高校成果转化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专利技术水平较低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职责,更加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在学校氛围的影响下,应用型高校更注重实操性,往往创新性不足。目前我国高校专利申请仍然处于“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的阶段,很多专利是基于学校的科研奖励体系而产生的,为了获得专利奖励而申请专利,而不是基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埋头搞科研的情况使得具有科技成果转化价值的专利少之又少。

(三)校企合作未深入化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大多表现为:(1)协同育人:企业作为学生参加认识实习、就业实习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企业专家作为外聘教师给学生授课,并吸纳优秀毕业生就业;(2)实践锻炼:企业作为高校教师工程锻炼的基地,满足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及社会服务的需求,但实践锻炼一般时间较短,很难实现科技创新。产学研三方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协作机制,但大多处于较浅层面的合作,没有深层次的技术交流与协作,这种协作机制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产学研各方的作用[3]

(四)科技成果发明人缺乏积极性

高校科技成果发明人转化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1)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淡薄;(2)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和考核评价中占的比重较小,教师更愿意将精力放在权重大、效果好的论文、项目中;(3)科技成果转化的收入在按比例进行分配后,由于财务管理制度,拿到报酬的过程一般都比较繁琐漫长;(4)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过程复杂,需要多重审批,转化周期长,影响了老师的转化积极性。

三、推进应用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设立知识产权专职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才队伍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设立知识产权专职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非常必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的能力是确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高质量实施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价值评估能力、营销能力、商业运作能力的具有法律基础并且熟知知识产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知识产权专职管理机构,实现专利从申请、审查、授权、维护、转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学校专利申请质量

[4],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源头活水。

(二)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产教融合,实现高校为企业服务,企业为高校引导,产教协作,合作共赢。高校必须确保研发的科技成果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和企业发展需求,研发和应用不能脱节;同时要求企业建立起能够承载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转让和承接不能脱节[5]。学校可以将特色优势学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三定向”的转化模式:由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学校定向研究;学校研究成果对企业定向转化;对转化后的成果提供定向服务,持续保障。

(三)多方入手提升教师积极性

学校邀请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专家入校开展讲座,增强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和考核评价中的比重;简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缩短成果转化周期。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数据

https://www.cnipa.gov.cn/col/col61/index.html#mark

[2]曹长芳,高涛.产教融合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03):161-164.

[3]郭卫云,张坤朋,曹新江.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0):21-22.

[4]覃杏柳,苏聪学,黄翔.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西高校知识产权工作探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32):8-11.

[5]朱佳俊.加强校企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J].安徽科技,2017(10):26.

基金项目:2022 年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高教研究课题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及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GJ-202203)

作者简介:王新雪 (1990-),女,山东滨州人,高等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