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村庄规划重点工作任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3

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村庄规划重点工作任务研究

钟瑞锋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30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本文论述了村庄规划工作之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把村庄规划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紧紧结合,研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村庄规划的重点工作任务内容,为乡村振兴落地生根保驾护航。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生态文明

1.村庄规划工作之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解读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

1.1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强化规划引领,完善规划体系。国家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乡村振兴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之一,作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自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做好法定的村庄规划,理清村庄发展思路,明确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优先序,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统筹安排各类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布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要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安排等,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

1.3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平台载体

村庄规划作为一种空间规划,坚持县域一盘棋,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统筹生产布局、生态保护、生活服务“三生”空间的落实。村庄规划的近期目标要实现村庄建设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了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因此,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蓝图的具体体现,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平台载体。

2.村庄规划的重点工作任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村庄规划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落实各种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引领下,村庄规划应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开展工作。

2.1村庄规划要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为乡村振兴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提供空间保障

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乡村振兴要求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乡村振兴提出,到2022年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发展目标。实施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2022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4亿亩,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5个等级(别)以上。

村庄规划不得突破土规确定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不得突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一要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划定成果,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实现精准化管理。二要落实农田整治、水田垦造、拆旧复垦安排。统筹安排农业发展空间,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布局,明确农业空间管制规则。

2.2村庄规划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践行乡村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

到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这是乡村振兴的远景谋划目标之一。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原则,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走绿色发展之路。

村庄规划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一方面要将具有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海岸生态稳定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遭严重破坏的生态极敏感区脆弱区应优先划入生态空间。另一方面要明确生态空间管制规则,提出村庄生态环境修复和整治措施,优化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村庄建设不挖山、不填湖、不毁林、不破坏地形地貌。

2.3村庄规划要统筹划定乡村产业发展空间,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导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稳步向前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振兴,“农业强”的基本目标才会落到实处;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农村美”的物质基础才会不断夯实;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激活经济、富裕农民,“农民富”的根本目标才会实现。因此,要把握城乡发展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的机遇,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

村庄规划要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明确村庄产业定位,提出产业发展思路和策略。一要统筹划定乡村产业发展空间。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谋划村庄产业发展,合理安排一二三产用地布局,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确定农林牧渔生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旅游发展区等产业集中区的范围和规模,确定经营性建设用地规模。明确产业用地的用途、强度等要求。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二要积极用好规划“留白”机制,主动作为,根据村庄的实际产业发展需求,在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解决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建设的用地需求,繁荣乡村产业。

2.4村庄规划要以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并重,打造能承载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避免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

村庄规划要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大力提升农房设计水平,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农房规划建设要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精心打造建筑的形体、色彩、屋顶、墙体、门窗和装饰等关键要素。对传统村落内的新建农房要与传统建筑、周边环境相协调,营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环境。鼓励结合发展民宿、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全面推进乡村绿化,保护古树名木,规划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提出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指引,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对具备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村庄规划要做好公用工程设施规划,优先解决村庄道路硬化、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卫生改厕等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问题,各类设施布置应兼顾村民使用方便和管理维护的需要,鼓励有条件的连线连片村庄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规划,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具体提出村道拓宽、改造提级方案,确定需硬化村道的线路和硬化模式,提出具体的硬化要求和改造措施;定村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方式,合理配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箱、清运工具,提出村庄保洁方案;明确供水、电力、供气、电信等设施的位置、规模、线路敷设等建设要求等。

在规划村庄有序建设的同时,村庄规划要注重村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延续乡风文明。通过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明确管制规则。挖掘和提炼村庄自然、人文要素符号及传统乡土建筑特色,兼顾村民实用和现代审美的需要,提出村庄景观风貌控制性要求。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口头传统、宗祠祭祀、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表演艺术和手工技艺等非物质遗产提出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措施;对拥有古驿道资源的村庄,在做好普查、保护及修复工作基础上,建立古驿道标识系统等配套服务设施,提出整合串联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生态、旅游等资源的策略。

2.5村庄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以深化村民自治为实践,助力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乡村姓农,乡村是农民的乡村,乡村振兴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

村庄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激发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村民、政府、企业、规划师多方协作联动的规划编制工作机制,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村庄治理模式。一是村庄规划编制前要通过走访座谈、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和驻村体验等方式开展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村庄基本情况、现状特征、主要问题、发展诉求等,明确规划目标和规划重点,建立村庄建设需求台账;二是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不断收集农民的意见,落实村民的意愿,完善规划方案;三是村庄规划审批通过后,要通过村委进行方案公示,要对农民进行宣传,确保农民了解规划,更好地施行规划,让规划落到实处。

3.结语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也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在乡村振兴的宏大战略蓝图上,这五年仅是一个开篇。往后,要一如既往持续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把握村庄规划的重心和主线,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以村庄规划推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Z],2019.

[3]杨贵庆. 新时代村庄规划的使命和特点——《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解读[J].小城镇建设,2019,37(1):119-120.

[4]苏志军.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路及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18(9):21-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