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田径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策略的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优化田径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策略的优化

厉文娟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北校区221011

【摘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但是,我国小学体育课田径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填鸭式教学模式,并且,由于教师过分追求田径课程的系统完整性,教学模式明显忽视了整体的教育质量,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田径;小学;教学策略

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体育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比较僵化,对体育的重视不够。同时,教师的教学策略较为传统,难以提高教育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优化和改进小学田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足够的田径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在内容、形式、德育等方面优化田径课,在改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传统印象的同时,让田径课堂焕发活力,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掌握田径项目。因此,本文从以下部分入手,对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策略进行考察。

一、融入趣味性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

在最新的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提高小学生的体能,更要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发展运动能力,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通过体育锻炼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和心理,更能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完全适应新课堂模式,教师必须坚持“乐中学”的教学原则,在课前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并将其记录下来,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格外注重学生技能发展,熟悉每位同学的擅长点,将原本田径训练中过于注重竞争的观点摒弃,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能够身心投入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的热情。例如,若本节课的重点是耐力跑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每个同学的体质不同,耐力跑的坚持时间也会有很大区别,若教师一味地强迫学生跑步,那么不仅会严重降低学生田径训练的积极性,甚至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可以在耐力跑训练中向学生渗透一下户外越野或者野外生存的知识点,让学生对耐力跑有一定的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更好的参与进课堂中,不仅改进教学内容,还改进了田径训练乐趣,让小学生激发对田径训练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展现榜样的力量[1]

二、营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成效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舒心,放下警惕心理,充分融入课堂,而严肃、紧张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感到畏惧,从而不敢参与课堂,因此营造具有趣味性、能够让学生感到温馨的教学环节极其重要。基于此,按照“快乐运动理念”的指导方针,体育教师在优化田径训练时应更加注重营造教育环境和课堂氛围,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变化之外,更应该关注小学生的情感需求,将情感因素渗透进游戏中去,通过采用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模式,更加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活跃了课堂氛围的同时,更能够极大地鼓励学生进行下一步训练,可以说,游戏在小学田径训练中占有很重要的因素。最后,教师在构建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时,还可以加入多种学生常见的游戏材料,诸如跳绳、沙包等等,根据学生的爱玩心理,有效的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训练。曾经的田径训练往往是枯燥的,每次上课后很多学生都会感到身心疲惫,长久以来不可避免的出现厌倦心理。因此,在营造有趣的教育环境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有趣的素材。例如,引导学生在排球架上拉一根电线,用从家里带来的废弃毛绒玩具装饰排球架,组织学生站在30 米外用标枪击中玩具。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运用游戏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教学进程,还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善,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以及表现欲望,教师需要合理运用这一特征,有意识地营造竞技性的田径氛围,使得小学生可以在表达动力和竞争意识的倾向下积极参与田径运动,从而更好的掌握田径运动理论知识与运动技巧。

三、善用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参与程度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育评价起着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为此,教师需要完全抛弃曾经分数至上的评价原则,将评价模式多元化,例如可以根据学生体质差异进行分层评价,或者根据学生整体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等等,都能够很好的鼓励学生。从学生层面来说,一个科学、多样的教学评价更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相连,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使他们能够参与体育运动。基于小学生身体素质和个性特点的不统一,教师应否决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尤其是体质能力较差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应适当降低评价标准,使学生不因达不到评价标准而放弃运动,对于体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2]

四、调整田径教学的难度,实施分层教学

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体质、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就逐渐害怕上课,不敢参与集体活动。所以,教师要考虑到每位同学的心理变化,实行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对每个同学的需求以及差异给予足够尊重,将田径训练实际难度进行科学化的调整,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比赛前,对小学生的体力、体质、爱好等进行各种调查和掌握,使各级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训练目标,并通过田径运动发现田径运动的乐趣。例如在一些运动量较大的课程中,老师应该特别关注体质较低的学生,为这些学生提供特殊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并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田径运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必须通过口头或物质上的鼓励来强化学生对田径训练的信念,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田径训练计划。

总结

简而言之,小学是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田径运动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意志与综合素质,这些优秀品质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或瓶颈时冷静思考。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小学田径基础项目的教学,更要在田径精神的影响下,培养学生的田径精神,不断提高田径能力。

【参考文献】

[1]樊国峰.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 教师,2017,(07).

[2]朱松.兴趣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西部皮革,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