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适应性训练在改善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术前适应性训练在改善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

薛丽云,吴丹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手术前护理时,将术前适应性训练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符合要求的接受手术的患者66名作为研究对象,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录入33名。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并由护理人员给予其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中所有患者在此基础上,由护理人员给予其术前适应性训练,在护理完成后对手术指标进行记录,并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但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好的术前适应性训练,能够保障患者在接受手术时的安全性,对于提高手术质量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来说,效果良好,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手术;护理方案;术前适应性训练;手术室;满意度

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式,在患者手术前十分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应激反应,并且还会引发患者出现机体不适的情况,尤其是手术完成后的疼痛感是外科手术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严重的疼痛会加重患者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并且还会引发患者中枢神经兴奋增加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导致患者的痛觉阈值下降。术前适应性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从多个角度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管理[1],通过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满足不同患者不同方向的护理需求,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2]。本次研究中,探讨分析在进行手术前护理时,将术前适应性训练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探讨体位控制效果。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符合要求的接受胸外科胸腔镜下手术的纵隔肿瘤患者66名作为研究对象,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录入33名。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8:13,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36~65(45.4±6.3)岁;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5:16,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35~65(45.5±6.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告知患者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个体状况,尤其是在进行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时,需要为患者家属讲解关于手术的相关内容,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配合要求,借此保障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

实验组:实验组中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术前适应性训练具体方式如下。

在开展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详细讲解手术内容以及手术治疗期间和手术治疗后的各种注意事项,手术目前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为患者生动直观的讲述手术的过程,尽量消除患者存在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并且与患者积极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与鼓励,使患者能够建立良好的治愈疾病的信心。由于患者在手术完成后需要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这必然会对患者的正常排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患者排便不畅则会增加患者尿潴留的风险,所以在手术前两天则需要训练患者进行床上排便,并告知患者床上排便的各种注意事项。

在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的训练,有助于维持患者血压保持稳定,同时对于术后的插管护理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手术前还可以为患者进行肢体制动性恋,进而使患者的术后适应性得到提升,外科患者由于手术创伤需要对肢体进行制动,患者在制动或者在生殖时间大于6小时后,可以通过平移或者左右轻微旋转的方式活动肢体,以减轻患者出现的不适感。这些内容都可归类到的相关内容中。

1.3 评价标准

在在手术完成后,医务人员记录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并记录各项手术的临床指标。

1.4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windows软件spss 21.00 for windows进行医疗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以及P值检验判断最终结果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统计学意义存在,若P>0.05则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但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压疮

血肿

出血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3

4

2

2

24.24%

实验组

33

2

1

0

9.09%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护理满意评分

对照组

33

18.91±2.16

7.32±2.61

76.55±4.26

实验组

33

13.87±1.49

3.74±1.95

95.21±5.36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中一个较为治疗窗口[3],其中人员流动性较强并且接触到的疾病,整体来说较为复杂,一旦诊疗工作出现纰漏,则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长期如此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进而降低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而影响到临床手术管理工作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医务人员需要强化手术室的优质管理,通过这种方式维持良好的就医顺序,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来说极为重要[4]。术前适应性训练在应用过程中针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一方面能够有助于促进手术能够顺利开展,而另一方面术前适应性训练还能够消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对于改善患者的康复质量以及不良情绪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患者手术完成后保持卧床休养期间,由于肢体长时间的制动和压迫会引发患者出现手术后腰背疼痛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肢体制动训练,则能够使患者准确的掌握,在手术完成后应当如何进行自主活动,使患者能够在手术完成后大胆自主的变更体位,增强患者的手术后舒适性。在手术完成后,由于卧床制动或者精神紧张,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切口出血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血肿,而通过手术前的肢体制动训练,适时的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改变,则能够有效降低血肿事件的发生率,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良好的术前适应性训练,能够保障患者在接受手术时的安全性,对于提高手术质量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来说,效果良好,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红艳.术前适应性训练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比较[J]. 中外医疗,2019,38(34):128-130.

[2]周元华. 术前适应性训练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体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7):152+157.

[3]周丹妮. 术前适应性训练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比较[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149+151.

[4]朱春莲,税毅冬,代来,李可,夏佳. 术前适应性训练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对比[J]. 现代养生,2018,(16):217-218.

作者简介:薛丽云(1991.01-),山西吕梁人,初级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