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排尿障碍的康复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排尿障碍的康复护理分析

魏云梅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包钢医院康复院区)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28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确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膀胱功能;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脊髓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指患者存在一定的脊髓休克状态,同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正常膀胱功能,甚至导致排尿障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且这种状态会持续3-4个月,甚至更久[1]。因此,治疗阶段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不错效果,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选取患者56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3-79岁,平均(50.54±5.44)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44-77岁,平均(50.21±5.11)岁。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衡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对症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操作如下:(1)实施间歇导尿护理。护士采取间歇导尿措施,主要指结合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和液体摄入量进行干预,导尿前,鼓励患者自主排尿,同时对全部尿管采取润滑处理措施,操作时确保动作轻柔,避免导致患者不适,加强对导尿量的控制,保持在400-500ml,结合患者膀胱 功能恢复情况,适当减少到尿量。(2)加强膀胱功能锻炼。帮助患者保持半卧体位,身体稍微向前倾,指导其深呼吸,使腹肌处于收缩状态,以此增大腹部、膀胱、盆底肌压力,实现排尿的目标。如果患者存在痉挛性膀胱症状,需要按摩趾骨上去位置;如果伴随松弛性膀胱症状,则采用手指下压方式促进排尿。如果存在混合型症状,为了有效促进排尿,多采用叩击、压迫等方法。(3)做好体位排尿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站立姿势排尿,如果只能保持卧位,则将上半身抬高,并且在排尿时合理更换体位,确保尿液有效排出。排尿时还可以采用按压腹部与叩击的方式增加排尿量。(4)实施饮水训练护理。护士指导患者早中晚各饮水400ml,两餐之间的饮水是250ml,睡前避免饮水。(5)做好心理支持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然后针对性进行疏导,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病情,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x±s)”表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以(%)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均有所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加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

膀胱容量(ml)

残余尿量(m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8

466.55±55.23

355.47±53.32

208.42±44.21

135.14±33.21

观察组

28

465.25±55.22

244.72±43.12

209.23±44.56

77.23±13.33

t

0.214

8.552

0.353

8.475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泌尿系统感染

尿潴留

尿失禁

总发生率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28

28

2

0

2

1

2

0

21.43%(6/28)

3.57%(1/28)

6.535

<0.05

3讨论

脊髓损伤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导致脊髓压迫或者断裂的一种情况[2]。脊髓损伤之后,患者下肢会出现严重功能障碍,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排尿功能障碍就是常见的一种。随着病情逐渐严重,易导致出现尿失禁、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需要积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膀胱功能,减少并发症。本文所使用的康复护理充分结合患者实际采取针对性护理,满足患者康复及功能恢复需求,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其中间歇导尿是康复护理的关键,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尿路管理方式,对于辅助患者排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这一基础上采取体位干预、饮水训练等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的膀胱产生规律性的充盈,从而积极促进排尿;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排尿能力;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帮助其保持稳定、乐观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对康复造成影响,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说明,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护理是有效的,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护理的优良选择。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蓝佼晖,廖明珍,梁天佳,等. 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措施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10,17(13):42-44.

[2]李婧婧,董洁晶. 间歇性导尿配合针灸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805-1806.

[3]周敏.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间歇导尿术及护理[J].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55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