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热性惊厥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

 阮进,刘月阳(通讯作者)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重庆市涪陵区)  408000

摘要: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也是儿科常见门急诊疾病和住院最多的病种之一。其病因众多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公认与年龄、遗传、体温、感染、疫苗接种等因素有关。本文主要探讨热性惊厥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热性惊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同时对预防热性惊厥发作提供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热性惊厥;发作;危险因素

1概述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1]。FS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国发病率高达3%-5%[2],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及自限性,绝大多数儿童病程呈良性经过,在6岁后停止发作,但仍有极少部分反复发作,或一次热程中呈惊厥持续状态,给患儿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遗留严重的并发症。通过积极文献查阅后,对热性惊厥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危险因素

2.1年龄因素

惊厥是大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导致的不自主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神经髓鞘发育不完善,抑制功能差,兴奋易于泛化,因此当遭遇高热刺激时,中枢神经系统便可出现异常放电而导致惊厥的发生;另一方面,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较差,易罹患各种感染,导致出现发热的机会明显增大,因此小儿FS的发病率就更高。李思秀等人[3]研究显示71.9%的患儿首次FS发作出现在6-36个月,其中12-16个月的患儿占42.8%,而36-60个月的患儿仅占28.1%。证实年龄是FS发作的一个高危因素,其具有强烈的年龄依赖性,以6个月至3岁小儿最常见,而6岁后出现发热伴惊厥发作的患儿更需要考虑其他原因所致。

2.2遗传因素

现部分学者认为遗传因素是FS发病的基础。研究发现约1/3的FS患儿有阳性家族史,其兄弟姐妹有FS病史的儿童发病的风险约为20%,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生FS的风险为35-69%,异卵双胞胎同时出现FS发病的风险相对较小,为14-20%,父母患病的儿童发生FS的风险约为33%,而父母双方均有FS病史的其子代发生FS的风险较父母单方有FS病史的增加2倍[4-5] 。表明相关基因变异是发生FS的基本条件,其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而发病。

2.3体温因素

小儿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在高热状态下,耗氧量增加、细胞能量代谢受限、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更易受外界刺激因素影响,从而引起细胞突变、异常放电,最终导致惊厥发作。FS首次发作常发生于发热第一天体温急剧上升阶段中。在张寿斌等人[6]的研究中,首次出现FS发病的患儿体温均在38.5℃以上,其中≥39.5℃以上的患儿高达68.6%。

2.4感染因素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感染是FS发病的主要诱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出疹性疾病,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耳炎,鼻炎等,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促发疾病,而病毒性感染较细菌性感染更多见[7]。这两类病毒均存在嗜神经毒性,可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脑病,甚或产生过度的体液免疫反应,从而诱导惊厥发作,但临床上常难以鉴别常误诊为FS[8-9]

2.5疫苗接种因素

疫苗接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公共卫生预防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随之而来,疫苗或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热性惊厥、癫痫、脑病等。Tartof等[10]对疫苗相关FS组和非疫苗相关FS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住院率及再发风险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且疫苗相关FS患儿后期发展为癫痫的风险也不会增加。

3结语

    FS发病的危险因素众多且复杂,未来还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探讨FS的相关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小儿FS发作危险因素的概述,为FS的诊治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加强婴幼儿的护理,避免感染、发热,若一旦出现发热,应积极进行退热处理,加强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从而预防惊厥发作。

参考文献:

[1] Seizures S O F , Pediatrics A A O . Neuro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the child with a simple febrile seizure.[J]. Pediatrics, 2011, 127(2):389.

[2] 左启华.神经系统疾病[M].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4-434.

[3] 李思秀, 胡文广, 邓佳, . 热性惊厥首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医刊, 2018, 053(002):185-188.

[4] 彭陈岑,黄建萍. 小儿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实用全科医学(21):351-352.

[5] 章静静,钟建民. 热性惊厥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9):102-105.

[6]张寿斌, 廖华, 严健. 小儿热性惊厥发作和复发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2, 3(1):78-80.

[7]侯艳, 朱松海. 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相关因素分析[J]. 医药前沿, 2016, 6(012):98-99.

[8] 彭陈岑,黄建萍. 小儿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实用全科医学(21):351-352.

[9] 郭嘉诚, 赵武. 家族性热性惊厥遗传学研究进展[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02):141-144.

[10] Tartof S Y , Tseng H F , Liu I L A , et al. Inpatient admission for febrile seizure and subsequent outcomes do not differ in children with vaccine-associated versus non-vaccine associated febrile seizures.[J]. Vaccine, 2014, 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