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磺胺甲基噁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诺卡菌致皮肤感染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复方磺胺甲基噁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诺卡菌致皮肤感染1例

李文波1,郭亚琼1,*王周宝1,张玉娟1,燕晓姣2

1、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99)2、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99)

摘要:诺卡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多为腐生寄生菌[1]主要经过呼吸道或破损皮肤、粘膜形成局部的感染,部分可播散至脑、肝、肾等部位[2]该菌可由呼吸道和伤口侵入机体,引起化脓性炎症,如皮肤破溃,脓性分泌物出现,病理表现为干酪样坏死肉芽肿。此菌临床感染少见且由于生长 2.缓慢易漏检。本院收治1例诺卡菌致上肢皮肤严重感染患者,为增加临床对诺卡菌的认识及治疗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星行诺卡菌;脓肿;感染;复方新诺明;诊断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2021年8月23日因烫伤后右上肢皮肤严重感染于门诊皮肤科就诊,开口服消炎药三天后用药无效,感染进而加重,为进一步治疗于2021年8月26日收住,入院体检:体温37.1℃,呼吸30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正常,意识清晰,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甲状腺无肿大。两侧呼吸运动正常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晰。肺部CT、胸片无异常,心律齐,腹平软,未见阳性体征,无压痛,肝脾未及,右上肢活动受限,双下肢活动正常,双下肢也无水肿、无疼痛感。在家自行有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6X109/L,NO:84.2%,PCT:97.4,CRP:61.3,ALT:80.6,尿常规、生化、凝血提示无异常。查体:右上肢肘关节出可见皮肤缺损创面,创面表面有点状的脓性分泌物渗出且凹凸不平,创面周围组织发红,肿胀明显。入院后因前期无法判断感染病原菌,先给予头孢呋辛静脉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由于感染较严重,在排除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行右上肢皮肤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引流出大量粘稠的脓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立即送检验科微生物室做细菌培养。24小时培养基上细菌菌落呈肉眼可见细小沙粒状,干燥,微凸,立即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发现该菌革兰染色为阴阳不定的呈串珠状、长丝状菌,形态似放线菌,检验科怀疑是一种放线菌类细菌,为确定致病病原菌,延长培养时间,48小时后生长出清晰可见的微黄色细菌菌落,菌落似扣人培养基中,边缘凹陷式生长,菌落不易刮取和移动。盐水涂片时难以把该菌落挑起和乳化,再次革兰染色菌体缩短,但仍呈细丝状,且染色阴阳不定,经一系列生化反应和细菌形态学辨别,最终鉴定为:星形诺卡菌。临床诊断为诺卡菌病,该菌在用药指南上没有太多的药敏实验数据,细菌室采用K-B法做了16种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复方磺胺甲基噁唑首选,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多西环素均有较高的敏感性。起初临床给予“复方磺胺甲基噁唑”,同时静脉输注头孢曲松等对症治疗。治疗不理想。后经临床药师、检验技师、皮肤科、感染科多学科会诊,建议临床视情况根据药敏结果,在臂丛麻醉下行右上肢清创术+VSD负压吸引术情况下,加大复方磺胺甲基噁唑剂量(0.96mg,1日4次),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输注进行抗感染治疗,2周后临床体征、微生物、感染指标均有所好转。

2.讨论:

诺卡氏菌属(Nocardia),也称奴卡菌,是一群专性需氧、可形成气生孢子的放线菌、革兰染色阳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土壤中,不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多为外源性感染。其中星形诺卡菌、巴西诺卡菌、皮肤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以星形诺卡菌最为常见[3]。该菌营养要求一般,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7天后有可见菌落凸起,体外培养时形成真菌样菌落,菌落可呈白色、黄色、橙色、粉红色等,常伴有特殊的如地窖发霉气味或泥土样气味。菌落形态多样,初期菌落细小,表面多皱褶,致密干燥,一触即碎,有的种菌落平滑或凸起,无光或发亮呈水浸状。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表面呈绒毛状气生菌丝。培养早期,菌体裂解分枝菌丝较少,培养后期,形成丰富菌丝体。在液体培养基中上部形成菌膜,下部培养基澄清。菌体具有弱抗酸性,且不均匀,长时间脱色可呈阴性。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有时某些菌细胞阴阳不定,同一菌体红色深浅不同。诺卡菌病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机会感染性疾病。尤其好发于免疫缺陷患者[4],一些长期应用皮质醇类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患者。本案例由于患者烫伤伤口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自身免疫力低下,诺卡菌导致严重感染。怀疑诺卡菌感染患者,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细菌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相结合。临床治疗应选择最佳药物及手术引流相结合,具体方案根据临床基础病、病灶部位、严重程度、自身免疫状况,感染的诺卡菌种属等因素综合考虑。本例感染株药敏试验结果复方磺胺甲恶唑、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奈唑胺、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均敏感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噁唑剂量(0.96mg,1日4次),

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输注进行抗感染治疗2周后感染得到控制。

综上所述,卡菌感染在临床极其少见,而且生长缓慢,在培养基上繁殖到稳定需3-7天[5]。细菌室培养时间不够长,很容易漏检。无菌生长的平皿应继续培养3天,怀疑诺卡菌感染应培养7天后确定无菌生长才可发阴性报告。临床医师遇到特殊病例及严重感染,应及时与细菌室沟通,伤口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第一时间将染色结果提供给临床,进一步延长培养时间,提高见菌的检出率。为降低诺卡菌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需根据检出菌药敏结果选用恰当药物,给予足量、长期、联合用药进行抗感染的原则。

参考资料

[1]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94.

[2]夏玉朝,杨莹,班立芳等.10例奴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5):453-455.

[3][3]潘勇,黄凯,冯成健,刘淑梅等.皮肤诺卡菌感染一例[J].中华临床感染杂志,2012,3(5):180-181.

[4]安娜,钟玲玲。高绪峰,黄新明等.脓液中分离出星形诺卡菌一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6):652.

[5]黄景明,祝文娴.诺卡菌分类及临床意义.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5):137-13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文波,本科,副主任检验技师,从事临床微生物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

*通讯作者:王周宝,主管检验师,本科,从事临床检验微生物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