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 2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彭春

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启东 226241

【摘要】 目的 分析并讨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接诊的下肢骨折患者共计7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双盲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35例,行常规化交锁髓内钉治疗)与研究组(35例,行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就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随访一年后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居于对照组之上(P<0.05)。结论 经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的患肢功能,提升其骨折端的整体愈合效果,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治疗效果;影响作用;研究分析

前言

临床常见的下肢骨折多以股骨骨折、胫骨骨折等类型为主。与上肢骨折相比,下肢骨折患者的组织挫裂创面相对较大,容易对患者的躯体健康、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多以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方式治疗下肢骨折。冉俊岭、段毅等学者[2]经研究发现,该术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纠正患者骨折端的旋转移位、成角以及短缩等异常情况,但在术后康复期可增加患肢恢复不良、骨折愈合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于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例,旨在探究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其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我院接诊的下肢骨折患者共计70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5月。按照双盲法将所选的70例患者样本划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研究组:共有19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以18~74岁为区间,平均值求取为(38.45±6.27)岁;骨折类型:17例胫骨骨折,18例股骨骨折。对照组:共有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以18~72岁为区间,平均值求取为(38.61±6.32)岁;骨折类型:19例胫骨骨折,16例股骨骨折。对比上述两组所呈现的基础资料,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纳入患者行常规化交锁髓内钉治疗,具体方法:在遵医嘱完成相关术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患者应接受硬膜外麻醉处理;待麻醉药物起效后,切开患者的骨折部位,扩大其髓腔,并按照实际骨折情况选择适宜的交锁髓内钉,然后将其妥善置入,有效固定骨折断端。清洁术野,并依次缝合患者的手术切口。

在常规化交锁髓内钉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纳入患者还应联合早期动力化治疗,具体方法:术后第6周,需对患者早期内固定治疗的部位予以切开,分别取出镶嵌在骨折近端、远端等部位的交锁髓内钉,然后对该部位实施动力固定。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骨折端的血痂形成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指导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下肢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后,还需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与Johner-wruch评分标准分别判断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3]。①优:患肢活动正常,并对日常生活无任何影响;②良:患者可正常行走,其关节活动度达到骨折前的50%以上;③可:患肢在行走时存在轻微不适,关节活动度虽有改善,但未达到骨折前的50%;④差:未达到上述恢复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涉及数据行SPSS 20.0统计处理,用()表示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如果差异有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随访一年后,对两组纳入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予以统计计算,研究组为97.14%,对照组为82.86%,研究组明显居于对照组之上(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患肢功能恢复效果(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研究组

35

12(34.29)

13(37.14)

9(25.71)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10(28.57)

11(31.43)

8(22.86)

6(17.14)

29(82.86)

X2

--

--

--

--

--

3.968

P

--

--

--

--

--

0.046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疾病,并具有损伤严重等特点,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不仅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增加骨筋膜室综合症、骨不愈合等后遗症的发生风险,而且还会促使患者产生骨坏死、关节僵直等关节功能障碍性疾病[4]。近几年来,临床对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多以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方案为主。与常规化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相比,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方案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既能提高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效果,又能大幅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随访一年后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居于对照组之上(P<0.05)。由此可知,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可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经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的患肢功能,提升其骨折端的整体愈合效果,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叶武,李智,金玉梅,等. 阻挡钉技术辅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8):825-827.

[2]冉俊岭,段毅,朱乐全,等.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6):75-78.

[3]肖敏锋.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28-29.

[4]闵竞,何盛江,郑华,等.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 重庆医学,2013(25):2988-2990.

[5]冯建华.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双足与保健,2019,28(2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