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研究

张红军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  湖北  宜昌443500

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的价值。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1年8月于医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样本40例研究,均实施常规检验(对照组)、血涂片分析(观察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2组检验结果、异常细胞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查异常率(80.00%)高于对照组,假阳性(2.50%)、假阴性(0.0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常细胞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可明确细胞形态,降低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丰富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涂片分析;血常规;检验;细胞形态

血常规检验为临床常见检验方案之一,通过对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红细胞等进行检测,为临床治疗、诊断、评估预后效果提供参考。目前临床多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该方案虽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有效识别全部细胞,因此临床应用存在局限[1]。血涂片分析通过显微镜可明确细胞形态变化,准确判断细胞各种形态,进行充分血常规检验,为准确评估其应用价值,本文遴选血常规检验样本40例(2020年1月~2021年8月)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的40例血常规检验样本均自2020年1月~2021年8月入院检查,其中男/女=24/16,年龄20~60岁(均值38.82±3.14岁),BMI 18.5~24.5kg/m2(均值22.51±1.38kg/m2)。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者;②既往史、家族史等资料齐全者;③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精神、心理、认知功能正常者且积极配合进行检查者。

排除标准:①凝血或血液洗涤疾病者;②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⑥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⑦免疫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纳入研究4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检验、血涂片分析。

常规检验: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液2ml,将标本放置在真空抗凝管内摇匀,1h内放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迈瑞bc-600)中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

血涂片分析: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液2ml,放置在抗凝管后制备血液样本涂片2张,首先应用瑞氏染液对样本染色,在镜检时尽可能选择分散均匀、细胞展开良好的位置,由专业医师进行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大小,并做好结果记录工作。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检验结果。

(2)分析异常细胞检出率。

1.4统计学

采用SPSS 23.0软件整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n,%)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2.1统计两组检验结果

表1显示:观察组检查异常率(80.00%)高于对照组,假阳性(2.50%)、假阴性(0.00%)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检验结果对比[n(%)]

组别

检查异常率

假阳性

假阴性

对照组(n=40)

20(50.00)

8(20.00)

4(10.00)

观察组(n=40)

32(80.00)

1(2.50)

0(0.00)

7.912

6.135

4.211

P

0.005

0.013

0.040

2.2统计两组异常细胞检出率

表2显示:观察组异常细胞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

表2:两组异常细胞检出率[n(%)]

组别

嗜碱性

细胞

嗜酸性

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

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红细胞

对照组(n=40)

3(7.50)

3(7.50)

5(12.50)

7(17.50)

19(47.50)

26(65.00)

28(70.00)

31(77.50)

观察组(n=40)

8(20.00)

4(10.00)

6(15.00)

8(20.00)

21(52.50)

27(67.50)

30(75.00)

32(80.00)

2.635

0.156

0.105

0.098

0.200

0.056

0.251

0.075

P

0.104

0.692

0.745

0.754

0.654

0.813

0.616

0.785

3.讨论

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查异常率(80.00%)高于对照组,假阳性(2.50%)、假阴性(0.00%)低于对照组,异常细胞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此数据表明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较常规检验更具优势。血常规检验中通过分析患者血液样本中红细胞、白细胞等改变,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目前因人口基数大、就诊人数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成为血常规检验的重要方案,其在检验过程中应用光学与电学原理,可精准、快速地对血液成分进行检测,但检验结果极易受器械本身、细胞复杂性、操作规范性等影响,因此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加之针对部分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液标本中部分细胞经溶血处理后,染色质疏松程度与单核细胞相似,经常规检验便会发生误差,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效果评估

[2]。血涂片分析属于传统检验方案,在检验过程中通过制作血涂片可对细胞数量进行计算,同时可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明确其是否发生异常变化,继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但在血涂片制作过程中对相关人员专业要求较高[3]

现阶段,临床多将血涂片分析作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后补充检验方案,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究其原因是血涂片分析操作难度大、时间长,无法被大范围应用在门诊常规检查中。

综上所述,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通过镜检分析可明确细胞形态,从而提高异常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惠涛.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04):447-449.

[2]李桂芳.研究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2):13+15.

[3]冷海霞.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运用与结果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