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者于输血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输血者于输血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

沈静文

扬州友好医院 江苏 扬州 2225000

摘要:目的 探讨输血患者在输血前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输血前均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统计检出的不规则抗体类型,分析影响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的因素。结果 检出的不规则抗体有抗-C、抗-D、抗-E、抗-Ce与抗-Ec;性别、妊娠史、输血次数三个因素与不规则抗体有关。结论 输血前检验不规则抗体,可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等不良反应,对于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关键词:输血;不规则抗体;检验;临床效果

输血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及时纠正失血症状,改善患者病情,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但输血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始终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现阶段,尽管临床有许多干预措施可以替代输血治疗,但对于病情危及的重症患者而言,尤其是急性失血患者,输血仍然是降低死亡率、挽救生命的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关键在于避免溶血性不良反应,这就需要输血前严格匹配患者血液和输血样本。本研究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0例输血患者展开研究,探讨了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选取观察对象的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入组患者600例,均需要输血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资料缺失、依从性差、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600例患者中,男性364例、女性236例;年龄21~74岁,中位年龄(58.64±9.72)岁。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输血治疗前,600例患者全部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采集3~5mL血液样本,应用乙二胺四乙酸进行抗凝处理,离心分离,取血清。离心机型号BASO2000-2,购自台湾贝索有限公司。在微柱凝胶卡上标记患者的姓名,注入待检血清与0.8%抗体筛查红细胞悬浮液各50μL,在37℃的孵育器中孵育15min后,应用卡式离心机离心9min,观察标本。阳性判定依据:红细胞悬浮在凝胶的表面或者中段;阴性判定标准:红细胞液全部沉淀在试管的底部[1]

采用试管法对阳性标本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按照说明书规范操作。首先用Rh(D)阳性O型,或者与待检ABO同型的正常人的红细胞吸附血清中的游离不完全抗体(致敏),然后用生理盐水洗涤致敏的红细胞,并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如果血清呈凝集表现,则提示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为阳性[2],最后用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检测不规则抗体的类型。

1.3观察评定标准

统计600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分析不规则抗体的风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规则抗体类型与检出率,如表1所示:

表1 不规则抗体类型与检出率

不规则抗体类型

抗-C

抗-D

抗-E

抗-Ce

抗-Ec

总计

n

2

5

2

1

4

14

所占比(%)

0.33

0.83

0.33

0.17

0.67

2.33

2.2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如表2所示

表2 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的影响因素(n,%)

影响因素

总人数

阳性

阳性率

x2

P

性别

364

3

0.82%

7.843

0.005

236

11

4.67%

妊娠史

187

14

7.49%

3.900

0.048

49

0

0.00%

输血次数(次)

1

492

2

0.41%

44.530

0.000

≥2

108

12

11.11%

3讨论

对许多患者而言,输血不失为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为了防止溶血反应,保障输血安全,输血前对患者行不规则抗体检验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输血操作的完善,与以往相比,因ABO、Rh血型鉴定错误而导致的溶血反应现象显著减少,目前患者之所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血型鉴定困难以及不规则抗体所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反应,不仅浪费了血库资源,而且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不规则抗体指的是抗-A、抗-B、抗-AB之外的其他血型抗体,比如Rh系统、MN系统以及P系统。数据显示[3]:在正常人群中,规则抗体的存在率很低,仅为0.4%~1.0%。大多数不规则抗体的出现均与人为因素有关,比如输血时输注了与患者血型不相符的血制品、妊娠引起的免疫刺激等[4]。既然是人为因素,便可以通过科学的干预手段避免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规则抗体存在的风险因素除了与性别有关之外,还与妊娠史、输血次数密切相关。基于此,可以从几个方面采取干预措施:(1)如果患者第一次行输血治疗,临床应检测其Rh系统、MN系统、P系统等血型系统的抗原,以免输入含有C、D、E、Ce、Ec抗原的血制品,导致患者产生免疫反应,从而生成抗-C、抗-D、抗-E、抗-Ce、抗-Ec不规则抗体,并且把以上不规则抗体纳入血常规检验项目中。(2)尤其要注意女性、妊娠史女性、多次输血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验,如果患者同时符合两项以上的风险因素,则要对其进行重点护理,加强溶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做好抢救准备。(3)为了保障胎儿安全,预防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孕妇在输血治疗前必须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

综上所述,常见的不规则抗体有抗-C、抗-D、抗-E、抗-Ce、抗-Ec等几种类型,女性、妊娠史、多次输血使患者是存在不规则抗体的高风险群体,输血治疗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是保障患者输血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齐玫.基于不规则抗体检验在输血中的价值以及对输血安全的改变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5):136-137.

[2]李秋霞.不规则抗体检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及对输血安全的影响分析[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9):178-179.

[3]马松波.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3):261.

[4]薛卿.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J]. 健康之友,2021(4):153.